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对联书籍傅小松《楹联趣话》连载(三)

傅小松《楹联趣话》连载(三)

2019-07-20 23:05:00傅小松湖湘楹联 0条评论

哪壶不开提哪壶


 清末曾国藩,中进士,却是三甲检讨,为此心病耿耿。旧时殿时揭榜,鼎甲三人,头名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第四名及其后若干名为二甲。剩下属三甲,次品,称为“同进士出身”。按照清朝惯例,一般都放到外地当点芝麻官。曾国藩一生官运亨通,大富大贵,所谓“同进士出身”其实对他毫无影响,但无论如何,这个“同”字,成了他这位“一代完人”一生中的美中不足,成了他一大终生遗憾。张伯驹《素月楼联语》上说,曾国藩有一天去访问左宗棠,左正好新讨了一个小老婆,很久才从屋里出来相迎。曾国藩问怎么啦,左宗棠说:“我刚刚在小妾的房里,她正在洗脚,门人没有及时进来通报”。曾国藩听了大笑,随口出了一个对联:


看如夫人洗脚;


这自然是戏谑。如夫人,即小老婆。左宗棠马上对出:


赐同进士出身。


这一对,可谓哪壶不开提哪壶,马上把曾国藩搞个羞愧难当。曾国藩与左宗棠,都是当时国家良栋,据说两人不和,较劲之事时有发生。从这个对联故事也可见一斑。



贪生怕死“宣言”


 清末外忧内患,朝廷大官小吏们理应是为国赴难,为君分忧。但真正一有风吹草动,马上作鸟兽散。有这样一副对联,假借这些官吏们的口气,道出了他们贪生怕死的“心声”:


君在,臣何敢死;

寇至,我则先逃。


上联说,不是我怕死,而是要留一条老命,效忠皇上。这话说得很动听,很冠冤堂皇。但下联则一不小心便露去了狐狸的尾巴:狼来了,赶快逃之夭夭,还管什么君不君呢!


这上下联两句话都有来历。《论语·先进》有“子在,回何敢死”的话,上联由此化出。《孟子·离娄下》有“寇至,则先去以为民望”的话,下联由此化出。



另一个曾国藩


 曾国藩一生,最重视立德修身,孜孜不倦。不仅严以律己,对子女、下属也同样严格要求,翻开那本厚厚的《曾国藩家书》,处处可见这位曾圣人道学的面孔。因此,封建统治阶级说他是“一代完人”,是诸葛武侯式的人物,对他极尽赞美之词。《素月楼联语》中,却记载了另一个曾国藩,说他游天津时,曾眷恋过一名妓女(一说是一名划船女子,貌美丰神),名叫大姑,还作了这样一副嵌名联送给她:


大抵浮生若梦;

姑从此处销魂。


这副对联宣扬的是及时行乐,和他平时那种“道岸貌然”判若两人。


无独有遇。台湾出版的《晚晴楼联话》中也记载了一则曾国藩题联赠妓之事。曾国藩曾与友人微服同泛秦淮。认识了一个叫“春燕”的妓女,“温柔儒雅,吐属尤佳”,曾国藩很看重她,不料这个妓女很快被人买走了。曾国藩再也没有见到她,十分惆怅,写了这样一副对联,联中嵌入“春燕”二字:


未免有情,对酒绿灯红,一别竟伤春去了;

似曾相识,怅梁空泥落,何时重见燕归来?


梁羽生对此联很感兴趣,他在《名联谈趣》一书中评论说,“春燕”一联打破了曾国藩“伪道学”的一面,而流露了他“真性情”的一面,比读他的《曾文正公家书》有趣得多。



脱凡去俗


 《古今联语汇选初集》上载,清末江苏镇江焦山,有一位古寺方丈,僧名几谷。清末江苏丹徒人周伯义赠了他这样一副对联:


脱去凡心一点;

了却俗身半边。


这副对联可算是两个字谜。“凡”字脱去了一点为“几”,“俗”去掉一半就是“谷”。合起来就是方丈的名字:几谷,你说妙不妙。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这副对联既切名,更切对方身份。“脱去凡心”,“了却俗身”,不正是出家人之语吗?高,实在是高!



