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天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对联创作如何写长联?万字拆解王镇藩题黄鹤楼对联

如何写长联?万字拆解王镇藩题黄鹤楼对联

2021-12-18 23:12:44曾小云曾联惠国学文化创意 0条评论

今天给大家拆解一副长联,写黄鹤楼的长联。我们前边其实跟大家很少讲到长联,今天这一副应该说是我们第一次讲长联,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长联,不是说两个分句或三个分句的。长联怎么写?我们讲一般初学者从短联开始写起,但是有些时候我们也想挑战一下写一副长联。那么长联和短联两者的关系是什么呢?在我认为,长联其实就是短联的加长版。短联的一些写法,也可以用在长联上。其实如果看得多了、拆解得多了,无论是长联、短联,还是人物联、风景联,写法都差不多。下面我们就来拆解一副黄鹤楼对联,清人王镇藩题黄鹤楼对联,联文如下:

形势出重霄。看江汉交流,龟蛇拱秀。爽心豁目,好消受明月清风。更四顾无边,尽教北瞻岘首,东望雪堂,西控岳阳,南凌滕阁;

沧桑经几劫。举名公宴集,词客登临。感古怀今,都付与白云夕照。溯千年以往,只数笛弄费祎,酒贳吕祖,诗题崔颢,笔搁青莲。

黄鹤楼大家都应该非常熟悉。在拿到一个题目的时候,你脑袋当中就要想到与这个题目相关的材料。如果没有,那么可以去百度一下,各种情况都要了解。这副对联的作者也是。在写这副对联之前,无论是在脑袋当中还是在书本上,他都去查找了相关的资料,心里边对黄鹤楼有相当的了解。这才能够写,要不然没办法写。最起码你要知道黄鹤楼有谁写了诗。比如说崔颢,我们读过的,但是仅此还不足以写成一副长联,还需要了解它的全面的东西。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在了解材料的基础之上,我们怎么样来写,具体来说就是怎么样构思。

首先,我们来拆解这副对联的分工。

构思的第一步是什么?有的人说应该是确定主题,也就是立意。很多书上都是这样教我们的,但是曾联惠国学大课堂曾老师要教给大家一个观点,其实立意不是第一步要做的,对对联来说恐怕也不是最为重要的。除了搜集材料这样的准备工作之外,对长联来说,我们构思下笔的第一步应该是分工。就是上联写什么,下联写什么,你首先要确定大致的内容。

我们来看一下作者是怎么样来分工的。开头这一句,其实我们就可以确定它的分工,你看形势出重霄,形势是什么意思?就是讲它的地势,讲它的地理。而下联开头沧桑这个词写的是什么?是时间。沧桑经几劫写的是历史。上联是写的地理、空间,下联是写的历史、时间。江汉、龟蛇,江汉是水,龟蛇是山。这是写黄鹤楼所在的地方武汉的山水风景。那么看得更远一点,武汉的四周边有什么?他写了北瞻岘首。岘首是哪里的?是襄阳的名胜。东望雪堂,雪堂是苏东坡贬谪黄州所筑的住所。还有西控岳阳,这个岳阳,既可以理解成是岳阳这座城市,也可以专指岳阳楼。南凌滕阁是哪里呀?江西南昌的滕王阁。你看他写的这些,其实都是围绕着地理来写。那么下联它是写什么?写的是历史,我们看沧桑经几劫,这个就是总括。它就是写的历史。后边写什么感古怀今,这个也是写历史。后边又有溯千年以往,还是写历史。然后写费祎、吕祖、崔颢、青莲,都是历史人物,其中也包括神仙界的人物。像吕祖既是神仙界的,又是现实界的,唐朝实有的这么一个人物。所以作者的分工很明确,上联写地理,下联写历史。上联写空间,下联写时间。

