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品老师最新的演讲稿《对联理论与创作中的若干“误区”》,本质上谈的是美学中“比例与尺度”这一形式美法则。这是对联理论界第一次出现一堂以“对称破缺”为主旨的精彩一课,迈出了纠正传统对联理论之偏执的重要一步!
对联是以“对称性”为鲜明特征的艺术门类。传统的对联理论体系正是“以对称性为轴心”的。人们“言必称对称,行必保对称”。然而,以“对称性”为鲜明特征的事物,必然同时以“对称性破缺”为固有特征。这早已是科学界的不二之论。事物的这两重特征,尽管比例不同,但客观存在。我们的创作在围绕思想性和艺术性处理主要矛盾的同时,在形式层面,也重点调和这一对矛盾,按照形式美法则选择一定比例关系。对联作品的形式美,是由该比例关系下的“对称性”和“对称性破缺”的恰当搭配所共同赋予的,而不仅仅得之于“对称性”。
当我们为这一艺术门类建立理论体系时,如果只看到“对称性的美学价值”,而无视“对称性破缺的美学价值”,那就是犯了“一点论”的错误,行为选择上必然偏离辩证的对立统一思想,出现偏执。这一错误价值取向下的传统对联理论体系在解释“高对称度”作品时,破绽露出得不多,但在面对历史上一些“深度破缺现象”时,就捉襟见肘了。这正是我们常常为一副对联是“不合格的”还是“优秀的”而争论不休,为1/3的古联不能用《联律通则》来合理解释的深层次原因所在。
所以,建立科学的对联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制订和完善《联律通则》,必须树立正确的“两点论”观点,即既看到对联的“对称性的美学价值”,又看到“对称性破缺的美学价值”,并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法来处理,方能实现。
刘太品老师的这一课,标志着对联理论界开始正视“对称性破缺”的美学价值,并有了第一次专题的影响全国的讲座。《对联理论与创作中的若干“误区”》提出“区间”概念,运用“数字”说理,从“文体的韵与散”“对偶的工与宽”等方面首次系统地阐述了“对称性破缺的合格区域”,及较为辩证地论述了“对称”与“破缺”及其对立统一关系。这对于改变“以对称为轴心”的传统理论偏差格局,修正群体偏执的价值观,斩断形式层面的乱麻,使对联理论走向科学与严密意义重大。
本人近年潜心研究,撰写了《对偶破缺论》。对刘老师的这次演讲的主旨观点,深表赞同。为了进一步推进对联理论的科学化,推动联界正视“对称性破缺的美学价值”,试就部分细节的地方,向刘老师请教兼商榷。
1、《对联理论与创作中的若干“误区”》一文中,“在形式层面上,工对肯定优于宽对”与“在整体对称感达到及格水平以后,工对和宽对是等价的”的两个观点,是相互矛盾的。即前者的说法不严密,不正确。
我们知道,不可能有完全割裂于整体的局部判断。既然作品完成之后达到了及格线以上,工对和宽对是等价的(6-10),那在创作前、创作中,眼中的素材“金/铁”“金/月”“金/饭”等又何必先分优劣?它们不过都是构筑艺术作品的砖头而已。也就是说,就“砖头”而言,无论是齐整的,还是有各种破缺的,只有合适不合适之分。我们认为一件作品优秀,则组成它的各种砖头于该作品而言都是“最合适的”。
所谓“天下无不对之汉字”,哪怕“对称感”是隶属0-6,在妙手之下,都可能找到它最合适的归属。也就是说,在保证“整体对称感”的基础上,“砖头”的选择更自由。这就是“局部失对”而能立足的理论依据所在。
有人会说“在形式层面,工对、宽对也等价”,那岂不是乱套了?不会!在"对称"和"破缺"的矛盾平衡体系下,保证“对称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正是在这个指挥棒下,通常,为了保证“整体对称感”,我们的目光才被9-10的砖头所吸引。同时,9-10的砖头在审美层面本身能带来“基于对称”的愉悦感。这才是人们偏好的原因所在。
但不能因此而对“砖头”本身分优劣。这是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不厘清,是对联学发展的大敌。
这个问题不解决,则形式层面“总是拼命把秤砣往上调”的不客观、不辩证的价值观,就永远大有市场,对联理论就永远无法归于科学严密。
2、在价值判断范畴,划分“正区”和“误区”时,一些比例关系采用“黄金数”6.18更科学一点。刘太品老师在文中说的“六十分万岁”当然可以,但毕竟它属于经验层面的术语,而不是学术层面的。
有意思的是,在此前的讨论中,时习之老师认为他能容忍的底线是7.5;孙逐明老师则为6.67。其实,只要人们看到了“破缺合理区间”的存在,就是一个大的进步。对联理论告别“以对称为轴心”的历史,就大有希望。
3、论对联的“合格线”,作品的“对称感”其实还可以低于6。我们能在“似对非对”“意对”“总不对对”的作品中,能找到“对称感”低于6的代表作,应当给与它们“联籍”。
我的观点是:普通的、合格的作品,“整体对称感”要保证在6.18之上,才在人们的审美愉悦区之内;而在特殊构思之下,可以跌破6.18,只有低于3.82(这个可商榷),才完全失去整体“对称感”,让人无法容忍,认为不合格。
这就为对联艺术,包括古体诗、赋的“深度破缺”,实现了与雕塑的维纳斯、书法的狂草在理论上接轨。
4、刘太品老师主张“自由创作‘对称感’6-10,征联写作8-10”,理论上难以站住脚,没必要这样倡导。
“对称感”6-8也可能出佳作,为什么要杜绝这一片风景呢?这就相当于书法界倡导平时可以写行草,比赛不提倡行草,显然是不合适的。
在这个区间,当人们的把控能力还缺乏时,了不起就是优秀率低一点。正因为把握能力有待整体提升,说明这个区域发展空间也大些,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探索。
按照我上面的说法,应该是“对称感”3.82-10都可能在合理区间。在这个广阔的区间,我们在评比作品时,只论整体水平,不要计较形式层面了。一旦认定作品整体是优秀的,“对称感”3.82-8之间的作品,不能有丝毫的歧视,否则价值观就不到位。够拿一等奖,不能存在“破格为二等奖之说”。
所以,对联理论体系的构建,要用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思想来看问题。只有让“对称感就高不就低”的偏执的思想根源,在群体中彻底去除,对联理论才能真正归于严密,创作才能真正终止形式层面的纷争。
以上观点,也盼听到联界更多老师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