运用借对手法创作出的无情对,是传统文化土壤中培育出的一朵奇葩。其载之典籍者最早见于宋代。与借对、无情对有故事的古代名人有苏轼、解缙、李东阳、张之洞、李鸿章、鹿传霖、纪晓岚、光绪皇帝、曾国藩、谭延闿、熊希龄、郭沫若、陈寅恪等。现就有典可寻者进行搜集整理,以飨读者。
1.
红生
白熟
手文
脚色
清 梁恭辰《巧对续录》:
宋 赵令畤《侯鲭录》载:东坡云:“世之对偶,如‘红生,白熟’、‘手文,脚色’二对,无复加也。”
注释:
红生:戏曲中扮演勾红脸人物的生角。显然“生”字转义了。
手文:即手纹。脚色:古时指履历;也指戏曲角色。“脚”字转义了。
2.
鸡冠花未放
狗尾叶先生
宋 龚明之《中吴纪闻》“谐谑”一则载:
鸡冠花未放,狗尾叶先生(嘲叶广文)。
注释:
“鸡冠花/未放”对“狗尾/叶先生”,节奏不一样,没对上。“叶”为姓氏,借用为“叶子”;“先生”借用为“率先生长”。尽管不着调却字字工对。
3.
色难
容易
明 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八十一》和冯梦龙《古今笑史·谈资部第二十九》:
文皇尝谓解学士曰:“有一书句甚难其对,曰‘色难’”。解应声曰:“容易。”文皇不悟,顾谓解曰:“既云易矣,何久不属对?”解曰:“适已对矣。”文皇始悟。“色”对“容”,“难”对“易”。为之大笑。
注释:
文皇,即明成祖朱棣;色难:语出《论语·为政》,意思是子女侍奉父母,要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是件很难的事。此处“容”借用其“容颜”之意而让读者觉得很工致。
4.
庭前花始放
阁下李先生
明 冯梦龙《古今谭概》载:
李西涯善谑,居政府时,庶吉士进见,公曰:“今日诸君试属一对:‘庭前花始放。’”众哂其易,各思—语应之,曰:“总不如对‘阁下李先生。’”众一笑而散。
注释:
李西涯:即明代大学问家、茶陵诗派代表人物李东阳。此作的妙处在于,虽然表面上没对上,但却字字工致。通过借对让读者错觉“阁下”为“阁楼下面”,“李”为“李树”,“先生”为“率先生长”,妙趣横生。
5.
橹人
扇子
紫微星
黄道日
明 李诩撰《戒庵老人漫笔·卷二》:
常熟李文安公杰,五岁时在堂中围柱戏跳。见者以“手围庭柱团团转”试之,随应声曰:“脚蹋楼梯步步高。”又有出“橹人”二字者,即对以“扇子”。尝夜坐庭中,从兄指“紫薇星”令属对,应曰:“黄道日。”
注释:
“子”借用为“人的称谓”;“黄”借用为“颜色”义;“日”借用为“太阳”。
5.
欲吃新河鸭(子)
须交陈海鹏(孙)
民国 吴恭亨《对联话》卷十四载:
陈君海鹏,清咸同名将也。解甲后,养鸭于新河,座客常满,有北海风人为之联云:“欲吃新河鸭;须交陈海鹏。”后陈殁,其孙亦有祖风。人为续之云:“欲吃新河鸭子;须交陈海鹏孙。”两均有风趣。
注释:
“陈”为姓氏,借用其“陈旧”之意;“子”也借用为“儿子”的意思。
6.
树已半枯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
张之洞
陶然亭
民国 徐珂《清稗类钞》:
张文襄早岁登第,名满都门,诗酒宴会无虚日。一日,在陶然亭会饮,张创为无情对,对语甚夥,工力悉敌。如“树已半枯休纵斧”,张对以“果然一点不相干”,李蓴客侍御慈铭对以“萧何三策定安刘”。又如“欲解牢愁惟纵酒”,张对以“兴观群怨不如诗”。此联尤工,因“解”与“观”皆为卦名,“愁”与“怨”皆从心部,最妙者则“牢”字之下半为“牛”,而“群”字之下半为“羊”,更觉想入非非。最后,张以“陶然亭”三字命作无情对,李芍农侍郎文田曰:“若要无情,非阁下姓名莫属矣。”众大笑,盖“张之洞”也。
注释:
张文襄:即晚清重臣张之洞;树已半枯休纵斧:清 梁恭辰《巧对续录》记载为“树到千寻休纵斧”,葆光子《简便作联法》为“树已千寻难纵斧”,向义《论联杂缀》为“树已千寻休纵斧”。“果然”的“果”借用为“果实”之意;“干”和“刘”都是古时的兵器;“陶然亭/张之洞”的“陶”借用为“姓氏”与“张”感觉很工。
7.