除此之外,他还做了分工。从感官角度上来讲,上联主要写什么?看江汉交流,所见有江、汉、龟、蛇。看到水,看到了山。还四顾。四顾还是看。写周边都有什么可看的。这就是所见。那么下联它不是写所见,它换一个角度,主要写所思。什么感呀怀呀,都是他所想到的一些东西。历史人物他见不到,所以只能是想。我们写对联,无论是写长联还是写短联,都要做好分工。相对来讲,长联我们更需要做好明确的分工。你看在这里边作者就做到了,这是第一点,要明确分工。

其次,我们来讲选材。

选材,就是要选些什么样的材料放在对联当中。上联选了黄鹤楼周边的山水,选到了武汉周边的名胜,下联选到了相关的历史人物。那么我们就来重点看一下周边的名胜。东北西南这四方的名胜。大家想一下他为什么会选这样一些名胜?首先它是极其有名的名胜,其次它们是极具代表性的名胜。东、南、西、北各有代表。东边他选了苏东坡的雪堂。黄冈以前叫黄州,黄冈历史上最有名的人物应该就是苏东坡。作者选了一个与苏东坡密切相关的名胜雪堂。北边他选了岘首山。岘首山因为襄阳历史上最有名的大人物之一羊祜登临过并留下故事,所以成为襄阳最有名的名胜之一。那为什么作者没有写诸葛亮的隆中、卧龙岗呢?不知道。西边是岳阳城,最有名的名胜毫无疑问就是岳阳楼。南边南昌,最有名的名胜肯定是滕王阁。他为什么选这么一些东西?首先东、南、西、北都要兼顾到,其次这些都是东、南、西、北最有名的。第三,他这里边选这些建筑都可以跟他一起并驾齐驱,可以互相吹捧的。你看像岳阳楼、滕王阁都是江南三大名楼啊,黄鹤楼可以跟它们相提并论。雪堂没有跻身名楼之列,但它是苏东坡所修建的。岘首也很有名,当时襄阳的第一流人物在这里边游玩过的,比如羊祜。一讲到襄阳,这羊祜是走不了的。包括诸葛亮。当然这里边他没有选诸葛亮,这可能是有其他的考虑。这是上联的选材,再看看下联的选材。

