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对联理论界:经验向左,学术向右

对联理论界:经验向左,学术向右

2020-07-02 22:21:37刘可亮湖湘楹联 0条评论

当今对联理论界积数十年之功,在传统经验的路子上已完成了“理论的体系化”任务。然而,人们仍然有茫然之感。许多争鸣问题悬而未决,说明群体价值观还未能提取“公约数”,理论指导实践还不能圆融解释所有问题。

其很大的原因在于:对联理论体系,整体还是“经验的”而非“学术的”,未抵达“对规律的揭示和把握”的层面。

对联理论研究是时候整体由“经验”向“学术”过渡了。


一.“经验”和“学术”的区别与联系

经验,即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获得的对客观现实的感性认识及其总结和概括。经验具有粗浅、主观、零散、待升华等特点。

学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学术具有科学性、创新性、专业性、规范性。

经验和学术都以客观事物为反映对象,都能用于指导实践。

有些经验可能是对“客观规律的准确把握”,这种把握通常是局部的而非系统的;有些经验则可能对“客观规律的把握”有偏差;更有的甚至可能是完全错误的。基于经验的理论成果,平均“偏差概率”和“偏差幅度”相比较大。

学术则建立在对研究对象全面认识的基础上,要求运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严密的推理,对本质的东西进行剖析,对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探讨,往往更贴近“对规律的准确把握”。基于学术的理论成果,平均“偏差概率”和“偏差幅度”相比较小。

很多时候,“很成熟的经验”也未必是“规律的准确揭示”,而人们却更信任前者。可见“经验惯性”是学术之敌,且往往深固难徙。比如,比例的黄金分割问题,人们在经验层面总结的是“三七开”“四六开”。现在大家已经知道,科学的揭示是0.618。


二.对联理论成果的现状描述和分析

走向真正的学术,是不可能越过经验积累阶段的。下文无意贬低、否定理论界前期的贡献,也不否定少量作者和文章、著作已经学术意识很强了,几篇硕士毕业论文更是颇为规范。

正视不足,只为更好前行。我们要客观而冷静地看到,当下对联理论界的“整体姿态”,理论成果的“整体情况”并不理想,看上去似乎“很学术”,其实还“很经验”。

(一)列举几个典型案例

从经验出发的对联理论成果已臻于烂熟,却漏洞百出。试看几个典型案例。

1.对现代汉语语法的误用

现代汉语语法出现之后,如何与对联对接?我们就走了很大的弯路,至今没有真正扭转回来。人们想当然地认为,现代汉语语法比古代汉语语法更科学、更精确,在规范对仗上更有优势,导致出现了“词性一致”“结构一致”这样的错误结论风靡30余年的情况。

现在,已有孙则鸣先生等人论证这一结论与对偶的客观实际严重不相符。

2.对“对称性破缺”的忽视

对联具有鲜明的“对称性”,但并非“严丝合缝”的精密对仗。“对称性破缺”普遍存在于对联作品中。哪怕是最精致的“严对”并非“一三五也论”,并非“字字小类工对”,容量、气势等“属性”并非“五五开”。

多少年来,理论界居然不把与对联“对称性”相对立的另一“基本属性”纳入考察视野。在研究对仗与平仄时,只围绕“对称性的确保”来立论,而不是考察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辩证看待。未能“全面认识事物”而下结论,何谈学术?如此理论构架焉能实现系统而科学!这正是我们不能回答好“深度破缺”作品到底合格不合格的原因所在。

3.对“马蹄韵”的不当批评

以“仄顶仄,平顶平”为规律的马蹄韵“句脚规则”,以及与“句中规则”配套的“对联谱”被总结出来之后,曾引起广泛的争鸣,收获了诸多批评。有人统计后发现,民国以前的长联遵循马蹄韵正格的只有五句联8.77%;六句联9.87%;七句联15.91%,“朱氏规则”和“李氏规则”也差不多,从而认为凭什么说马蹄韵是唯一的规则?却不深入考察样本中剩下的约70%的作品是怎么回事。至今联界仍然坚持着错误的判断:马蹄韵规则不具备唯一性,它只是平仄安排方式之一种,遵之也可,不遵之也可。