杨三已死无京丑
李二先生是汉奸
民国 向义《论联杂缀》:
联语中,有无情对一种。近日粤中,颇为盛行。其体仅对字面,至於上下文义,绝不相涉。骤见之,似觉不对。细按,则字字工稳,别有机杼。如“树已千寻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又“春心未动梅先觉;夏礼能言杞不徵。”及“杨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之类。略举现例,皆妙手偶得也。
民国 徐珂《清稗类钞》:
又有一联:“杨三已死无京丑。”对“李二先生是汉奸”。以“先生”对“已死”,至工。
注释:
更多流行版本是“杨三已死无苏丑”。杨三为京城苏丑杨赶三,本名杨明玉(一作鸣玉),兄弟辈中排行第三,故称杨三。他唱昆曲,演丑角,一般称昆丑,因其出身苏州昆班,亦称苏丑。据说1895年《马关条约》签署之后,愤怒的国人为了攻击他们眼中的卖国贼李鸿章,不惜拉出已经去世一年的杨三,甚至还虚构了一些故事。说杨赶三演剧《丑表功》时,在台上说:“我有汗马功劳,奈何夺我三眼翎,褫我黄马褂?”李鸿章刚受到“褫去黄马褂”的处分,台下看戏的李鸿章侄子李经楚等人听到此等暗讽,勃然大怒,冲上去把杨赶三揪下台,送到官府里,打了一顿板子。不久,杨赶三惊吓过度而死。李鸿章排行第二,故称李二。
8.
三径渐荒鸿印雪
两江总督鹿传霖
民国 徐珂《清稗类钞》:
光绪时,天津某富翁尝拟一联,以求属,曰:三径渐荒鸿印雪,并悬重赏,应者纷纷。及揭晓,则所取第一句曰: 两江总督鹿传霖。
注释:
鹿传霖,清朝末年大臣。直隶定兴人。戊戌政变后由荣禄推荐任广东巡抚,次年调任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
10.
乃武归天
斯文扫地
上海《申报》在报道杨乃武和小白菜一案时,标题为:“乃武归天,斯文扫地。”
注释:
清末四大冤案之一的“杨乃武和小白菜”案,从杭州府到浙江按察使署,从浙江巡抚到刑部,一直都是维持原判。定案之时,上海《申报》以此无情对为标题。一时之间,舆论哗然。后来,朝廷不得不降旨,着令刑部重审,杨乃武终于沉冤得雪。
11.
细羽家禽砖后死
粗毛野兽石先生
注释:
相传纪晓岚小时候上学淘气,不爱听他的私塾石先生上课,就在墙上挖一深洞,养了一只小山雀。一天他悄悄的去喂鸟,让石先生看见了,先生就把鸟弄死,并在墙上写一上联:细羽家禽砖后死;当纪晓岚再去喂鸟时,发现鸟已经死了,就续写了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石先生见到大为恼火,执鞭责问纪晓岚辱骂先生。纪晓岚从容解释道:我是严格按对联的要求对的呀。“细”对“粗”,“羽”对“毛”,“家”对“野”,“禽”对“兽”,“砖”对“石”,“后”对“先”,“死”对“生”,工工整整。先生无可奈何,只好拂袖而去。
12.
珍妃苹果脸
瑞士葡萄牙
注释:
相传光绪皇帝的爱妃珍妃长得丰腴。一天,光绪皇帝出了个上联:珍妃苹果脸。珍妃机智地对了两个国家的名称“瑞士葡萄牙”。二者虽然风马牛不相干,字词却很工整。
13.
公门桃李争荣日
法国荷兰比利时
注释:
出句“公门桃李争荣日”出自《资治通鉴》: “或谓狄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三个国家名称恰好与之字字工对,平仄对立,令人绝倒。
此作相传为广东何淡如之作,多个版本的《何淡如联集》中有载。何淡如机智过人,还留下了“有酒何妨邀月饮,无钱那得食云吞”“四面云山谁为主,一头雾水不知宗”等名作。
14.
避暑最宜深竹院
伤寒莫妙小柴胡
范左青著《古今滑稽联话》载:
“塾师曰: 碧桃万树柳千丝。医生曰: 红枣二枚姜一片。塾师曰: 避暑最宜深竹院。医生曰: 伤寒莫妙小柴胡。”
注释:
此作妙在“避暑/伤寒”,“伤寒”是一种病症,而“避暑”不是。同样,“柴胡”是药,相比上联扯得有些远。“竹/柴”也很工。
15.
代如夫人洗脚
赐同进士出身
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七:
曾文正以三甲检讨出身,生平以为第一恨事。有言及者,辄自涕郁。一日,与幕中诸乡人饮,座客某以惧妾闻,文正戏之曰:“我有一联,请君为对。”
代如夫人洗脚;
客应声答曰:
赐同进士出身。
文正大惭恚。
注释:
有传说此作为曾国藩、左宗棠互讥之作。又有一说,《清稗类钞》载此为曾国藩与李元度互掐之作。“如夫人”即小老婆;古时“同进士”比二甲“进士”要差一点。曾国藩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成功登第,殿试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
16.