下联写历史。黄鹤楼自修建以来,很多大人物都曾经登临过、题咏过。但是在这里边他只选了这四个,看看这四个他是怎么选的。第一个费祎。他跟黄鹤楼有什么关联呢?为什么叫黄鹤楼这个名字?就是因为传说费祎在这里得道飞升。《太平寰宇记》记载:“昔费祎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故名黄鹤楼。”黄鹤楼的得名就来源于费祎这个人物。就像我写武功山征联。武功山得名于谁?我就要写上他,这很重要的。那么这黄鹤楼也是这样。费祎登仙,作者就写上费祎。笛弄费祎,相传费祎在这里吹着笛子、驾着仙鹤飞升去了。这一个人物不能放过,所以他选了这一个。下一个是吕洞宾。酒贳吕祖,写的是吕洞宾的传说。相传黄鹤楼边上有一家辛氏酒楼,吕洞宾在这家店里边喝酒。他也不付钱,主人也不问他拿钱。当然吕洞宾也不白吃白喝,他给这家店主人画了一只黄鹤,黄鹤会下来翩翩起舞。吕洞宾对主人说:这个黄鹤可以给你招财进宝,招揽顾客,可以让你有很多钱。后来果真是这样。具体内容大家可以去百度一下。这吕洞宾不能放过,所以选了第二个人物。这两个人物都是游走于现实界和神仙界的人物。那么接下来两个人物,一个是写了黄鹤楼诗的人物,谁呢?诗题崔颢,就是崔颢在这里边写过诗的。正是因为崔颢写了这么一首诗,才使这座楼声名大噪。其实我们知道黄鹤楼,也是小时候从课本里边的崔颢这首黄鹤楼诗开始认识的。由这个崔颢题诗,我们还可以想到另外一个人物,这个写诗的第一流人物、number one、头部人物,就是李白、李太白、青莲居士。李白来登黄鹤楼,看到有崔颢的诗在这儿,没办法,他写不了了,因为崔颢的诗已经写得太好了,没办法,即使是李白这么有才。所以就留下了两句诗: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但是其实他有没有写过黄鹤楼的诗呢?写过了。你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也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他还写过其他黄鹤楼的诗。这只是个传说,不过传说容易流传得更广,所以这个作者就采用了这个传说。笔搁青莲,就是说的是这个。大家想想他为什么选这么四个人物?其实历史上与黄鹤楼有关的也有好多人物,为什么只选这个?首先名气要足够大,你看这些都是名气大的,其次要与黄鹤楼密切相关。什么叫密切相关?孙权有没有密切相关?有啊。但是为什么他不选他?他是帝王,按理说知名度足够大,是黄鹤楼的始建者,没有他就没有黄鹤楼,但作者就是不选,是什么原因?我的理解是,孙权虽然有很大名气,与黄鹤楼密切相关,但是他跟这里面的主题不搭。作者想,我不需要帝王来凑热闹,我只需要一些与黄鹤楼这座楼的整体风格相协调的风流雅士。就像我喝酒一样,我只跟我很合得来的人一起喝酒。喝不到一块的,哪怕是你当了再大的官,我也不想一起喝。这副对联也是这样。作者要排除帝王之类的人。孙权虽然贵为帝王,但他跟我的对联的主题没关系。我这个主题是写吟诗作赋的这些人物,游山玩水的这些人物。我们都是一些很好玩的人在一起。像你孙权这样的人物不好玩,我不要你来。所以哪怕这跟孙权、周瑜都有关联(当时黄鹤楼是作为军事用途,后来只是做一个游览的景点),但他们的气质跟我们这个气质不合,所以我就不要你了。所以我要谁来呀?要像登仙这样的人物。吕洞宾这样很可爱的一些人物,包括会喝酒的、会写诗的,我只需要这些人来。所以他就选了这么这些人。前面讲了黄鹤楼得名于费祎,还有因为崔颢题诗而声名大噪,所以这两个人物肯定要邀请过来入联。

为什么是选这四个人?那么在这里边其实还有一个角度大家看一下。笛弄费祎,费祎是吹笛子的,吕祖是喝酒的,崔颢是题诗的啊,青莲也是弄笔的,其实也是写诗的。那么这四个人有什么特点啊?原来他们都是很好玩的,都是文艺青年。所以就把他们写在这儿。像什么孙权啊,什么周瑜呀、虽然他们跟黄鹤楼也有关联,包括其他人物也与这个黄鹤楼有关,甚至是密切相关,但是他没有选这些,因为那些人跟这些人合不来。他们喜欢喝酒,喜欢写诗,但是其他人可能都是讲一些政治性的话题、太正经的话题,所以没有共同语言,所以就把他们给排挤在外。总之作者把他们放在一块儿,让他们一起组合,就是因为他们臭味相投,他们是一组cp,他们有共同语言,他们很聊得来,他们很合得来。如果不能合得来的,谁把他们放在一块啊?不能强行把他们放在一起,会产生排斥反应。他们之间会没有张力、没有合力。

我们总结一下为什么选这些材料入联?第一,要有足够的名气。无论是名胜还是名人,都必须得是足够有名气,名气要足够大,有点小名不行。太多人了、太多风景了,我只要选名气非常大的。第二,要与所写对象密切相关。没有关联,或关联不大,我不把你写进来。第三,所选人物要与写作对象的气质相符,与主题相吻合。那些与我的主题不吻合的,与主题无关的,你再大的人物、再怎么样,我都不需要写。第四,要有代表性典型性。像明月清风、白云夕照,这是黄鹤楼的典型景物,李白、崔颢等人是黄鹤楼的典型人物。所以要选入。这就是选材的原则。

