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写出合律的楹联,必须合乎《联律通则》。其他问题不说了,单说说句脚问题。
单边只一句的楹联句脚不用说了,上联仄收,下联平收就完事了。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联律通则》第五条上明文规定: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如犯本通则第十条避忌之(3),(第十条(3)是: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下面说说我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是针对两句及以上的联而言的。无论怎样,首先是要求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但前题是上联必仄收尾,下联必平收尾。这样除尾句固定的平仄要求外,前边各分句句脚音步得递换,所以尾句前边各分句一条龙式全平或全仄的朱式规则不适合当今的《联律通则》可以排除在外了。就只剩下鹤步格(即各句脚平仄一步一递换)和马蹄格(即相临两句句脚平仄相同且两两递换)这两种方式了。鹤步格只要从尾句倒数算起,一句一平仄有序变化,就可以了。
只是马蹄格方式,目前全国有争议。这里谈谈我认为正确的或者说正格的马蹄律句脚安排方式。
我们知道马蹄格平仄是两两出现的,即两平或两仄交替变化的。体现在各句句脚上,则是相临两句的句脚平仄相同后再两两交替变化。
这样一来,我们除了上、下联尾句句脚上联仄收尾,下联平收尾外,上联其余各句句脚平仄可依平平仄仄平平仄仄……截取(除尾句外,因尾句平仄是固定的),然后和尾句合成整副上联的各句句脚的平仄。
下面具体举例说明(仅以上联为例,下联对应相反不必说):
1、两分句
仄,仄;由于联律第五条前提要求: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所以此种方式不能存在,句脚只能是平,仄;
2、三分句
按成对要求有两种情况:
平,平,仄
仄,仄,仄
下面的三分句都仄收尾了,和第十条(3)说的相同,应避之。所以三分句的只能是:平,平,仄;这种情况。
(特别强调的是三分句联还有:平仄仄;仄平仄,但尾句前两分句不是马蹄格成对出现不算。以下没有成对出现在尾句前的都不算)。
3、四分句
有如下情况:
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
由于截取处句脚和尾句相接的句脚平仄规格一般也要求形成音步递换,加之尾句固定是仄,所以尾二句句脚必得是平,又因马蹄格相临成对出现规律,尾三句句脚也得是平。这样只剩“仄平平仄”的句脚方式符合要求了。
4、五分句
满足相临成对的有如下情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
仄,平,平,仄,仄
再根据3的结论,只有仄仄平平仄符合要求。
依次类推:
6分句:平,仄,仄,平,平,仄
7分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
总之马蹄格句脚平仄总规律是:从尾句仄起,按这个规律“仄(固定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倒数向前排,按照分句个数任意截段儿,作联时再正过来。(注:近年来,本人看见有人或在某些网、刋等上弄出个什么“平仄杆儿”,句脚的安排,按照平仄杆儿任意截取。这实际错了,错就错在忽视了尾字是“仄”这一固定不变的实际。如果按所谓的平仄杆儿截取,我给完善一下,就是从后向前截取,“仄”必须打头且不准更动,然后再接上“平仄杆儿”,即:仄+平仄杆儿,具体为:仄(固定不变)平平仄仄平平仄仄......”截取,作联时再反向安排句脚。
2019年12月8日晚10时于愚人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