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常江‖老舍茶馆几家联

常江‖老舍茶馆几家联

2019-08-07 22:27:33常江联斋 0条评论

这里讲的,是几个“教授”级人物在老舍茶馆集体修改对联的过程。至于改了谁的,谁改的,不予细说,笼统以“我们”代之,您以为如何?

坐落在北京前门商业区的老舍茶馆,是北京文化的新名牌,宣南文化的新品牌。上世纪七十年代,街道干部尹盛喜带领一批返城知青,在前门闹市卖大碗茶,靠一碗二分钱的茶资,日积月累起家,建起一系列产业,才有了具有喝茶、餐饮、演出、展示、购物多种功能的老舍茶馆。

几年前,老尹谢世,他女儿尹智君成了掌门人,更加注重品位、档次和文化。老舍茶馆摆摊的地方,还是“老二分”,馆内经过装装改改,并并挪挪,却有不凡的气象,最典型的是在三层所建的品味楼,有五个豪华包间,内外装修真有紫禁城宫里的味道。

这五个包间,名字分别叫做风调雨顺、金玉满堂、吉祥、如意和四季平安。尹智君董事长郑重邀请宋韶仁、成立、叶子彤、刘太品和我,为这五个包间各做一副嵌名联。数日后,各联基本成型,几位作者再一次齐聚老舍茶馆,最后修改定稿,进行一番集体创作。大家开诚,坦荡,识才,克己,不避短,不矫情,不墨守,不掩饰,至为难得,大有文人相重之风。嘱我作文记之一二,遂将部分内容记录披露之。



先说“风调雨顺”包间。宫廷式装修,外面是餐桌,壁上有两排荷花灯,发出粉红色柔和的光。里面是中式家具的内厅,雅致而豪华。其联第一稿为:

 人奋天襄,好雨知时滋盛世;

月圆日暖,熏风得意惠群生。

 写风也写雨,也有调顺之意,但未能明写;所叙事物不少,但无茶;字数过多,不宜悬挂。作者改出内容变化的二稿:

 顺义知时,江南茶雨;

 崇文调韵,蓟北槐风。

 这一稿节奏明快,容量增大,碎锦格嵌进“风调雨顺”,自然流畅;借机又放进北京市顺义、崇文两个区名,加上“蓟北”,地域特点十分突出。如果参加别处的征联活动,这样的作品获奖应该不成问题。可这副对联是要实际用在房间里的,茶馆主人对于两个区名提出异议:老舍茶馆在宣武区,与顺义、崇文都没有关系,建议修改。当时只想到借用这四个字的双关意义,作者没注意来茶馆最多的是宣武区的人。

 下一步就是“调整”了。既然大的方面都“风调雨顺”了,咱们调个“文通字顺”还有什么难的?“顺义”改成“顺意”,顺人意知时节,顺民意知时政,是江南的好茶好雨呀!“崇文”改成“宣文”:宣扬文化,宣武文化。茶馆里每天场场贵客如云的演出,加上展示的北京文化、民俗文化、戏曲文化、佛道文化、楹联文化,不正是“宣文调韵”吗?

 槐风本来是不错的,北京的市树就是国槐、侧柏嘛!重新看了这个房间以荷花为主的布置、装饰、摆设,我们毅然将“槐风”改为“荷风”。至此,依赖众人的智慧,一副妙联就这样定型了:

 顺意知时,江南茶雨;

 宣文调韵,蓟北荷风。

 可见,写联和改联,要把握两点:整体框架和局部调整。当整体结构、立意、布局都基本认定以后,调整词语、词序、平仄、节奏、语感,就相对容易了。说到平仄,你看,它在创作中是处于第二个层次中的。我总以为,平仄在对联中的作用,不要夸大到过分的地步,更用不着去“捍卫”。扪心自问,我们自己的哪一副佳作,是先把平仄排得无懈可击,再回头去考虑立意的?恰恰相反,总是像盖楼一样,先把构架建好,再去封顶、安装、修饰。选词语,词语是要“选”的;调平仄,平仄是要“调”的。这才是事物的本质所在,需要用心领会。

 几位作者都是高手,所以,带到老舍茶馆的作品,都基本成型。所谓成型,是指构思途经、修辞手法、句式安排、嵌名方式甚至字数,都不需变、不宜变了,只是在文字上进行调整,同时注意所调整的文字,要符合平仄规律。这种调整,常常让人作难,面面相觑,一时不知怎么遣词;也常常让人开怀,偶有心得,一人得道,众人喜得升天。