第三,讲这副对联的顺序章法。

短联的顺序很好安排,长联更复杂。因为它文字多,分句多,更容易乱套更容易搞乱顺序、没有章法。下面我们看看这副对联的顺序章法是怎么样子的。

我们来看上联。我们前面讲过,上联的分工是地理,那么相对应它的顺序应该是什么呢?应该是空间顺序。写作顺序有哪些?无非就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还有逻辑顺序。大致可以分成这么三类。作为一座楼来讲,它是建筑。我们知道建筑是一种空间的艺术。所以如果写对联的话,它的顺序也应该适宜安排空间顺序,同时这座楼是有悠久历史丰厚文化的名胜古迹,所以也适合用时间顺序。我们来看一下上联的空间顺序具体是怎么样安排的。形势出重霄,它的立足点是什么地方?应该就是在楼上或在楼下,总之就是不离这座楼。他以楼为原点,那么他怎么看的?看江汉交流、龟蛇拱秀,这个汉江和长江在这里边交流、汇合。那么他站着看,我们可以理解成就在楼上,是由楼上往下看,看蛇山和龟山,龟蛇锁大江嘛。那么这个空间顺序是什么?是由上到下俯视。爽心豁目,好消受明月清风,这是一个过渡。接下来他继续看,更四顾无边,从这儿可以看出,是由中间往周围看,这叫环视。原来是俯视,现在是环视。角度变了,但还是空间。那么往周围看,看到了什么呢?北瞻、东望、西控、南凌。你看往四周看他没有按照东、西、南、北这样的方位顺序,他是先说北,再说东,再说西,再说南。当然你把它顺序换了行不行?我觉得也行,只不过我们要注意到,他可能是为了句脚平仄要交替,要有变化,所以他按照北、东、西、南这个方位来写。这就是它的空间顺序。总体来讲上联是空间顺序,具体来讲,就是以黄鹤楼为原点,由上到下、由中间到四周,是这么一个空间顺序。

那我们来看一下,下联的顺序是什么?下联,沧桑经几劫,有沧桑这两个字我们就知道这应该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我们看看是不是。举名公宴集,词客登临,这是说有名流在这里边喝酒,有名家在这里边题诗,在这里边感古怀今。感古怀今这个古和今,可以看出这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的。后边溯千年以往,这还是时间顺序。只数笛弄费祎,费祎是三国时期的,之后的酒贳吕祖,吕洞宾是半实半虚的人物,一般认为他是唐朝的。诗题崔颢,崔颢也是唐朝的诗人。笔搁青莲,李白也是唐朝的。大家想想,他们都是唐朝的,为什么是这样安排先后顺序呢?第一个原因依然是,他可能考虑到这个句脚平仄的安排。但是我觉得更主要的原因不是这样的,更主要的我觉得应该是分类,同一个类之间可以形成张力。前面一组费祎和吕祖,他们都是在这登仙的,是有点仙化的人物,虽然两人也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但是因为传说他们都在这里边跟黄鹤有关,都是在这里骑着黄鹤,羽化成仙,所以把两人放在一起,他们之间会更有张力。后边诗题崔颢跟笔搁青莲,崔颢和李白他们都有共同点,都是会写诗的,而且他们之间有因果关系,有关联关系。有什么关联?就是相传崔颢在这儿先写了一首诗,李白到这儿来看到崔颢的诗写得太好了,自己写不出,就搁笔了,不写诗了。他们之间是有先后关系,所以先把崔颢放在前面,把青莲放在后边。如果把顺序换一下,行不行?把吕祖和崔颢换一下,行不行啊?不行,为什么呢?因为是两两组合,如果把吕祖和崔颢放在一块儿,他们之间就形不成足够的张力。吕祖和李白本来也有关联,但是在黄鹤楼这个地方跟李白更紧密的关联人物是谁呢?是崔颢。所以是这样安排。总体来讲它是时间顺序。但是在这里边它也有逻辑顺序。四个分句自对的话,一定要注意前后两组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它们之间谁跟谁更紧密,谁跟谁更有相似点或者更有关联,那么就谁跟谁放在一组。好,这是讲顺序安排,也可以说是行文的章法。大家一定要注意,长联一定处理好总体和局部的顺序。这副对联就处理得很好。

