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北湖湿地公园内有三湖,分别是“三十二西湖”“柳湖”“荒湖”,其三十二西湖之湖畔有一景点为寻莲社。此处是北湖莲文化的展示区和体验区。此处,一年四季皆成景,夏景尤佳。
莲社之名应是源于佛教净土宗最初的结社。晋代庐山东林寺高僧慧远,与僧俗十八贤结社念佛,因寺池有白莲,故称。唐戴叔伦《赴抚州对酬崔法曹夜雨滴空阶》诗之二:“高会枣树宅,清言莲社僧。”
寻莲社处有一匾额上为“邗上吟”三个大字,曹永森先生拟名,苏如春先生书写。
匾名颇有古味,扬州地区春秋时称“邗”,邗城是最早的扬州城,“邗”表示江边之城,左面的“干”字表示岸,水畔。《诗经·伐檀》云:“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此“干”即河岸。“邗上”加一个“吟”字,让古名鲜活起来,充满了生机。
此处悬挂着一副八言佳联:
景融词赋,春深满眼;
名倚阮焦,香远一湖。
读罢上联,让人想起明代陈炜长诗中的几句:
此时此景情最融,
那识升沉与荣辱。
旧存词赋未凄凉,
千古虹光耀人目。
难怪古人云:“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面对此景,你是否已忘却功名利禄,融入了天地之间呢?
下联中的“阮焦”,指的是阮元和焦循。他们是扬州学派的两个重要人物,并且与北湖关系密切。焦循著有《北湖小志》,阮元为之作序,故言“名倚阮焦”,进而随着他们的大名“香远”。
“香远”两字,极易让游者想到周敦颐笔下的“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莲花。在此,作者自然地将“寻莲社”中的莲巧妙点出,不愧联坛高手。
楹联撰写者谷万祥先生历任中国楹联学会理事,《江苏楹联》主编,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副会长,现为江苏省楹联研究会驻会名誉副会长,南京六朝春书画院高级画师,数次获全国诗联大赛一等奖。此联的书写者是张勇先生。
我们在此要特别推介一幅实景照片,在周富成先生这次提供的几十张照片中,很欣赏这一张,我没有进行任何“美化”。因为是雨后,光线稍暗,但画面清新,构图的和谐,借景的自然,值得点赞。
画面上除了醒目的匾额和对联,那屏风似的诗画与寻莲社之景名十分协调。楹柱内侧两幅上是王昌龄的两首采莲曲:
其一
吴姬越艳楚王妃,
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
采罢江头月送归。
其二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这两首诗从古及今收到点赞无数。其一,首句叠得妙。次句顿得妙。结写花月逞妍,送迎媚艳,丽思新采,那不销魂!(《增订唐诗摘钞》)
其二,容貌服色与花如一,若不闻歌声,安知中有解语花也?景趣天然,巧绝,慧绝。(《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楹柱外侧,左边是皇甫嵩的《采莲子》,右边是李白的《渌水曲》。
采莲子
船动湖光滟滟秋,
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
遥被人知半日羞。
写出闺娃稚憨情态,匪夷所思,是何妙笔乃尔!(《餐樱庑词话》)
渌水曲
渌水明秋日,
南湖采白蘋。
荷花娇欲语,
愁杀荡舟人。
“荡舟人”对上“荷花”、“愁杀”对上“娇欲语”、此盖心有所属,情不能已,而有所托也。(《诗式》)
选取古诗者眼光独到,内容非常切合景点环境。而伫立此处,我们放眼远望,那浩淼的湖面让人顿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百闻不如一见,请跟我来,趁着烟花三月到北湖一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