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柳逐风飞翠玉》一文中,我们推介过结庐码头景点处的一副联,今天再来欣赏另一副。其处横匾名为“青霞”,周富成先生拟,谢少承先生书。此地楹联云:
深柳堂前流水绕;
雕菰楼上夕阳多。
伫立景点处,初看这副七言联你也许会觉得:这只是一副合律中规的风景联而已。
“深柳堂”“雕菰楼”切地,两者皆与北湖关系密切。深柳堂,当指南万柳堂。阮元曾将珠湖草堂改名为万柳堂,为别于北万柳堂,最初称之为北湖万柳堂,后来则称之为南万柳堂。焦循兴建过一幢二层小楼,名之“雕菰楼”。
“流水绕”“夕阳多”切景,湖水浩淼,视野开阔,夕阳无限好。
“夕阳流水吟诗去,明月青山出竹逢。”文人笔下常见到“流水”与“夕阳”,我们在此比较一下诗词联中的这两个意象。
诗中写此者颇有名的当数杨广的那首《野望》: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万千点的寒鸦飞起落下,孤单的村庄被流水环绕。斜阳将落,暮霭已近,望之黯然销魂。这表现的是孤单寂寞冷,空虚无奈等。
词中写得最妙的是秦少游由杨广诗句化用而来的那几句: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这是写与心上人离别时的情景,充满了低沉婉转的感伤情调。
深柳堂前流水绕;
雕菰楼上夕阳多。
联作者笔下的“流水”是富有生命力的“绕”,“夕阳”是展现“无限好”的“多”。前者是爱意,后者为褒义,一扫诗词中惆怅、抑郁、孤寂的情绪。
其实,这“夕阳”真的与焦循和阮元有缘,焦循撰有五律《夕阳》一首:
共道夕阳好,晚来晴更宜。
才明半湾水,已上最高枝。
雨脚逐云去,虹头饮涧迟。
人情知易厌,不肯驻多时。
阮元曾经为一座小楼题名为“夕阳楼”,并撰诗云:
多年耐暑复耐寒,
三十蒙恩亦耐官。
今日夕阳楼上望,
迟迟耐倚此阑干。
两人志同道合,心思相通。写夕阳之景,抒夕阳之情,思夕阳之理,最终涉及到对人生的探讨。
细读对联,我们看出联语不仅仅切地切景,而且亦是切人切事。
“深柳堂”三字表层看与南万柳堂相关,其实也暗含读书治学之意。
唐·刘慎虚诗曰:“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柳摇、花香,水漾、鸟唱,书堂正当其处,读书的乐趣,创作的灵感与此岂无关乎?
雕菰楼更是焦循辛勤笔耕的场所,“读书著书恒在楼,足不入城市者十余年矣”(阮元《通儒扬州焦君传》)
初看知大意,细品别有味,好的风景联应该如是。
联作者曾小云先生为江西著名诗联家,多次参与中宣部、中央电视台、中国楹联学会等单位主办的重大对联、诗词、辞赋项目创作。
对联书写者为邵志军先生,扬州邗江人。现任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兼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维权鉴定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为中国书协第四届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第二届副秘书长。
【转发文章须附有公众号名称、作者及二维码】
摄影:周富成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