“以联答联”传佳话


 杭州西湖灵隐寺前有一座飞来峰,峰下有一座冷泉亭。这一峰一亭,都是名胜。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在亭内题写了一副天问式的短联: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300多年后的一天,清末著名学者俞樾,与夫人姚氏一起游览灵隐寺,看到董其昌这副对联,突然萌发了“以联答联”的想法,俞樾首先想好了一副答联:


泉自有时冷起;

峰从无处飞来。


姚夫人听了,笑道:那还不如说——


泉自冷时冷起;

峰从飞处飞来。


言罢,夫妻相视大笑。数日后,俞樾次女绣孙前来,也作了一副答联:


泉自禹时冷起;

峰从项处飞来。


“禹”大禹。禹时冷起,足见此泉很古老了。俞樾品嚼着女儿答联的深意。又问:“项”字何指?绣孙说:不是项羽将此山拨起,怎么会飞到这里?“项羽拔山”,见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绣孙这副答联,异想天开,其才思当然是远在他父母亲之上了。


 俞樾一家三口冷泉亭“答联”佳话,并非后人杜撰。它清楚地记载在俞樾自己的《春在堂随笔》里。



写绝吴昌硕


 吴昌硕,清末民初著名书法家。浙江安吉人。他毕生追求艺术,即使在耳聋脚跛、油尽灯枯的风烛残年也没有停止。他晚年苦心钻研篆隶,临募石鼓,把它捧到了一个无人企及的高峰,在中国书法史上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清末编修喻长霖为晚年的吴昌硕他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聋两耳,跛一足;

学三绝,人千秋。


上、下联形成鲜明对照!“聋两耳,跛一足”,这是生理上的吴昌硕,垂垂老矣,近乎残废;“学三绝,人千秋”,这是艺术上、精神上的吴昌硕,光彩照人,价值不朽。“三绝”,吴昌硕除精于书法,还能诗,工篆刻,人称“三绝”。


 

顶上功夫


理发店趣联很多。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太平天国首领石达开那副: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有几;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又有樊云山题理发店联:


挥舞双拳,打遍天下英雄,莫敢回手;

运动寸铁,削平宇内豪杰,谁不低头。


两联都堪称豪气干云,不过如要说短小精悍、脍炙人口,则是如下一副:


虽然毫末技艺;

确是顶上功夫。


   这副对联出于清道光年间,后来不胫而走,成为理发店的通用门联。它看似简单却极具艺术性和哲理性。头等事业”、“顶上功夫”既是实话实说,又一语双关。理发本来是极平凡的丑小鸭,一下变成了高贵的天鹅。作者的生花妙笔,也可算是“顶上功夫”!    




既生瑜  何生亮


 1913年3月,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家宋教仁,在上海车站被人暗杀。成为震动一时的特大新闻。稍稍熟悉内情的都知道这是袁世凯干的好事。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总统宝座后,急欲称帝,宋教仁则是他称帝路上的绊脚石。袁世凯想为称帝扫清道路,于是狠下毒手。在宋教仁的追悼会上,有人以袁世凯的口气写了这样一副挽联(见佘德泉《古今绝妙对联汇赏》):


既生瑜,何生亮;

卿不死,孤不安。


《三国演义》中,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处处想与他比个高下,未料不是对手,最后被活活气死。临死前,大呼:既生瑜,何生亮!在这里,把袁世凯比作狭隘的周瑜,嫉贤妒能,陷害忠良。下联也是《三国演义》里的。系孙权在致曹操信中写在信反面的一句话,原文是“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意思是与曹操不共戴天。袁世凯与宋教仁的关系,也正是这样,所以宋才惨遭毒手。这副对联全部是集用《三国演义》中的名句,借古喻今,手法是非常高超的。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傅小松趣话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