第四,讲虚实结合。

文章最高的境界是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又要有质。文是什么?就是文采,就是辞藻。质是什么?就是内容,就是实在的东西。这两者无论是在文章当中,诗歌当中,还是在对联当中,都要有一定的比例,不能文胜质,也不能质胜文。文胜质就太花哨了,没有实际内容。质胜文也不行。如果光是一些实在的东西,没有修饰的东西,没有文采也不行,读来干巴巴的,那么对联、诗歌的写作都是这样。那我们来看一下作者在这里面是怎么样来处理这个文和质的。在这里边其实是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一般认为,文的东西是虚的,我们讲虚虚花花的就是讲文采。质的东西就是指具体的事物、具体的东西。那我们来看一下这副对联,它的虚实是怎么样安排的?

首先形势出重霄,既可理解成实,也可以理解成虚。为什么呢?大家看看出重霄,这是说它很高,就是说它耸立在高空。但是我们想想这个黄鹤楼它再怎么高,也不可能高耸入云。特别在清朝那个时候,它就那么几层,怎么出重霄呢?这无非就是夸张的说法,就像李白的诗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一样,一百尺有多高呀。手可以把星辰给摘下来,这太夸张了吧。无非就是形容它很高。所以这里边既有实也有虚。接下来。看江汉交流、龟蛇拱秀,这是写景,写景是实在所见的景物。前面有点虚,现在有点实。然后爽心豁目,好消受明月清风,这个是什么?爽心豁目,这是套话,可以说是虚的。明月清风虽然也是实景,但是总体来讲这里面是虚的,因为任何楼都可以这么说,所以它有点虚、有点套路。接下来他能不能再继续套路下去啊?不行,还要点出黄鹤楼之所以是黄鹤楼的突出特征。这四周围有什么样的景?黄鹤楼东边、南边、西边、北边有什么?这里边就写了,那么这可以说是实,但是又可以说是虚。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东西其实他四顾是看不到的。只是他想象的,无非是突出黄鹤楼的视野很宽广而已。就像刚才所讲到的形势出重霄一样。你看他能不能站在黄鹤楼上看到岘首山,我估计是看不到。东望雪堂,能不能看到黄冈的雪堂?我估计也看不到。岳阳楼、滕王阁我觉得也看不到。只是一个夸张的说法,这是实也是虚。这样虚虚实实,就使文和质兼美,达到了文质彬彬的效果。你不能都是实,也不能都是虚,你不能全部都是这一段都是实,这一段都是虚。不行,我们要交错,要有变化。

那我们来看下联。下联沧桑经几劫,这是实还是虚呀?肯定是虚的。沧桑经几劫,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这是虚的。举名公宴集,词客登临,这个有点实,为什么?这里说了人物,这是写有人在这儿。上联都是写地理。那么这下联出现了人,这就是变化。感古怀今,都付与白云夕照。这是跟上联一样。感古怀今,感怀是虚的,但是都付与白云夕照,白云夕照又是具体的实景,这又是实的。然后溯千年以往,千年以往又是虚的。那么接下来只数笛弄费祎。费祎是历史人物,吕祖也是历史人物,崔颢、清莲都是历史实在的真实人物,当然它也是虚的、也是幻的,为什么?这些历史人物在我眼前都不见了,都没有,都不存在的,所以在这儿又有一个虚。所以是虚虚实实、实实虚虚,有变化,而且费祎和吕祖这两个人物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它们既是现实当中的,就是历史当中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又是神仙一样的人物。那么这样就有实和虚都在这儿。这就是这副对联的虚实安排。虚实安排有什么好处?就是可以让这个文和质,就是它的实在的内容和文采适当有一定的比例,而且有一定的变化,使这副对联总体看起来不会太呆板。体现变化,这是写对联的一个诀窍。写对联诀窍就是要善于处理变化。你太实了,就要再加一些虚的。你太虚了,就要加一些实的东西。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这就是写文章、写对联、写诗的妙处。这节课就重点讲这两个问题,一个是顺序章法的安排,一个是虚实文质的安排。