 


 再看“金玉满堂”包间。依然宫式布置,不同的是,以竹饰为主,前后两进之间的槅扇,全是雕竹的图案,一面墙上又插着两排竹扇。作者一开始是这样铺排的:

金壶水满,品茗堂高雅;

 玉盏香腾,舒意宴无垠。

嵌进“金玉满堂”,碎锦格,自然而了无痕迹。以饮茶必须的壶和盏,作为本联的主题形象,无疑是合适的。但它显然有必须加工之处,比如,高雅和无垠,就一定得改改。作者再送时,已是有模有样了:

 水满金壶,一堂舒意;

 香腾玉盏,七碗随心。

 这是品珍楼的几个房间,首先要考虑这是酒楼,上下联都写茶,未免单调且不符合实际,于是,上联改成“酒满”了。既然是酒,多不用壶的,“金樽”比较讲究。考虑到室内的氛围,把普遍性的舒意和随心,改为“竹趣”和“兰馨”,这一改,茶馆的人十分满意,连连叫好。最后,定稿的是:

 酒满金樽,一堂竹趣;

 香腾玉盏,七碗兰馨。

 对联作到竹、兰的境界,人的品格自然得到了提升。

 


 吉祥、如意两厅。门户独立,内部相通,拆了“墙”就是一家。所作联语,嵌入“吉祥”二字,又在不经意间嵌进现在茶馆掌门人尹智君之名:

 七碗风生,益智添仁寿;

 一壶春满,悦君纳吉祥。

 另一副的作者,仿照“吉祥厅”的作法,嵌入“如意”二字以及茶馆创始人尹盛喜之名:

 春酒沁心,盛筵开丽馆;

 明茶如意,喜事恰良辰。

 前一副联,只改了一个字,不用“添”字,用“增”字,没有多大的区别,只是觉得文字上的语感和吟读中的口感好一些。后一副联,茶馆的人不大喜欢“春酒”,无论是春熟的,还是春酿的,似乎都有些小气,与宫廷式的装饰与馐馔不般配;也不喜欢“丽馆”,有浮华之嫌。连带着变动的文字较多,有六个,但都没有“伤筋动骨”,多是“美容护肤”。

 这两联的定稿,吉祥厅是——

 七碗风生,益智增仁寿;

 一壶春满,悦君纳吉祥。


  如意厅是——

  好酒随心,盛筵宜阆苑;

  名茶如意,喜事恰良辰。

  为什么改动这几个字,请读者仔细琢磨它们的细微区别,特别是上联的“宜”字,用的极好,怎样理解?

 


 最后一个 “四季平安”厅。十足的皇家气派,是接待各国元首的专用餐厅。一面墙上有仿乾隆的《稻熟图》,两旁正好可以配一副对联。作者不想平平常常地嵌入“四季平安”四个字,别出心裁,构思以不同时令的花卉植物茶、莲、菊、梅暗合四季,先搭个架子看看:

茶道千秋,莲台七宝;

 菊香九域,梅报三阳。

 构思路径可以,但距离完成任务,还差很远:没嵌进“平安”,没关联上中堂那幅《稻熟图》,关键是在这样重要场合的对联,满脸严肃,缺少人性和个性。于是,改成

茶似佳人,莲如君子;

 稻熟郊牧,梅报平安。

茶似佳人,出自苏东坡的诗句:“从来佳茗似佳人。”莲如君子,见周敦颐《爱莲说》:“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稻熟郊牧,表丰收之意,古代称耕耘之地为郊,放牧之地为牧。梅报平安,民俗多采梅枝“安”插在“瓶(平)”,取其谐音。

讨论中发现,此联用了“稻熟”虽然配上了画,却与茶、莲、梅不和谐了。要不要换成“菊”“枫”?争论的结果,认为能用上稻,已经很不容易,很有特点,保留为好,但郊牧要换,离题太远,与“平安”的层次也有差距。最后认为改成“丰裕”,是个可行的方案。

听我们在老舍茶馆品珍楼改联,你有没有品出一点味道:有了构思的基础,才能立起对联的框架;有了优质的框架,才能装饰出漂亮的高楼大厦。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常江老舍茶馆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