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华,针线尚存强汉史;
盛装以盛,衣冠犹带大唐风。
——风雨同行
裙裾婉秀,姿韵千年,清流时梦;
衫袂联翩,容情万种,汉尚华风。
——刘 微
冕服华章,中有礼焉,王故垂裳而治;
褒衣博带,但求美耳,人今舞袖斯潮。
——流光永易
衣冠虽是皮毛事,表里文华,俱彰国祚;
厚薄莫为今古争,汉唐襟袖,首掩时雄。
——李 强
禀上国衣冠,材薮轩辕,虽涅不缁,坦示襟怀于右衽;
延文明血脉,法宗周礼,由衰及盛,长昭风骨柱中天。
——吕淳民
翻新之制,复古之行,作秀莫跟班,但愿汉家留本色;
秦韵以承,唐风以继,走台方抢镜,当崇周礼葆初心。
——远 方
谁堪承虎气,强如汉,盛如唐,衣冠未有一言,沸腾血脉;
我亦是龙人,秀以袍,辨以衽,粹美相传百世,茁壮精神。
——康黎明
徽仪华国,轩礼传宗,煌煌者汉袷唐巾,岂必楼台昭社稷;
韦褐皆轻,簪缨尽贵?落落乎存精去粕,莫因风雨败衣冠。
——杨志峰
〖点评〗 这副作品,对于语言的生熟拿捏度把握得最到位,用典贴切,意象厚重。上起极尽雅词述汉服之大美和对中华文化的表征作用。“岂必楼台昭社稷”,一语醍醐,将汉服提升到国家精神表征层面。下起设问切入点新颖,辩证地指出应不以着装者之贵贱来看待汉服,应存精去粕,彰显其精神实质。不足之处是在对“热”现象的诠释评论上力度略显不足,“风雨”一词言犹未尽,可榷,如在尾结有超然表现,或可更佳。(李忠云点评)
▲江苏省楹联教育基地南京大学附属中学,学生着汉服吟诵古诗词。
▲南京大学附属中学学生表演精彩节目
路偶现古人之右衽,其姿摇曳,且无论仕女罗裙,萧郎衣袖;
世久罹媚外以西风,今帔霓裳,或能复盛唐荣耀,大汉威仪?
——牛 磊
褒衣广袖,趋热岂无因,昭人文外赋于形,班序平添仪式感;
大国昌年,图强皆有梦,襄丝路重彰其美,采章丕振汉家风。
——楼立剑
〖点评〗 此联未从汉服的发展和汉服热着笔,而是独辟蹊径,用“褒衣广袖,趋热岂无因”探寻汉服热的成因。上联后两分句“昭人文外赋于形,班序平添仪式感”看似给出了汉服热的成因,其实,这只是汉服的外在作用,是表面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下联:“大国昌年,图强皆有梦”。祖国昌盛了,自然,文化自信就增强了。服装,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浓缩。汉服热的形成也就是必然的了。“襄丝路重彰其美”更是把汉服热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联系起来(一带一路也称新丝路),“采章丕振汉家风”,更是说出了美好的愿景。任何一个国家的终极影响力都是靠文化来实现的,是通过文化来改变人的生活方式的。所以,汉服热对中华实现伟大复兴是一种助力。(常文斌点评)
循古从裙袂翩翩,点脂粉犹新,世相嘘已忘其衷,徒怀其表;
感时对形容楚楚,哀风流难见,国之盛在兴礼节、在复衣冠?
——于 婷
〖点评〗 这副联用语清新、评章有度、技法娴熟,由表及里,诚为佳制。不足处在于下结承句到转合设问上存在矛盾,“哀风流难见”是对伪热现象的批评,但转合上提出疑问的“复衣冠”也许是表象,“兴礼节”则肯定是国盛之象,二者不是统一体,有表里、形式和本质之别,由此一分析,就显得承转合之间铺垫不够。
另外,这上下结的“其”和“在”字,是一种特殊的不相对式自对,表面看起来还有破律之嫌,但实质上是对格律的一种变通。(李忠云点评)
▲河北美术学院毕业典礼,师生均身着汉服,甄忠义校长为学生颁发学位证书。
自仰韶以正华冠,引交领风流,右衽春秋,袖舞乾坤山岳老;
从嫘祖而姿夏裔,修深衣气质,襦裙时尚,裳扬鼎祚汉家兴。
——雪 原
黄帝垂衣裳,周公定礼法,遂教四海归心,江山一统,冠仪一统;
飘飘乎云袖,采采兮罗裙,每若嫦娥奔月,绰约无加,风雅无加。
——月凉如水
宽玉袂方生逸态,饰纹章以象天形,千载而来,南渡未抛真祖祀;
承高风岂必机心,传异代何妨己任,九霄之下,中兴忍弃汉衣冠?