第五,拆解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有哪些?在读书的时候,我们知道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五种。叙述也叫记叙,就是简明扼要地讲一件事,主要是粗线条把一件事简单的说清楚、说明白,它是粗线条的、是勾勒的。那么描写就不一样,可以使人物、景物或事件生动、形象。描写的目的就是给人画面感。而叙述的目的只是说清楚、说明白就行。要给人画面感,就必须要生动、形象,那么怎么办?从对象来讲,他描写景物,山水、花鸟、风云这样的具象的事物。还有描写人物,有什么样的动作、外貌、神态、语言、心理等等。当然描写还有其他的方法,比如说专门注重一些细节方面的、小方面的,那么就叫做细节描写。还有一种是侧面描写。它描写一个对象,不正面聚焦,而是写周边的东西,这就叫做侧面描写。还有抒情,抒情就是抒发情感。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接把自己的感情说出来,是喜欢、还是讨厌、还是愤怒、还是惊恐等等。间接抒情就是借助别的东西抒情。常见的借景抒情,借描写景物来抒情作为表达方式的抒情,一般讲就是直接抒情。还有议论,就是发表看法、观点、意见,表明态度。还有说明,说明就是对某一个事物的性质、形状、状态等进行介绍。说明一般是在说明文当中常见,介绍一些科学知识。在对联当中和诗歌当中是非常少用到的。我们来看一下这副对联是怎么样安排表达方式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上联。上联第一句。形势出重霄,这是什么?这是叙述还是描写?大家看看,这里边有一个出字,出重霄,写楼直插空中、天上。这其实就是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突出它楼的高。所以这是一个描写。描写就是使它更生动、形象。看江汉交流、龟蛇拱秀,这里边也有两个动词是交流、拱秀,这个是景物描写。爽心豁目、好消受明月清风,这个爽心豁目,可以认为是叙述,讲站在楼上可以让我们开阔视野、心胸舒畅。消受明月清风,这个是景物。更四顾无边,写周边景物,北瞻、东望、西控、南凌,这个我个人认为,它既可以理解成是叙述,也可以理解成是描写。为什么呢?因为描写在这里边用了一些动词,用得非常好,非常准确、生动。

接下来看下联。沧桑经几劫,这是叙述。举名公宴集、词客登临,这是叙述。感古怀今,这略微带有抒情。都付与白云夕照,这是写景。溯千年以往,这个追溯千年以往,这是叙述。只数笛弄,酒贳、诗题、笔搁,后边的这些可以理解成是叙事,虽然它有动词,但是我认为它在这里边主要是叙述。大家看看它的这个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描写、抒情这三种。议论好像没有。这三种表达方式安排有变化,他不会说都是叙述或者都是抒情。什么时候叙述,什么时候抒情,不是说随便的,都有讲究的。有的时候我们会犯这样的一些错误,就是说没来由的就突然发一番议论或者抒一番情。但是你如果前面没有铺垫,突然一上来就抒情,那可能会让我们觉得很突兀。当然不是说一定不能这样写。,像李白的《蜀道难》,“噫吁戏,危乎高哉!”你看一开始就抒情。大家想想你写的对联当中有没有这样的,各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到的。是不是只有一些叙述没有描写呢?你看看你自己以前写的,你有没有有意识地去注意综合使用这些表达方式呢?可能一些初学者比较容易做到的就是叙述,没有描写,比如说五言或七言,写景的时候,你可能就没有用一些生动的动词、形容词,你没有炼字的意识,那么你就很可能即使是写景也不是很正宗的景物描写,你可能还是把它写成了叙述,告诉大家这里边有什么景,你就不知道怎么样描写得使景物更形象、更生动。