其实,马蹄韵揭示的是中宏观视野中“对称性的极致”,这与“处处平仄对立,字字小类工对是对称性的极致”的结论是一个性质的。把马蹄韵总结和揭示出来,无疑能指导实践,且要遵守它难度不大。在具体实践中,马蹄韵也存在“对称性破缺”的问题。若能全面而辩证地看问题,就会发现“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等安排方式也是遵循马蹄韵的,统计数据支撑的结论就大不一样了。

“黄金分割数”在指导画家、雕塑家、木匠的实践时,他们在比例选择上未必精确地用到0.618。这就是理论指导实践的现状,马蹄韵也如此。批评者们囿于“一点论”看问题,也就没有考虑到这个深度。

4.对“低几率现象”的保守和忽略

“凡是老祖宗没有用过的,不支持;用过而例子很少的,不主张用。”类似这种“只求传承,不求发展”的思想是对联理论界的主流。人们喜欢凭感觉去判断,而不是运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看待,去论证,去选择。

按照学术的严谨要求,存在“反例”结论就不能成立。哪怕是极低几率的情况,也应该探究后再下结论,否则之前的判断很可能是错误的。

比如,上下联“词性”和“结构”,人们想当然地认为“绝大部分是一致的”,“不一致”是低几率情况。其实,据孙则明先生统计发现,如果严格按现代汉语语法来考察,“民国联三百副”90%是不一致的。即便认为是低几率情况,人们也不去探究规律,而仅仅是从经验的角度总结了“哪些不同词性可以相对”,收进《联律通则》中。

除此之外,还有“节奏点平仄相沾”“不规则重字”“重实词”“尾三仄”“尾三平”“孤平”等诸多“低几率现象”,人们采取的是不支持或压制的态度,尚未抵达科学对待的层次。

(二)当今对联理论研究的特点

对联于很多人是业余爱好,对联理论亦如此。能够把自身的经验和心得总结出来,本身就值得敬佩。然而,着眼于前行,我们也有必要客观地正视实情。因为热爱,乃有批评。

1.基于“点滴所得”

从某一个角度切入,把某方面的心得总结出来,写个短文,或一个讲座稿,是对联理论界新成果的主要冒出方式。

在群体价值观未真正提取“公约数”的大背景下,这些个人的篇章,未与整体呼应形成“房间与大厦”的关系。就如同城市建设根本没有顶层规划,到处私搭乱盖,你盖一屋,我搭一棚,形成了一片乱糟糟的“棚户区”。

2.构篇采取“集成式”

除了大部头有必要大而全,联界单篇论文不忌讳大量重复常识,不反感炒别人的剩饭的情形很普遍。绝大部分论文或专著以知识集成为主,不同者只是梳辫子的方式而已。

诚然,“集成式创新”也是一种创新。但除了极少数成果,对联理论界整体的特点是创新指数很低,“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东西鲜见。

动笔之前,先了解已经出现了什么成果,别人都提出过什么,我能较大程度地出什么新,未成为基本的理论创作姿态。

3.看问题“跟着感觉走”

以科学的态度做严谨的思考,是对联理论界普遍缺乏的。上述4个典型案例就是明证。

有些本来已够严谨的学者,在此学术氛围下也难免“跟着感觉走”。一位在“对偶古法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先生,也看到了“对称性破缺”的重要性,并做过一段论述。然而,他认为“传统的严对不包含破缺,只有宽对等才算”。却不考虑“严对”也是对立统一的结果,“对称性”与“对称性破缺”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一三五不论”、“同门相对即是工”都是一种“正视破缺”后的对立统一结果,肯定已经包含了“微破缺”。

类似这种“把90度的水叫成开水”的思维,属于理论领域的很隐蔽的“经验惯性”,存在较常见。更有一些经验之谈夸大文学艺术的模糊性,夸大“不可知论”,强调“感觉的模糊性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提出所谓“理论生则艺术死”的观点。这都是缺乏学术精神的表现。

4.惯看“观点悖行”

对联理论领域相悖的观点并行的现象很是普遍,理论界居然司空见惯,认为是正常现象,鲜有人去深入探究,去寻找背后的规律。错误地理解“见仁见智”并用之以搪塞的现象在日常争鸣中也很常见。

比如,在对联评比中,有的作品的命运在“被枪毙”与“破格成为等级奖”之间徘徊,唯独没有“中间态”,这正常吗?

