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对联文学两个最基本的要求:“说人话”“有人味”。

对联文学两个最基本的要求:“说人话”“有人味”。

2020-03-10 22:13:41白藏阁主白藏阁 0条评论

“说人话”“有人味”,这本来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简单的事情,现在居然成了凤毛麟角,成了一种难得而可贵的品质,问题出在哪里不该值得我们反思吗? 文学也应该有两个最基本的要求,同样是“说人话”“有人味”。

我们搞了一个比赛,叫“中国对联甘棠奖”,和很多对联比赛可能不一样,我们的评委是真正会写对联的。下面我用几个评委的对联作品举例,看看文学创作是怎么“说人话”“有人味”的。


说人话,顾名思义就是文从句顺,对于文学而言,还有一个要求就是“有美感”。有一种“不说人话”是喊口号,没有形象、没有辞藻、没有意境,无论写什么都是干巴巴的几个词,或者是“锦绣”对“辉煌”,或者是“小康路”对“上河图”,或者用几个生硬蹩脚的无聊比喻。另一种“不说人话”高级一点,会堆满华丽的词藻,但是作者对这些辞藻明显并没有掌握,有时辞不达意,有时不知所云,有时毫无逻辑。后一种情况还有救,前一种情况已经病入膏肓。


举几个反例——


王翼奇先生题孙权故里春及堂联

江水方生,便驰书与北岸; 

田夫相告,将有事于西畴。 

上联化用孙权给曹操的去信,“春水方生,公宜速去”,下联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寥寥数笔,孙权万军之中谈笑自若的气度跃然纸上,而陶渊明淡泊名利的隐士作风也颇让人神往。此联以学养胜。


曹云霖先生题罗汉寺联

罗汉为名山胜景而来,化成顽石,不归南海;

樵夫乃路转峰回相遇,殆是奇缘,如到西天。

全联文辞浅淡,但是想象奇特又能合情合理,行文则从容不迫,张弛有度,让人仿佛随着樵夫、罗汉游历佛家圣地一般。此联以韵味胜。


朱荣军先生题华山联

万仞缩为脚下石;

五峰浮出眼中莲。

联语极尽夸张地进行大、小、远、近的对比,若置身华山绝顶,忽而披襟长啸,忽而花雨纷飞,俱在短短的十四字之中。此联以性灵胜。


方剑斌先生赠抱犊散仙联

困则眠,饥则食,无边边佛法如是如是;

只可遇,不可求,上等等交情果然果然。

文字如水中着盐,看似了无痕迹,实则妙味无穷。有人用笔如李元霸舞瓮金锤,有人用笔如达摩一苇渡江,可知收放之态,存乎一心。此联以境界胜。


有人味,最起码是应该有人类共通的情感,而不是虚伪的、麻木的、造作的。一种“没人味”是把所有文字都表达成激昂澎湃的颂扬语,无论写什么最后都归结于盛世的恩赐。另一种“没人味”则是没有思考、没有沉淀,按部就班地把各种资料整合、罗列在一起,好像人物传记、风景导游词一般。


同样举几个反例——


石印文先生挽唐肃宜先生联

贻我七言联,公是元龙,艺苑久传推项句;

欠公一掬泪,我非司马,灵前怕写哭唐诗。

行联的雅正、沉郁、厚重姑且不论,单看作者于联中关注的情感。从“七言联”写起,写逝者生前对自己的提携,“到处逢人说项斯”;下联引出“一掬泪”,悲痛之情可见。虽然悲痛万分,但作者的文字非常克制,这种内敛的力量往往更能打动人心。我们现在的很多挽联毫不见情,动辄千秋万代、永垂不朽,还有干脆把逝者名字敷衍成联的,让人无力吐槽。


康永恒先生题历下亭联

齐鲁重英豪,留此湖山,待复来好客李邕、多诗杜甫;

轩亭几鼎革,聆其风雨,休误作唐朝某日、天宝四年。

此联文辞珠圆玉润,句法错落有致,最令人赏心悦目的是联语中浓浓的人文气息。上联从齐鲁发端,让湖山人物悉归笔下,读来恍如隔世。下联则抚今思古,将自己的情感带入风景之中,并几位骚人墨客对饮轩亭,不胜风雅。这样的对联有情感注入其中,能引发作者、读者、景物、历史纵横交错的共鸣。


曲景双先生题王昭君联

骚情何必多,比大漠中原,小女子自知冷暖;

颂论直须少,使高居远定,上将军岂让琵琶。

古来题咏王昭君者无数,有的颂扬其和亲的功绩,有人哀悯她远赴胡地的悲愁,“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此联作者是带着鲜明的思辨态度写的:上联写不要把昭君出塞当作风雅之事,文人之雅都是带着血与泪的;下联则为那些战死沙场的勇士吐一口不平气,真正护卫国家疆土还要依靠那些“上将军”。


武晓勇先生题钱塘潮联

空茫只一线水,抑塞则万钧雷,疑海沸陆沉,即今日事;

涛起驱伍相车,澜回纵文公驾,许悬睛横魄,看故国亡。

钱塘潮传为伍子胥、文种冤魂所化,素车白马,不亦壮哉。作者极力渲染钱塘潮的气势,其意在灌注自己喷薄而出的情感。如此,钱塘潮已不是单纯的钱塘潮,而是卷起历史长河的一片惊天骇浪。作者没有写钱塘潮的地理位置,没有写哪些文人墨客来此题咏,但这样的“没写”远远胜过那些面面俱到的流水线作品。


其实,“说人话”和“有人味”往往是相通的,那就是把对联当作文学作品来对待,而不是当作口号、标语、广告词。这也是非常浅显的道理,但是同样在当代的某种环境里成为了奢谈。






“说人话”和“有人味”还要建立在“做人事”的基础上。如果张文宏没有精湛的医术,没有亲自在一线面对病人,没有努力地宣传新冠病毒知识,那他前两个优点也会成为夸夸其谈的噱头。


对联也一样。对联需要一个平台,一个“做人事”的平台。所谓“做人事”,就是以文学的价值取向来衡量对联的水准,而不是利益,不是政治,不是关系。


对联活动不应该——

让不懂对联、不尊重对联的人占据话语权,选出一堆莫名其妙的作品。

让文学变了味,谁有关系、谁有势力、谁有官职,谁就成了“对联家”。

让公平公正成为空谈,看着作者名字“公开”评选,甚至能“看获奖名单猜评委”。

让文学团体成为政治圈子,充满争名夺利、尔虞我诈,排挤真正热爱对联的人。

让对联变成格调低下、文辞卑劣的口号文学、马屁文学。


基于以上各种“不应该”的现状,我们决定“做人事”,举办了“中国对联甘棠奖”的评选,希望以“创作之文学性”“评审之公正性”作为我们的核心主张。为了尽可能地兼听则明,我们组建了20多人的评审委员会,他们之中有毕生研究对联的学者、有于对联颇有建树的高校古典文学教授、有风格迥异的对联创作高手;他们之中有人主张性灵,有人主张沉郁,有人主张高古,有人主张浅白,有人主张平实,有人主张精巧,有人主张实用,有人主张华美……文学的审美本来就应该不拘一格,我们只是尽量在其中寻找一些“最大公约数”。这样的评审办法科学不科学?不好说,但至少我们是在努力“做人事”,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最后,发一个“第三届中国对联甘棠奖”的征稿启事。比赛不设题目,每人选取2019年创作的10副对联,发送至制定邮箱,详情请猛击以下链接:

第三届中国对联甘棠奖征稿启事


期待各位踊跃参加,共襄盛举。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文学人味甘棠奖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