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岳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距西安一百二十公里,秦、晋、豫黄河金三角交汇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大西北进出中原之门户,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
华山楹联最多也最集中的地方是山麓的玉泉院,史载系五代时陈抟老祖所建。院内有玉泉,相传与山顶镇岳宫玉井相通。当年唐玄宗的妹妹金仙公主修道在华山,在西峰下的镇岳宫玉井照面时,不慎玉簪掉进井里,下山后在玉泉院过水凉亭下洗手时无意中又找回玉簪。院内古木参天,主要景观有希夷祠、希夷睡洞、山荪亭、七真殿、无忧亭、天然石舫、七十二窗廊等以及金石题刻多处。
玉泉院主建筑为希夷祠,是贾得升为祭祀陈抟所建的祠堂。名称来源于宋太宗赐陈抟“希夷先生”的称号。希夷祠在院内最高处,分前、后两殿。前殿供奉的是道教华山派的创始人——郝大通,后殿供奉陈抟塑像。希夷祠前殿门联有二:
图书密启先天数;
山水遥寄太古情。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石羊集句)
这一副楹联为老子《道德经》集句,但并非此处独有,在其他道院也见过。
希夷祠前殿后门亦书一联:
听静夜钟鼓声觉醒梦中之梦;
观澄洋云月影恍知身外有身。
(张文彦)
前殿后窗一联是:
静境临春水;
高怀仰古凤。
(于右任)
希夷祠后殿供奉的是陈抟,门联为清代督学使者岭南黎荣翰撰书:
初地入神山,到此且厉清酌水;
丸泥通古塞,望中思归马放牛。
后殿还有一联为已故的陕西道界资深前辈闵智亭撰书:
闻玉泉通玉井酌玉液洗却凡迹;
仰先踪来仙祠拜仙翁得沐高风。
希夷祠东偏殿门联为:
于言时思其可道;
惟善日积而不知。
(左宗棠)
希夷祠西偏殿门联为:
青牛已证函关路;
白鹤高眠峰顶松。
(玉行道人)
希夷祠后殿窗联:
德无量寿无量;
日长明月长明。
(于右任)
希夷睡洞在山荪亭下,其北几步为埋葬陈抟尸骨的地方,称希夷冢。传说陈抟化形于华山峪石洞中。
洞内现有希夷石雕像一尊,山荪亭前的一棵传为陈抟亲手所植。希夷洞联是:
一片野心,都被白云锁住;
九重恩诏,休教丹凤衔来。
据说宋太祖赵匡胤曾在华山和陈抟老祖下棋,事先约定谁赢可得华山,结果宋太祖赵匡胤三盘棋败给了陈抟老祖,将华山输给陈抟,这一联说的是赵匡胤坐江山后,多次下诏召陈抟做官,陈抟无意于功名利禄,隐居在南峰一山洞里,写了《答使者辞不赴召》诗,避诏不仕。此联即是他写在谢诏表上的句子。
玉泉院还有通天亭,因和山顶金锁关通天门遥遥相对,故称“通天亭”。联曰:
一道通幽,身临天门,叩白帝,谁辟人间仙境;
三峰凌霄,影倒黄河,问天公,怎造世界奇观。
(何元庆)
玉泉院还有一些楹联。如吕祖洞:
华岳洞天仙人窟;
玉泉道院秘旨宫。
(黄伯贤)
如圣母殿:
山色水色天色色色绘全真世界;
磬声钟声鼓声声声奏上德乐章。
如群仙殿:
石砳磊(四个石)仙掌安天下;
木林森(四个木)五峰定乾坤。
(郝央才)
西岳庙在西岳华山五公里的岳镇东,庙建于汉武帝年代,以后各朝曾多次修葺,建筑气势壮丽。为历代帝王驻跸之地。
西岳庙中轴线上的“天威咫尺”石牌楼正面、背面各有一联。正面一副是:
普四方利物之恩康疆福寿;
跃七气素真之表正直聪明。
背面一副是:
职方纪豫州,控楚连秦拱冀;
月令司秋序,生春长夏藏冬。
“天威咫尺”石牌楼为明代万历年间所建,坊上“尊严峻极”和“天威咫尺”匾书传为严嵩所书。背面联是对岳神主管天下的职能及职权范围的规定,正面联则是对岳神慈恩广德、普济天下的赞扬。
山径沿途石阶刻联是华山独特一景。北峰卧牛石石阶联写得诙谐幽默,最有特色:
天上本无稼穑事,莫怪闲卧;
世间还多不平山,岂能歇鞭。
金锁关石阶联同样气势非凡:
当空一锁,闲云不飞,诚恐苍龙复飞去;
凌霄九重,青鸟来仪,遥看黄渭抱关来。
北峰又名云台峰,是登临其他四峰的要冲。峰顶有道观真武宫。北峰顶石阶联为:
一峰称奇,自古胜迹凌绝顶;
天兵曾降,从此云台增壮色。
南峰海拔两千一百六十点八米,为华山最高峰。南峰“太华极顶”下边石岩刻有一联:
天下绝无沉鱼面;
太华独有落雁峰。
西峰峰顶有翠云宫,前有“斧劈石”,传说是沉香劈山救母处。西峰翠云宫石阶联为:
仙踪可辨,圣女曾萦刘郎梦;
神斧在悬,青嶂犹闻霹雳声。
上联是说玉帝的三女儿三圣母与赶考书生刘彦昌在华山结为伉俪。下联是说玉帝为此恼怒发威将三圣母压在莲花峰下,其子沉香从天宫盗出神斧挥斧劈山救母,一家始得团圆。
山中还有一些景点有楹联。苍龙岭都龙庙有一副上水下雨的偏旁对楹联:
河汉汪洋江湖滔滔波浪涌;
云霄雷电霹雳震震霈雸霖。
北峰解放华山纪念亭柱联是:
千秋功勋,三军猛勇震天地;
万代楷模,将士奇智惊鬼神。
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中记述中言他曾写一华山楹联:
鸳瓦贴云霄,俯挹明皇兼玉女;
虎贲卧庭庑,犹强周柏与秦松。
可惜踏遍青山却未见踪影。
应该说明的是,以上楹联中多有不合律的句子。华山现有对联从数量、分布、内涵、文采都多有缺憾,与西岳华山的显要地位很不相称,并远逊于东岳泰山的楹联质量。期待有规模有档次的全国征联活动的开展,以改变目前状况,彰显名山魅力。
(选自《对联》2005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