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不能简单用现代语法看待对联的传统对式

不能简单用现代语法看待对联的传统对式

2019-06-09 22:07:57舒甘来联斋 0条评论

某对联网站曾刊登王先生一篇文章,对央视《挑战不可能》现场的几副对联进行解剖,目的是为了引导大家准确掌握对联格律,更好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其用意是好的。但他分析这几副病联的有些观点,笔者却不敢苟同。下面,针对王先生的分析,谈点粗浅的看法。


“千山”和“万里”能否相对?


《挑战不可能》现场中这副联是:


春风吹拂千山绿;

旭日东升万里红。


王先生认为:“上联中的‘吹拂’为动词并列结构;‘山’为名词。下联中的‘东升’是主谓偏正结构;‘里’是量词。上、下联之间存在技术问题,不能相对。”

笔者认为,“吹拂”和“东升”因词性和结构问题,对仗确是勉强。但认为“山”和“里”不能对仗则有失偏颇。“山”是名词,“里”是量词,这不成问题,但量词又可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等等,表示事物计量单位的专用名量词,如条、根、枝、斗、斤、里、亩等,在实际运用上,有时往往视为名词,如《百度汉语》中就将量词“里”列入名词大类看待。在古诗联中,“山”和“里”相对十分普遍。如宋杨简《嘉定改元久旱得雨诗呈张令君•其一》有“两龙会合千山暗,数日霖零百里同”之句,明黄公辅《衡山早行》有“夹道千山碧,计程百里遥”之句,清末近现代初徐兆玮《十三日始闻雷》有“龙池惊起千山雨,鼍鼓催开百里阴”之句等,都是将“山”与“里”相对的。



“明月”和“春色”能否相对?


《挑战不可能》现场中这副联是:


天上明月千里共;

人间春色九州同。


王先生认为:“上联中的‘明’为形容词;‘月’字位置应为平声。下联中的‘春’为名词,与上联‘明’字词性不对。同时,‘千里共’与‘九州同’还属于‘合掌’。上、下联之间存在明显技术问题,不能相对。”

笔者认为,如果从平仄联律看,“明月”和“春色”确不能对仗。如果抛开“明月”和“春色”的平仄,换成“春风”,则“明”与“春”可以对仗。原因在,“明月”和“春风”均是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明”和“春”都是修饰名词的。而按《联律通则》规定:“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中充当修饰成份的词可以从宽”,偏的部分在许多情况下,可不论词性。《通则》第三章既然规定了“词性从宽范围”,因此,不宜超出此规定,作过分的要求。

其实,古诗联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如李渔名句:


壮士腰间三尺剑;

男儿腹中五车书。


此对中,“壮”是形容词修饰名词“士”,“男”本身是名词,但是当男儿的时候,区别于女儿,这里男带有修饰性修饰名词“儿”。所以“壮”和“男”相对。

又如,董文立题兰亭茶叙联:


同哦曲水千秋月;
共叙兰亭一盏茶。


“曲水”与“兰亭”均为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结构,“曲”为形容词、“兰”为名词,如果按王先生观点,这样的好联显然是不合格律,将打入另册了。

一般来说,我们在写联的时候,应尽量做到工整,但有时为了联意的需要,在句子结构和词语结构这两者都相对工整的情况下,单个词(字)的对仗也允许相对放宽,因为《联律通则》对于这几种偶尔异类相对的情况也是认可的。

至于“千里共”和“九州同”,一个是讲天上,一个是讲地下,角度不同,因此,不能简单认为是“合掌”。



“在”和“中”能否相对?


《挑战不可能》现场中这副联是:


冬去犹留诗意在;

春来年入画图中。


王先生认为:“上联中的‘犹留’为偏正结构;‘诗意’为偏正结构;‘在’做动词用。下联中的‘年入’为主谓结构;‘画图’为并列结构;‘中’为方位名词。上、下联存在明显技术问题,不能相对。”

对前面的结构分析,笔者没有疑义,“犹留”和“年入”对仗确不工,“诗意”和“画图”也对得很宽。但“在”和“中”能否相对,则值得商榷。按现代汉语要求来说,名词和动词是不能相对的,因此,动词的“在”和方位名词的“中”似不能相对。但古代属对法则是:实对实、虚对虚。因为虚字分死、活两种,死字中的又有“半死半活字”,活字中有“半活半死字”,这两种性质有时相近,也与表示名物的实字相近,故有时也拿来相对。于是古代对仗中又出现了“半死半活”对“半活半死”。也就是说,往往也会出现代汉语中的所说的名词与形容词、名词与动词相对的情况。如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这里的“翼”显然指翅膀,属名词,而“通”属动词。在这种情况下,用现代术语“词性相同”的说法就说不通了。因此,《联律通则》说“词性对品”,而不说“词性相同”,这就比较宽泛,既涵盖了现代,也照顾了古代的习惯用法。

在古代诗词中,“在”与“中”相对的词俯拾皆是,如明周伦《清凉寺避暑次吴宁庵韵》“登临此日琴樽在,指点前朝感慨中”,清朝颜斯总《移居光孝寺寄陈仲卿》:“长物尚余黄卷在,生涯依旧短檠中”等等,举不胜举。

王先生对对联格律严格要求是值得肯定的。但对联工宽要求,应有一个度,超过这个度,就有吹毛求疵之嫌,也令撰联者束手束脚,无所适从。对于初学者来说,应当严要求,但也允许有“奇句”和有好意境的联,能在基本遵守《联律通则》的情况下,有所突破和创新。

《联律通则》第二条指出:“词性对品。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第七条指出:“对于历史上形成且沿用至今的属对格式,例如,字法中的叠语、嵌字、衔字,音法中的借音、谐音、联绵,词法中的互成、交股、转品,句法中的当句、鼎足、流水等,凡符合传统修辞对格,即可视为成对,体现对格词语的词性与结构的对仗要求,以及句中平仄要求则从宽。”第十二条指出:“巧对、趣对、借对(或借音或借义)、摘句对、集句对等允许不受典型对式的严格限制。”这里面多次提到“传统”,也提出“典型对式”的问题,应当在实践中正确区分,妥善处理。

对联格律是从千余年的古代诗联传统中逐渐形成,有些传统格式和传统用法,是被多数人包括大家承认、运用并长期传承,不宜轻易否定,不宜简单、片面地用现代语法要求来看待古代一些对联的对式。同时,也希望当代初学者多坚持“典型对式”,全面、正确遵守《联律通则》的有关规定,以提高自己的撰联水平,也避免在参与诗联比赛中被错杀或产生遗珠之憾。


作者:舒甘来,笔名屏风,男,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人,合肥工业大学毕业,系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高级经济师,徽文化学者,黄山市政府办公室退休干部。发表各类作品百万余字,长篇历史小说《徽州布衣》获黄山市第三届文学艺术一等奖。2017年始介入对联的学习、研究和创作,多次在诗联赛事中获奖,并在有关报刊撰写多篇对联理论探讨文章。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现代语法传统央视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