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之意不在;
君子之交淡如。
作者,不详,明代。冯梦龙《古今谭概》中记载:某书生家贫,无酒为友祝寿,遂持一坛水代之,谓友人曰:“君子之交淡如”自我解嘲。友会意,应声对以“醉翁之意不在”宽慰。该联既是一副集句联,又是一副隐字联,出句语本《庄子·山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隐去一个“水”字。对句语本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隐去一个“酒”字,一集一隐之间,既横生妙趣,又彰显了两位才人的学识、友情。这对水一样纯朴的朋友,绝非庸常的“酒肉”朋友可比,这样的友情与妙对同样难得。
青少年学习此联,须注意上下联同位重复虚词“之”是楹联规则允许的,同时注意集句联贵在平时积累,多背古诗文,厚积薄发,久而久之,佳联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作者,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别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人,万历进士,擅画山水,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能诗文。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存世作品有《岩居图》《明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白居易琵琶行》等。
这是董其昌题杭州飞来峰冷泉亭联。上下联分别从冷泉亭与飞来峰的名字着笔,各发一问,既点出冷泉亭的风景特色,又提出令人深思的问题,别具一格。楹联作为具有独特的仪式性精短文学,有为风景名胜点睛之效,所以要耐人寻味,引人入胜。以两个问句成联,更容易达到引人思考、玩味的效果。董其昌题联约二百年后,清代左宗棠、俞樾先后来此小坐,各自隔空以联作答,左答“泉自冷时冷起;峰从飞处飞来。”俞答:“泉自有时冷起;峰从无处飞来。”各有韵味,有趣的是,过了几天俞樾与女儿绣孙谈起这件事,女儿亦以联笑答:“泉自禹时冷起;峰自项处飞来。”俞问“项处”何意?绣孙笑曰:“项王力拔山兮气盖世,若非项羽拔起,哪有山峰飞来?”如此妙答,堪称咏絮之才,为美丽的西湖上平添一段佳话。
青少年朋友学习此联,可以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对联问答趣话,体会出只有我们一字一音、一字一义的汉语,才能创造出这样让人玩味不已的佳联妙对,从而增添对汉语的热爱。
安得民情常达;
唯恐己过不闻。
作者,魏源(1794一1857),字默深,号良图,湖南邵阳人。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最早觉醒者,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著有《海国图志》。
此联是魏源在江苏东台任知县时书于大堂的衙署联,若安民告示,若施政宣言。上联宣示爱民之心,下联宣示诫己之愿。与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求通民情,愿闻己过”如出一辙。据说王阳明每次赴新任,就要两个人抬两块高脚牌作为队列的前导,两块木牌上写的就是这八个字,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出任江苏廉访使时,也曾以王阳明四言联自警。可见这种以民为本,为民立命,闻过则喜,从善如流的圣贤气象,是士大夫们前仆后继,担当天下的不懈追求。从中可以窥见古贤修齐治平的理想信念。
青少年学习此联,重在体会无论干多大事业,皆要以修身为本。诚如《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通过王阳明、林则徐、魏源们的心迹,探寻到中国传统的“大学之道”“修德之门”。以楹联为门径,铸国学之精神。
中国捷克日本;
南京重庆成都。
作者,不详。这副对联是抗战争胜利后,在重庆举行的庆祝会上,主持者出了用三个国家名字组成的上联:中国捷克日本;很快有人用三个中国城市名对出了下联:南京重庆成都。上下联全由六个专有名词构成,十分巧妙。最妙之处在于“捷克”“重庆”“成都”,三个词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捷克”用作“战胜”,“重庆”,“成都”用作庆祝南京还都,因为抗战中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欢欣鼓舞之情如在目前。抗战胜利了,再次庆祝南京成为都城。
需要强调的是,一些楹联书籍和网页将这副楹联归类为无情对是欠妥的。无情对只讲究上下联字词相对,内容则互不相干,从而产生出其不意的妙趣。比如,文竹;武松。字面很工整,内容则风牛马不相及。又如纪晓岚对塾师石先生的趣谈:
石先生惩诫出句:
细羽家禽砖后死;
纪晓岚戏谑对句:
粗毛野兽石先生。
字面上细对粗,羽对毛,家对野,禽对兽,砖对石,后对先,死对生。每一个字面都非常工整,而上下联内容则毫无关联。
我们再看“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上联说,中国抗战胜利了!下联说,南京终于还都了。不仅关联,而且非常紧密。这样的一副主题突出,浑然一起的佳联,怎么会是无情对呢。所以,在楹联学习中,特别是网络上学习,注意辨析,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