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理论探讨】要在传统中走出一条新路

【理论探讨】要在传统中走出一条新路

2020-07-07 23:12:13曹克定荆楚联坛 0条评论

楹联的诞生虽晚于诗词,但楹联的成就并不逊于诗词,它的市场远远大于诗词。宋以降,尤其是明清时期,楹联的发展到了顶峰,读书人只要稍通文墨,不管是为官还是为民,务商还是务农,得意或失意,都喜欢玩弄一下对联。有人说对联是“文化阵地的轻骑兵”,是“快速反应部队”,茶余饭后,临境入情,很快就可一战告捷。撰联的真正意义不是玩弄,是寄情,是言事,是纪胜记游,写景状物,彰风扬俗。风景名胜,喜庆节日(尤其是春节),不可能没有对联。对联的地位甚至于上升到统治者作为取仕的条件之一。所以,读书人对对联不敢怠慢,费尽心思,精雕细琢。纵然不以其求显达,读书人也要以写得一手好联语作为自己的名片。在这种情况下,对联的精品层出不穷.在浩如烟海的作品中,一颗颗闪亮的明珠,犹如皇冠镶满了宝石,璀璨夺目。

      当今的文艺复兴,给楹联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楹联的热潮,高于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楹联作者形成了群体化,甚至有了专业化和学科化,楹联界有了第一个硕士研究生。企业界把打造商业文化的重点放在楹联上:风景旅游区首选楹联来增强它的人文氛围;地方政府的开发建设,明星工程,也借楹联来扩大其影响,于是,全国的征联活动屡屡不绝,楹联真正在发挥着“快速反应部队”的作用。



在文学角度上来看楹联,要在其社会效益的背后,关注它素质的提高。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任何一个领域,都必须与时代合着脚步前进,楹联也不能例外。如果故步自封就谈不上发展。

      楹联这块园地,前人已经风光占绝,有些作品只能叹为观止,今人无法逾越。象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样的句子,今有谁能胜出跬步?现在有人仿着孙髯的“滇池大观楼”长联,制作景联巨构,不管是谁,不管他怎么写,总不出孙先生的思维模式:横向写景,纵向写史,连“梳裹就”、“卷不及”这样的语构也每每出现。当然,以前人的优秀作品为范本,无不可,但沿袭他的架构想突破他,是很不可能的。现在不仅不要说超越大观楼的长联之有无,而且与之相媲美的作品恐怕也不好定。

      既然前人已把楹联做绝,今人就没有发展的空间了吗?这正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如果沿着前人的老路走,肯定是走不出前人的圈子,只有走出新的路子,才有可能与前人争辉。前人作得再好.不可能没有薄弱的地方,既然有,就给我们留下了突破口。现在看到的这些薄弱点,不是前人的不足,而是历史的前进所显现出来的。如楹联还没有系统的理论体系,“法定”的铁律还不完善,这就给当今的联人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我们就可以在探索中进行创作,在创作实践中,在新的历程上构建理论来补充前人所缺失的东西。又如,前人作联,没有科学地按语法营构(语法是清朝末年才有的),是按门类联对的。他们把词分成许多门类,如:天文门、时令门、地理门、宫室门、器物门、衣饰门、饮食门……等,砍倒树捉八哥,搞的呆(音ai,即死板)框框,门类相对越近就越工,远而次之。同样是形容词相对,而要以颜色对颜色,形状对形状为优(如红对绿,大对小),这种路子必然很窄。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前人,但不要束缚今人。正如十八世纪只有马车的年代,那个时代的人只能坐马车,我们现在不仅有了汽车,还有飞机,就再也用不着去坐马车了。



现在居然有论者认为,对联只能是门类相对,不是句子结构相应,这种说法还停留在前人的框子里。既然现在有了语法,写作的语言构建就有法可依。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前人不知语法,不是前人的错,我们现在有了语法,就应该以法为准绳。

      现在对句应以词性为准,并要关照句子结构,可以弱化门类,只要是词性相对就行。如“红花”不一定对“绿叶”或“绿草”,也可以对“快马”、“瓷碗”,甚至可以对“公路”,只要是偏正词都能对。以此类推,动宾对动宾,主渭对主谓,述补对述补,联合对联合就行了,不要被门类所束缚,这样,路子就宽活多了。既以语法为依,句式结构必须要讲,这就是我们现在作联有别于古人的重要的一点。