又如,“在不害意的前提下,对联总是要尽量使更多的词是小类工对”的观点,与“对联以工宽结合为美”的观点,相悖而并存。

再如,“在形式层面上,工对肯定优于宽对”与“在整体对称感达到及格水平以后,工对和宽对是等价的”两种明显矛盾的观点亦共存。

5.无视“空白领域”

一些很容易发觉的对联理论空白,迄今鲜有人问津。

比如,在“对联到底是否合格”这个最最基本的问题上,对联理论界居然还没有真正回答好!“对称性”破坏到什么程度还能给予“联籍”?即“对称的下限”“对联的合格线”如何科学地界定,鲜有探索,远无定论。刘太品老师的新作《“六把尺子”量对联》于最近才初步提出“区间”概念,论及“正区、误区”。离形成群体共识还很远。

又如,前述“对称性破缺”是对联这一事物最基本的属性,在其他艺术领域如建筑、雕塑、美术、书法、篆刻等早已“拥抱对称性破缺”的情况下,楹联理论界除了余德泉教授在专著中系统论述了“马蹄韵的变格、破律,以及段合式”外,还未有人以若干章节正规地用学术的方式论及“对称性破缺”,及与“对称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以上特点,深刻地证明了理论界整体尚未真正抵达“学术层面”。


三.走向“学术”的对联理论需要具备什么

梁启超先生曾经盛赞清代考据学者“科学的研究法”、“科学的研究精神”。他总结清人考据的一些特色:

  ◎凡立一义,必凭证据;无证据而臆度者,在所必摈。

  ◎选择证据,以古为尚。以汉唐证据难宋明,不以宋明证据难汉唐;据汉魏可以难唐,据汉可以难魏晋,据先秦西汉可以难东汉。以经证经,可以难一切传记。

  ◎孤证不为定说。其无反证者姑存之,得有续证则渐信之,遇有力之反证则弃之。

  ◎最喜罗列事项之同类者,为比较的研究,而求得其公则。

  ◎所见不合,则相辩诘,虽弟子驳难本师,亦所不避,受之者从不以为忤。

  ◎辩诘以本问题为范围,词旨务笃实温厚。虽不肯枉自己意见,同时仍尊重别人意见。有盛气凌轹,或支离牵涉,或影射讥笑者,认为不德。

古人尚且如此!在许多领域的理论都与严谨的现代学术接轨的今天,对联理论界理应具备“科学的态度”。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来指导理论研究,尊重历史,尊重客观事实应成为基本的姿态。理应秉持“求是的精神”。摆事实,讲道理,注重逻辑性和严密性,应成为常态。理应保持“创新的欲望”。在全面了解相关方向的现状后,通过比较和研究形成独到见解,再进行科学的拓展式立论,应成为共识和习惯。

最重要的是要讲求正确的方法。要掌握和娴熟运用矛盾分析法、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逻辑推理法、跨学科研究法等方法。在互联网+时代,更应该与时俱进,掌握最新的信息研究法,用于对联理论研究。

我们尤其要拿起唯物辩证法之矛盾分析法这一有力武器,具备系统论观念,运用对立统一思想,坚持“两点论”“重点论”,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均衡论”,来捋清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

我们更要站在艺术和美学的高度,来看待对联学的深层次构建问题。比如说,在平仄、对仗、节奏等的形式层面,要自觉依仗和运用美学的“形式美法则”,诸如“对称与均衡法则”“比例与尺度法则”“变化与统一法则”等来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如此,方能真正归于学术之途。

(本文选自《对偶破缺论》一书)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理论经验学术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