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楹联学会公布的《联律通则》第一章基本规则中要求楹联的对仗内容有六条,其中最重要也是最不引起重视的对仗有两条,这就是语法对仗和事物对仗。
语法对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一定结构组合起来的双音词或多音词,在创作对联时结构形式要对应。结构对应就是撰写对联时通常所说的语法对仗。现代汉语语法有六种:即主、谓、宾、定、补、状。如果是写文章,词语的结构形式对作者来说并不显得十分重要,把意思表达清楚就行了;而写对联则不同,它要求上下联词语的结构要相应。因此,在使用双音词和多音词的时候,不仅要弄清它们的词性,而且要弄清它们是主谓式,还是动宾式;是偏正结构,还是并列结构等等。它与写对联要求音步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一样,关系到所写楹联是否符合工仗的格局和程式。我们不刻意追求工对,冷落宽对,但不能不在撰联时努力了解和做到工对。因为在全国和地区大范围征联时,评判“三鼎甲”,只能按格律从严要求,工者上宽者下。否则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凡撰联者都熟悉《笠翁对韵》,书中许多互相对仗的词语,就十分讲究这一点。如:“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等句的词都是偏正结构;“淡泊对安恬,琢磨对雕缕,炎凉对寒暑”等句的词都是并列结构;“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等句的词都是主谓结构;“策马对骑牛,鼓瑟对投壶。报怨对怀恩”等句的词都是动宾结构等。在对联中,相对仗的词固然要求相同,但也不能随便拿来一个词性相同的词就能形成对仗的。例如:“海峡”与“峰峦”这两个双音词虽然都是名词,但结构却不同。前者是偏正结构,后者是并列结构,二者对仗就很勉强。用宽对要求可以放它过关,如果是征联比赛那就不行。所以撰写对联有一个择词的问题。汉语语法组成是这样的:
主语部份 谓语部份
(定)+宾
(定)+ 主 (状)+谓{
补语
前一部份是主语,主语前有时带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定语。后一部份是谓语,谓语前有时带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状语;谓语后有两种情况:⑴谓语连带宾语,叫做“主谓宾”结构,这个宾语的前面又可加定语。⑵谓语连带补语,叫做“主谓补”结构。谓语后边这两种成分,不能同时连带,只能“带宾语就不带补语”,带了“补语”就不带“宾语”,二者各取其一。这六种成分,在句子中的运用,又有两种情况:全用只限五种(因为不能两种连带);有些成分常可以省略。
按照常用的撰联方法有九种语法对仗:
⑴主语式
清明 雨
重阳 风。 。
↓ ↓
定 主
(2)主谓式
只有主语和谓语,后无连带
运筹 千里 外;
苦乐 一杯 中。
↓ ↓ ↓
并列 偏正
主 状 谓
⑴主语式对联,句内的中心词是“雨、风”,“清明、重阳”是附属成分,说明是什么样的雨什么样的风。定语有固定主语和宾语的修饰作用。⑵主谓式对联,句内的主干是“运筹外”,“苦乐中”。状语“千里,一杯”亦为从属,表示“怎么样、多久或肯定、否定”等情、状语的意思是用来修饰谓语的。谓语是说明主语的人或事物什么状态,怎么样,是什么。
⑶主谓宾式
格言联
穷 无 失 义
富 亦 不 骄
↓ ↓ ↓ ↓
主 状 谓 宾
⑷主谓补式
贺黄某寿联
率性而为,风骨 犹 如 魏晋;
从心所欲,直言 敢 议 古今。
↓ ↓ ↓ ↓ ↓
定 主 状 谓 补
⑶主谓宾式对联,宾语用在动词的后边,排在句子的末尾,表示谁、什么等意思。⑷主谓补式对联,补语用在谓语的后面,表示程度或怎么样、多久、在何处等意思的句子成分,用来补充说明谓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更形象。如第四联主杆是“风骨如魏晋、直言议古今”。
⑸倒装句式。上述⑴——⑷例,是按各种语法的正常规则顺序造句的。为了使对联写得更精彩,有时也可以用“倒装”的办法。
宁波水帘洞联。按正常顺序的写法:
自 古 无 人 能 手卷 百 丈 水 帘;
迄 今 何 匠 敢 行磨 一 轮 月 镜。
↓ ↓ ↓
主 谓 宾
将它倒过来写,效果就不一样了。
百丈 水帘,自 古 无 人 能 手卷;
一轮 月镜,迄 今 何 匠 敢 行磨。
↓ ↓ ↓ ↓
定 宾 主 谓
为什么要使用“倒装”句?生要是为了避免造句平淡,通过“倒装”能把要描写的对象生动化。
⑹联合结构式。联合结构也称平行、并列结构,是由两个平行或并列短语构成,不分主次地连着说。
中堂联
圣训 贤人, 流传 千古;
诗书 绘画, 罗列 一堂。
↓ ↓ ↓
平行 并列 偏正
主 谓 补
所谓“平行”、“并列”,是指两字一组或四字一组的合成词中,它们各自有独立的内容,你不能修饰我,我也不能代替你。例如联中的“圣训、贤人、诗书、绘画”,属于联合平行词组;“流传”和“罗列”属于联合并列词组,它们各自都有独立的字意,相互不能修饰对方。所以称为“平行”或“并列”词组。所谓“偏正”是指合成词中,一个为主(正),一个为从(偏)。例如“千古”,千是修饰“古”的;千为主,古为从。“一堂”,一是修饰“堂”的;一为主,堂为从。
⑺介词结构式。在对联中,介词结构一般是把“介词”(作为引起或介乎二者之间的词)放在句子之中,由名词、代词构成词组作状语。
植物春联
杨 柳 迎春,(万里东风)苏 卉草;