——李抱真
〖点评〗 上联前两分句写了汉服的一些特点。这里的“纹章”其实应该是“章纹”,指中国古代帝王、王公、百官服饰上所绣绘的图案,以别其身份等级。古制,于玄衣、薰裳上绣绘各种图案。《尚书·虞书·益稷》中舜帝与大禹的对话:「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汝翼。予欲宣力四方,汝为。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这段记载指明舜帝制定礼服制度。这就是后世所称的十二章纹。其含义为:日、月、星,取其照临光明,如三光之耀;龙能变化,取其神之意,象征人君的应机布教而善于变化;山,取其能云雨及镇重的性格,象征王者镇重安邦四方;华虫属雉类,取其有文彩、耿介的本质,表示王者有文章之德;宗彝,谓宗庙之郁鬯樽,虞夏以上取其虎彝、雉彝,虎取其猛,雉取其智,或说取其孝,以表示王者有深浅之识,威猛之德;藻,水草之有纹者,取其洁,象征冰清玉洁之意;火,取其明,火焰向上,有率土群黎向归上命之意;粉米,取其洁白且能养人之意,象征王者有济养之德;黼,即画金斧形,白刃而銎黑,取其能断割之意;黻,作两弓相背形,谓君臣可相济,见恶改善,同时有取臣民有背恶向善之意。礼服中各种饰物及十二章纹,不仅为装饰美化服装,更重要的是区别等级。《礼记·明堂位》曰:“有虞氏服韍,夏后氏山,殷火,周龙章。” 《周礼注疏》记载,周代有官职名为“司服”,“掌王之吉凶衣服”,周朝将日、月、星辰三章画在旗帜上,而用于祭祀的礼服只保留九章,并且采用“玄衣纁裳”。即《左氏春秋》所谓的“三辰旂旗,昭其明也。火、龙、黼、黻、昭其文也。”公爵八命故用八章,侯爵七命、伯爵五命,故用七章、五章,以示等级。不过,《周礼》本身并没有记载十二章纹之制,只是说“王之吉服”有“裘冕”“衮冕”“鷩冕”“毳冕”“希冕”“玄冕”,即所谓“天子六冕”。只是以后注疏《周礼》的人都一致认为周礼中有十二章纹之制。在《后汉书·舆服志》中说:“天子备章,公自山以下,侯伯自华虫以下子,子男自藻火以下,卿大夫自粉米以下”。从舜帝开始,之后王朝更替,纹饰各有不同,一直到清朝结束,贯穿在帝王的礼服中。下联第一分句指汉服运动背后有利益驱动,第二分句则提出了更高要求。出彩的是上下联的结句。上下联的结句中运用了互文修辞手法。南渡,指晋元帝避乱渡江,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之事。当时大批缙绅﹑士大夫及庶民百姓随之南下,史称“衣冠南渡”。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汉服文化都没有断,可见其强大的生命力。我们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怎么能够放弃汉衣冠?这一声拷问足以振聋发聩!(常文斌点评)
齐袖领对襟庄重,束襦裙叠褶艳明,靡万种风情,自出东方留古雅;
秀采装冕服谓华,彰大国礼仪称夏,溯千年族裔,但教右衽正衣冠。
——刘 舟
〖点评〗 这副联,自对手法运用娴熟,对仗工整。不足之处在于下联三分句蓄势不足,与尾结的转合上显牵强,如能在三、四分句转合上下些功夫,对汉服热现象的生发评章,当为更佳。(李忠云点评)
华夏衣冠升热度,乃时代强根,何言虚也秀焉?看千年国粹,彰扬气质;
礼仪魅力领新潮,唯核心导向,应许扶之引矣,教一族非遗,启迪精神。
——李家桥
衣冠洽上国雍容,合礼仪之大、服章之美,文化允传承,迭起淳风兴右衽;
形制涵东方韵味,慨功利者图、儒雅者妆,贬褒宜辩证,还凭望眼作前瞻。
——李忠云
〖点评〗 我们华夏民族是礼仪之邦、衣冠上国。在古代,衣冠不仅仅是服饰,还是一种礼仪制度。《左传》里边说得很明确:“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右衽是汉服始终保留的特点。上联介绍了汉服的重要意义、作用和汉服热的兴起。下联表达作者对汉服热清醒的认识。“贬褒宜辩证”言浅而意深:要在全社会大规模恢复汉服,仅仅靠几个汉服爱好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商家的大力推动。二者相辅相成。商家将本求利,是无可厚非的。评价商家的标尺,要看他的行为对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而不是道德标准和风雅情怀。对商家不当贬斥或要求商家都必须是道德楷模,反而不利于汉服发展。结句“还凭望眼作前瞻”,言有尽而意无穷。“前瞻”看似是对汉服热的展望,实则是说:要看到汉服热背后的推动力——文化自信心的提升。(常文斌点评)
是五千年自信复苏,更青衿儒雅,莲袂婀娜,挚爱何深,溯源在后昆血脉;
看九万里江山睿变,许文化多元,衣妆个性,旷怀益甚,趋步于盛日汉唐。
——云淡风清
一袭载汉唐气象,幸几千年襟怀周礼、袂带秦风,恰华服重新,期之以梦;
九州崇龙马精神,慨多少事温度徒升、热情空老,若人心尚古,焉在其衣?
——王一中
〖点评〗 这副作品,除了风格的雅俗共赏,主要在于立意的合理超脱,纵观作品,大多数围绕汉服的历史和评论热现象展开,王一中老师独辟蹊径,亮出了“若人心尚古,焉在其衣?”的观点,似脱离主题而实切本质。(李忠云)
轩辕作冕初成,尧舜垂裳而治,纹章为贵,形制独尊,上国显威仪,一脉犹传华服饰;
郭靖投江不弃,邹容奋笔长吁,气节弥坚,情怀未变,神州归正统,千秋尚重汉衣冠。
——周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