岑春萱拜陆凤石
川冬菜炒山鸡丝
雷瑨在《文苑滑稽联话•释羊角对》:
以绝不相干之事,凑集成联,或谓之“羊角对”。近有仿此联者云:“岑春萱拜陆凤石,川冬菜炒山鸡丝”。上联系同时之人,下联则饭馆确有此菜,尤为巧不可阶。
注释:
岑春煊,清末重臣,与袁世凯势力抗衡,史称“南岑北袁”。陆凤石,即陆润庠,字凤石,清同治十三年状元。相传民国初年,护法军政府首席总裁岑春煊去拜访陆润庠,上海有人出联“岑春萱拜陆凤石”征对(当时有人把岑春煊的名字讹作“春萱”),许弼丞对云:“川冬菜炒山鸡丝”。吴恭亨《对联话》卷十四亦收有此作,并评:“然以逊朝宰相总督资格,只与川冬菜、山鸡丝相等,则其人物之价值又可知。”两个人名与两道菜名恰好字字小类工对,起到了埋汰名人的效果,令人发笑。“石”和“丝”都是古代的“八音”之一。
17.
欲慰苍生须作雨
相思黄疸急惊风
注释:
此为民国雷瑨《文苑滑稽联话》所载有名的羊角对。有记载称其为民国时湖南督军谭延闿所作。说是谭延闿有次与幕僚游山,幕僚出对想难倒谭,但都被谭出奇制胜,对得天衣无缝。“相思”“黄疸”“急惊风”是三种病症。
18.
三星白兰地
五月黄梅天
注释:
这个无情对的产生流传着故事。时间是民国,地点是重庆或上海一家酒店,相关人物有郭沫若、胡适之、张之洞之说。也有说法,说这是当年白兰地生产商张裕公司精心的广告策划。“白兰地”是音译的洋酒名称,恰好与梅雨季节的“黄梅天”绝配。
19.
打狗要看主人面
顾鳌蒋作宾孙眉
雷瑨《文苑滑稽联话》:
“迩来文人颇喜作羊角对,其佳者殊滑稽可喜”。如:打狗要看主人面,顾鳌蒋作宾孙眉。
注释:
顾鳌、蒋作宾、孙眉三人均为民国政要。顾鳌曾任袁世凯总统府顾问;蒋作宾1912年曾任南京临时政府陆军次长;孙眉为孙中山的哥哥,积极支持反清,曾有人提议他为粤都督,孙中山未同意。除了“蒋”可视为借音“将”之外,其余6个字皆工。上下合起来形成辛辣的幽默,令人喷饭。
20.
饮马四眼井
驼人陆耳山
注释:
陆耳山,曾与纪晓岚共同编撰《四库全书》。某日出城访友,归途过四眼井休息饮马,得上句“饮马四眼井”,可就是对不出下句。他日跟纪晓岚提起,纪晓岚说你陆耳山本身便是好对。陆耳山不解。纪晓岚便含笑对出下联:“驮人陆耳山。”两人大笑。
21.
白日放歌须纵酒
黑灯跳舞好揩油
怕热最宜穿短裤
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释:
这是梁羽生《名联观止》记载,香港报纸刊登于1960年代的著名无情对,流行很广。第一个作品上联是诗圣杜甫的诗句,下联描述的是香港黑灯舞会。第二个作品下联是唐代祖咏的诗句。两作均只有一处借对,大雅对大俗,超级搞笑。
22.
孙行者
胡适之
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国文试题,由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出题。其中一题为对对子,出句为“孙行者”。结果相当一部分交白卷。对的好一些的是对王引之、韩退之、祖冲之,普通一些的对陈立夫、郁达夫、王献之、周作人,还有不少对唐三藏、猪八戒、沙和尚的。也有对赵飞燕、黄飞虎、郭沫若的,还有一部分考生,仅从字面上去对比如翁坐乎、子去也等等。一个考生对“我来也”,怕阅卷老师不理解还专门注释了,这是古文中小偷的人名。其他一些根本不懂对对联的写的更好笑了,比如有“孙行者”对“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
最令陈寅恪先生满意的是周祖谟所对的“胡适之”。周祖谟先生后来成为著名的语言学家。他解释说:(胡)猢狲都是指猿猴,行者与适之音韵皆可相对。
当时,有人还批评说:都新文化运动了,提倡白话文,对对子不是逆潮流吗?陈寅恪先生还专门就出题考核的知识点进行了解释。
注释:
社会上流传说“孙行者,胡适之”“孙行者,祖冲之”是无情对,是不正确的。因为二者都是人(猴)的名字或称谓,属于普通对仗。考生所对的“翁坐乎、子去也”反而是无情对。比较理想的是“孙行者,姑言之”,甲义为“姑且”,借用其“姑姑”之意。一副“假无情对”却引发了一个精彩的故事,亦令人悦赏。
23.