椿 萱 含笑,(一门和气)乐 桑榆。
平行
↓ ↓↓ ↓ ↓ ↓
主 状谓 介 谓 补
此联的前四字作了主语句子。
⑻动宾结构式。
立志联
放眼 观 天 下;
舍身 报 国 家。
↓↓ ↓ ↓ ↓
动宾 谓 定 宾
状
“动宾式”实际就是“谓语加宾语”,其它为附属成分。
⑼连动结构式。连动结构即由两个“动宾式”组句。常见有两种表现。例一:
神舟六次飞天
六舶 飞天, 访星 探月;
九霄 献技, 你去 我来
↓ ↓ ↓ ↓
定 主 动宾 动宾
此联实际就是“主谓宾”式,只是后边由两个动宾短语用联合式组句。再如一副座右铭联“取长补短;温故知新”。既是联合式又是连动式。例二:
青藏铁路
轨 筑 康庄 通 绝域;
人 研 科技 胜 天工。
↓ ↓ ↓ ↓ ↓
主 动 (宾·主 )动 宾
此联的连动式与上例不同,“康庄、科技”既是“筑、研”的宾语,又是“通绝域、胜天工”的主语。叫做“兼语式”。
上述几种对仗(不含倒装句)要求是: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补语对补语、定语对定语、状语对状语、并列(平行)词组对并列(平行)词组、偏正词组对偏正词组。叠词对叠词、连绵词对连绵词、虚词对虚词(介词、助词、连词等文言虚词不分类别皆可属对)。
清代著名楹联家梁章钜先生在《对论》中说:“一、二、三、四,数之类也;东、西、南、北,方之类也;青、赤、玄、黄,色之类也;风、霜、雨、雪,气之类也;鸟、兽、草、木,物之类也;……。”并提出词语“实对实,虚对虚”。他所说的对,就是对仗。指的是出句和对句的词义成为对偶,如“天”对“地”,“风”对“雨”,“长”对“短”,“来”对“去”等等。用今天语法术语来说,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方位词对方位词,数词对数词,颜色词对颜色词,副词对副词,诸如还有连绵词,叠词,专用词等对仗。我国一些诗联名家也这样要求。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中说:“按照诗的对仗”(在五言和七言律诗中,中间四句是必须对仗的,这四句为两副对联)。词分为九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颜色词、方位词、虚词、副词、(连词、助词)和代词。这九类词中最常用的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对仗。为了使大家撰联方便,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语言学家、教授常江先生把涉及到对联用语的词划分了20个类别:即天文、地理、时令、人伦、形体、人事、植物、动物、宫室、服饰、器物、文化、音乐、饮食、数目、量词、颜色、方位、干支、文言虚词。能否熟练地运用这些对联用语,是考验作者驾驭文字能力的重要试金石。同类词相对,属工对。不同类词相对,叫宽对。工对在艺术上属上乘。
例如:
北京中南海望湖亭联
雨 打 波 心,看见 茫茫 象 眼;
风 吹 水 面,浮来 片片 龙 鳞。
↓ ↓ ↓ ↓ ↓ ↓ ↓ ↓
天文 动 地理 形体 动 叠词 动物 器官
某人建房上梁联
左 有 青 龙 扶 玉 柱;
右 来 白 虎 架 金 梁。
↓ ↓ ↓ ↓ ↓ ↓ ↓
方位 动 颜色动物 动 器物 宫室
这两副联对得非常好,可谓无一字不工。
明解缙题芦苇竹笋联
墙 上 芦 苇, 头 重 脚 轻 根 底 浅;
山 间 竹 笋, 嘴 尖 皮 厚 腹 中 空。
↓ ↓ ↓ ↓ ↓ ↓ ↓ ↓ ↓ ↓
名 方位 名 名 形 名 形 名 方位 形
植物类 形体类 形体类 形体类
明洪武年间大学士解缙写的这副对联。曾被毛主席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引用。古人写的这副对联,用我们今天的标准来衡量,词类词性都对上了,而且是同类相对。“上”对“间”,“底”对“中”同属方位类;“芦苇”对“竹笋”同属植物类;“头对嘴”、“脚对皮”、“根对腹”同属形体类。“根”用在这里是“脚根”的意思。当然,也不能死板的扣同类相对,邻类相对对得好也算工对。例如杜甫诗《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对“鸟”,是植物对动物,这两种事物因常常并提,所以也算工对。
再如喜迎香港回归联
大笔画龙, 香港∕喜看∕龙 破 壁;
高梧引凤, 神州∕酣唱∕凤 还 巢。
↓↓↓↓ ↓ ↓ ↓ ↓ ↓
形名动名 地名 形动 名 动 名
动物 动物 宫室
这副对联除了“笔”和“梧”是文化对植物外,其它对得十分工整。联中“龙、凤”二字的复用甚为精巧,上联由“画龙——龙破壁”,下联由“引凤——凤还巢”前后呼应衔接,绘就了一幅生气盎然、喜气洋溢的香港回归图。不能因为“笔和梧”的不同类而说这副联对得不工。
词类相同,还要区分词性相不相同。词类和词性,它的不同点在于:词类着眼于词的总体,也就是说词性相同的一类词。词性着眼于词的个体,即词类中一个一个词的特点。如“安详”这个词,它的词性是形容词;又如“爱情”这个词,它的词性是名词。还有些词属兼类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词性会发生改变。如“上”和“下”可作方位词,也可作动词。“改革成功”中的“改革”是名词,而“体制改革”中的“改革”是动词。“一把锯”的“锯”,跟数目词结合,是名词,“锯木头”的“锯”,跟宾语结合,是动词。也就是说,语言环境不同,词性完全不一样。撰联时要加以注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