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这种文学形式,历朝历代,都没有对对联写法做过一个统一的、严格的、科学的规定,以致作品规格形式差别很大。为了有利于当今对联的创作和繁荣,2008年,中国楹联学会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一部《联律通则》。其中第二章传统対格中的第十条避忌问题,列出的第一条是:忌合掌。
“合掌”原是佛教用语,指双手合十,后被诗联界借用,特指诗联对仗中的一种毛病,须禁忌。王力在《诗词格律》中指出:“出句与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做‘合掌’,更是诗家的大忌。”但在具体诗联创作中,此禁忌之观点往往有分歧,而《联律通则》又没有具体解释,为此,余费些笔墨,与诗联家共同探讨。
1、合掌
合掌,就是上下联说的是一模一样,不但句意相同,而且字面意思也相同,特指联句中的主语同义。也就是说,上下联不要出现同一事物且同一意思的主语(名词),这才是合掌的核心。特别严重的合掌通常全联都是由同义词组成。合掌在正对联中最容易出现。
例1:
时有寒风凉锦榻;
常来冷气冻朱床。
上联中的主语冷气对寒风,其他成分朱床对锦榻等也是,上下联字面意思一样。所以是合掌。
例2:
柴门虚掩期风暖;
草舍微开待气温。
上述的草舍对柴门,微开对虚掩,气温对风暖没啥区别。此联也是合掌。
2、虚掌
所谓虚掌是笔者针对部分诗联家提出的部分合掌等观点提出的概念。笔者以为虚掌不属于《联律通则》规定的合掌范围。试举例说明如下。
2、1虚掌1(部分合掌)
例3:
一年好运随春到;
四季财源与日增。
这副对联的主语分别为“好运”和“财源”,“一年”和“四季”虽属同义,但分别修饰“好运”和“财源”,显然不构成合掌。
例4:
生意兴隆通四海;
财源茂盛达三江。
许多联家认为这是典型的合掌。但我们通过辨认主语就可知道“生意”不等于“财源”,有时候“财源”是靠做生意的,还有的则不是,如“当官发财”。这也不是合掌。
例5: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我们可以看到主语是“妻子”,“诗书”与之对仗,实属两个物象。而个别诗家认为,出句与对句可以部分互换者为部分合掌,相当于双手合十时只有部分手指重合,还有部分手指未靠拢。即:
漫卷诗书愁何在;
却看妻子喜欲狂。
我们可以看到,上联更换之后平仄不合律,语义也有所变更。所以此联不合掌。
2、2虚掌2(意境合掌)
例6: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有部分诗家认为此上下联所写的意境是基本相同的,当属于意境合掌的范畴。我以为,上述联中的主语分别为“春蚕”和“蜡炬”,两个物象分明,且下联比之上联有递进的关系。这恰恰符合《联律通则》上的第六条:形对意联。即: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例7:
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同理,上述联中的主语分别为“蝉”和“鸟”,怎么算是合掌呢?且“林静山幽”,十分禅意。
例8:
心事同漂泊;
生涯共苦辛。
有诗家说:一生漂泊,实在辛苦,属于意境合掌。然主语“心事”显然不等同于“生涯”,“漂泊”也与“苦辛”异义。是一副好对联。
3、结语
记得一位名人曾经说过:把简单的事情变成复杂是容易的,而把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却是难的。同理,诗联禁忌合掌,就是要力避主语之雷同,这就抓住了主要矛盾,而其他词语的变幻将使得这副对联更加多彩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