盘庚
管子
吴恭亨《对联话》卷十一《杂缀》记载了一组二言无情对故事:
往与伯眉以眼前名词属对,尹举“讼棍”,予对以“升麻”,众皆称善。因记门人朱少巽知事潧保四五岁时,号为聪慧,善属对。一日,邹某举“盘庚”字,且告系书名属对,则应声曰:“管子。”又指眼前事物曰:“天井。”于是徐睨邹曰:“‘地师’何如?”一座粲然。盖邹故堪舆家也。尹亦自述幼时常以“地丁”对“天子”,其父笑曰:“是儿异时必能精综钱谷。”尹又告其弟佩之提学铭绾,童日亦有“团鱼,扁鹊”、“仓庚,亭午”之对。又,有集《四书》中人名物事者,如“西子”对“北辰”,“王豹”对“史鱼”。
注释:
“盘庚”是商朝君主,“盘/管”都是器皿,“庚/子”之“子”借用其地支的含义,也很工。
24.
狮子狗
熊伯龙
民国金铁庵《撰联百日通》:
这种无情对,都是那些心思巧妙的文人想出来的。对得好的,真是想入非非,奇趣横生,有不可思议的妙境。记得清代熊伯龙放江南主考的时候,有一个十三岁的童生,文章做得极好,主考有些不信,便当面覆试,取“狮子狗”三字,命童生属对。那童生不假思索的答道:对却对就了,只是不敢说。主考催迫得紧,他才说道:就对大总裁的官名。原来“狮子狗”对“熊伯龙”,照字面而论,却是贴切不移。
注释:
“熊”为姓氏,借用其“动物”义,整作字字工致。
25.
李鸿章
杨猴子
熊希龄
象有齿
1916年8月20日《新闻报》第十三版载《近时人名对(淘气)》:
长日无事,特取近时人物之名姓,仿前人李鸿章对杨猴子,张香涛对开臭沟之例,各属一对。字求工稳,意取滑稽。初无褒贬,阅者谅诸。
张少轩对开老店,汤化龙对酱蒸鸭,陈锦涛对阿罗汉,谭人凤对扑天雕,熊希龄对象有齿,雷震春对月离毕,朱庆澜对白克路,蓝公武对紫姑神,江朝宗对河满子,陆荣廷对水利局,伍廷芳对千里草,孙毓筠对女贞木,陈国祥对新世界,李根源对杨树浦,陈敬第对新舞台蓝天蔚对黑水洋,林长民对李后主,吕公望对律师团,籍忠寅对书獃子,伍朝枢对陆军部,张一麐对收五鼠,康有为对巨无霸,丁义华对未是草,毕桂芳对侧柏叶。
注释:
一组三言无情对,把大名鼎鼎的李鸿章、张之洞、谭人凤、熊希龄、陆荣廷、康有为等全都调侃一遍。其中,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对“李后主”,皆为人的名称或称谓,不是无情对,而是巧对。
26.
朱履申
绿帽子
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七:
有名朱履申者,某科进士,盖合诗经中“福履绥之”“福自天申”为一也。一友戏之曰,“朱履申”可对“绿帽子”。朱大恚。翌日,易以“朱冕孙”三字,友曰:“仍可对绿帽子”。
注释:
“朱”为姓氏,借用其“红色”义;“申/子”借用其天干地支义而工对。
27.
秋练长江白
夏布短海青
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七:
塾师某,令徒属对,必兽对兽,禽对禽,草对草,木对木,一字不苟。偶违其教,必遭督责。诸生咸苦其苛。尝出上联曰:“秋练长江白。”诸生相视愕然。一生黠甚,独离座而进曰:“可对‘夏布短海青’。”师呵之。生曰:“师但求对仗工耳,试思‘秋对夏’‘练对布’‘长对短’‘江对海’‘白对青’,有一字不工者乎?”师不能难。
注释:
“练”,有“白绢”义。海青,为我国佛门僧俗二众礼佛时所穿的衣服。
28.
五品天青褂
六味地黄丸
清代苏州(一说扬州)陈见三,先曾为药商,后出钱捐得个同知。每逢年节喜庆之日,他便穿上五品官服,甚为得意。一日在筵席上,陈与某人高论,乃指自身官服以上联求对。那人知其曾为药商,乃戏以下联讽之,讥其虽着官服,实为药商,不懂文雅。
注释:
“五品/天青/褂”对一个整词“六味地黄丸”,为异步。异步也是一种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