第六,拆解对仗,尤其是自对。

自对在长联当中是经常用到的,为什么?古人有一个把长联写短的方法,就是用自对,两两对仗。这个地方有一组或两组对仗,那个地方有一组或两组对仗,我把它叫做对仗群。一个个大对仗群分解成一个个小对仗群。这样使得长联看起来不觉得长,不会像裹脚布一样。那我们来看一下这副对联是怎么样用自对的。

你看上联。江汉交流、龟蛇拱秀,它就用了一组自对。这组自对是有讲究的。江汉交流,这是写水。那么龟蛇拱秀是讲什么?是讲龟山和蛇山。那么后边的这个爽心豁目也可以理解成自对。心跟目都是形体,后边明月清风也可以理解成自对,不过这是小自对群。我们看一下后边的尽教北、东、西、南,这个就是可以说是一组自对,也可以说是两组自对。你看四个都是自对,是排比句式。那么这个就是用方位词的自对。

下联我们来看一下。举名公宴集、词客登临,这里边就是自对。讲了两种人。当然有的时候名公和词客会同时在这里。这里边其实也可理解成是互文。也可以是词客在这宴集,名公在这登临。感古怀今也是自对。白云夕照也是自对。那么后边只数笛弄费祎,酒贳吕祖,诗题崔颢,笔搁青莲,这个其实可以理解成就是一组自对,也可以理解成两两对仗两两一组。都是什么历史人物呢?仙人跟仙人一组,费祎和吕祖是仙人,所以两人一组。那么崔颢和青莲是诗人,那么他们一组又构成了自对。一定要注意小类工对。比如说东、南、西、北,这就是方位名词,是小类。那么你就必须要对上方位名词。又如人跟人之间关系很紧密,你才可能把他们放在一起。你比如说崔颢和李白,能不能换其他诗人?比如王维换李白。不行,哪怕他是写了黄鹤楼的诗也不行,因为崔颢和李白他们之间有有强关联关系。我们前面其实分析过。这些人物选材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他们之间要构成强关联关系。好,这个是自对。

最后,我们来看这副对联的领字。

为了使气脉顺畅、意脉通畅,需要像词一样、像赋一样用一些领字,要不然都是一些对仗在那,或者都是自对不行,气脉不顺。需要有一些能够领起后面分句和自对的词。都有哪些呢?主要就是表示感官和心理的词,比如说看、听、想、忆、喜、恨这样的。也有三个字或者两个字的。我们来看一下这副对联用了哪些领字。上联的看,领出后面两个分句,也是两个自对。还有后边的更四顾无边,这个更我不认为是一个领字,后边就只有四个字,没有领什么。再后边的尽教是领字,领起了四个分句。还有下联,你看举后边有两个分句,只数就是领字。溯我觉得也不是领字。当然如果它后边有两个分句就可理解成领字。关于领字有不同的说法。有一种说法,要领起两个或两个分句的才叫领字,没有的不叫领字。我对这种观点其实是不赞同的,为什么?因为对联中的领字是从哪儿来的呢?是从词里边过来的。词里面有很多领字,它有可能就领一个分句,不领两个,那么它从词里移到对联当中,那么对联也会有一些只领一个分句的领字。比如说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引就是领字,领出了后边的分句,你说它不是领字吗?我觉得可以算作是领字。就像这里面,溯千年以往这个你把它看作领字,我觉得也应该可以。所以有些说法、有些理论,有的时候并不能理解死了,可以灵活地去理解。

好的,我们把这副长联详细拆解了。总结一下王镇藩题黄鹤楼对联的写作特点。

一是上下分工明确;

二是材料选择精当;

三是章法顺序井然;

四是虚实结合得宜;

五是表达方式多样;

六是自对精工巧妙;

七是领字准确恰当。

如果写长联的话,你就可以以这副对联为模型来学习对标。好的,今天这节课就讲到这里。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长联黄鹤楼王镇藩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