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对声调的要求有一定的宽松度。譬如对联的特殊格。
特殊格主要有两种。一是领字法。领字如同词里的领字。有一字领,如“望长城内外”,“望”就是领字;有二字领,如“来自衡岳洞庭”,“来自”是领字;有三字领,如“最好是红蓼花疏、白苹秋老”,“最好是”为领字。领字可以不拘平仄。再就是意节法。即一句内以节奏点断定词语节拍并确定其平仄。如“五千年/皖公/何在”,倘以“八十里”对“五千年”,奇数位字“年”“里”平仄相反,而不是惯常的偶字相对。
可见,对联对平仄安排的灵活处理可以只强调节奏点用字,使它们做到句内平仄交替、句外平仄对立,而不在节奏点上的字可不论平仄。
章士钊赠联徐悲鸿,曰“海内共知徐孺子,前身应是九方皋”。联与徐姓和马甚为贴切。其节奏应是“海内/共知/徐孺子,前身/应是/九方皋”。“徐孺子”“九方皋”皆人名,不可拆分,因此三字为一个节拍,末尾字平仄相对。再看“千秋冤案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上下联的末三字出自典故,不好拆分,故均为一个节拍,尾字平仄相反即可。同理,有些外来词、习惯语、专有名词、典故词语等可能由三个以上的多音节组成,不妨把这类词或词组当作一个音节对待,节奏点在尾字上,应该平仄分明,其它字可以放宽平仄。
倘遇到一些词组、短语不好拆分,不妨作一个节拍处理。如“顾曲小聪明,当日可怜公瑾;挝鼓大豪杰,至今犹骂曹瞒”中,“小聪明”“大豪杰”便可看作一个节拍。“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有肝胆人”“无字句处”也可当成一个节拍。
对联允许破格。比如叠字联、复字联、回文联、谐趣联等。北戴河孟姜女庙有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按三三四节奏理解其平仄,上联应是仄仄平/平平平/平平平仄,下联是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上联和下联的节奏点都没有做到平仄交替。再如“坐,请坐,请上坐;茶,泡茶,泡好茶”,也都存在句内失替问题。可见,根据联意需要,甚至上联全仄,下联全平,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