      我在楹联报上看到一位作者的一篇文章中,举例用了毛泽东的一个联句:“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来说明句式结构不同也可以对,并引用了王力先生的一段文字:“太盛”是连上读的,它是“牢骚”的谓语;“长宜”是连下读的,它是“放眼量”的状语。“肠断”连念,是“防”的宾语,“放眼”连念,是“量”的状语,二者的语法结构也不相同。不管怎么说,我还是那句话:“我们不必去苛求前人”,但我们必须用语法来衡量今人。“风物”联(避开其联义)现在用语法来套,不是尽善尽美的,但那是前人的作品,我们不要以前人的例子当作铁律。比如说,古时的人走路是没有交通规则的,两方对面而来的车马.不分左右见空就行,路上也可畅通。社会的发展,变通的发达,与之相应的就有了交通规则,车辆不管是从哪个方向来,都必须靠右行驶。你总不能说古时的人是不分左右的,而据之为理,因为今人是有交通规则可依的。古人不管左右行驶没有错,今人不管左右,不按交通规则就错了。同样,前人没有严格的按语法撰联没有错,有了语法的今人不按语法撰联就不应该存在。古人重门类而不知语法,今人应循语法而要轻门类,这应是古今撰联在句面上的最大区别。严格依语法也是当今联人走上新路的一个路标。



尽管前人撰联没有语法可依,但不合语法的作品只是极少数,绝大部分的作品用语法去套,都很规矩,这是老前辈们学识的体现,他们凭感觉,凭经验,凭掌握的词汇依门类撰联,其实门类就是名词,他们把这些名词连成联语,不自觉的遵循了语言法则,他们只是认为那样连才合理,而没有总结出其规律.语法是后人在前人的用语中总结出来的。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语言的创新。上了年纪的人都应该注意到五十年代和现在相距不过半个世纪,但语言习惯和用语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每个经历这两个时段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变化,这是社会前进的迹象。许多话语表达的意思与以前的话语所表达的意思相同,可说法不一样,如“消费”、“下岗”、“打工”、“下海”、“再就业”、“保底”、“封顶”、“竞争”、“和谐社会”等等,不可胜数(尤其是科学的发达,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飞跃,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所出现的新的话语)。表达人们思想的语言空前丰富,给文学创作赋予了无穷的语言新资源。用新语言作联,是楹联走在新路上的一个突出表现,这些语言是前人没有的,只有前人没有的才是我们今天的优势。如我撰一联写种田要学习科学知识,用了一句“让思维充电”,“充电”就是新词。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新时代给我们赋予的新思维,反映在楹联上,就会有极大的活力。今人的作品要让人一看,就知道不是古人的,充满时代气息,朝气蓬勃。比如,我最近写了一副婚联:“两颗心种在家乡,一番春雨芽同发;一股劲铺成富路,两个征鞍马并驱。”这可算是一种新思维。我想,前人写婚联不可能这样写,一般都是喜庆、吉祥、祝贺的话,多用“连理”、“鸳鸯”、“并蒂”等词语。我的这副联并没有一点祝贺的意思,也没有明显的喜庆吉祥的氛围,一反前人思维,避去陈腐,使联面朝气勃勃地立在时代的潮头。

      当今联人想要不输古人,就应该在传统中走出新路,不向前人讨饭吃。一是不要袭古人的门类说,那样不会有宽路走,要以语法为准。二是要以全新的思维立意。三是要大量运用新词语,借鉴当今媒体的全新用语(他们的语言是最前卫的),才能与时俱进。

                                                                                                                                                                                                                                                                                                                   

作者简介

曹克定,生于1944年,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荆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公安县楹联学会副会长。诗词、楹联、辞赋作品在全国大赛中共获奖三百多次,楹联为最。有多副对联在国内风景名胜区镌刻悬挂。三百多副对联编入由中国楹联学会选编的《百家联稿》第十卷中。两百副对联由书法家刘世平先生书写,湖北省人民出版社出版为书法集。诗词楹联研讨文章散见于报刊。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理论传统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