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水轩
面水轩到观鱼处由两条并行的双廊(复廊)连接,中间隔以花墙漏窗,可以沟通内外山水。
原同治十二年四月沈锡华书,楷体;1983年,原苏州国画院院长、苏州著名书画艺术家张辛稼补书。
额取意唐杜甫《怀锦水居止》诗:“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轩为四面厅,西与曲廊相接轩北和轩东临水,南面假山上老树数株,虬干苍劲,更有层峰列屏,甚合杜诗意境,也合苏子美“高轩面曲水”诗境,曲水高轩,令人心舒目开。
清人袁学测《游沧浪亭》诗写出了游观之趣:“面水层轩启,苹洲四望通。觞流荷槛月,棹转锦帆风。七十鴛行列,东西鱼戏同。江南采莲曲,吴语最能工。”
外廊篆书联之一:
徙倚水云乡,拜长史新祠,犹为羁臣留胜迹;
品评风月价,吟庐陵旧什,恍闻孺子发清歌。
甲申四月(1884)同治状元洪钧(1839-1893)书,洪钧是中国历代状元中唯出使过东欧国家的外交使臣,人称“状元大使”。今为“丙寅五月中浣云在轩窗下京华邓云乡补书”。
苏舜钛祖籍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市东)人,故称“羁臣”,晚年曾授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长史(州郡行政长官的助理),故称“长史”。
当年,苏舜钦筑沧浪亭后,邀请好友欧阳修作《沧浪亭》长诗,诗中有“子美寄我沧浪吟,邀我共作沧浪篇……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句。所咏“长史新祠”,实际上已为“五百名贤祠”,长史祠已于道光七年(1827)改建为名贤祠,1873年名园曾第三次重修。
全联意思说:留连徘徊在水云弥漫隐士居游的胜地,拜谒苏长史新祠堂,还是当年他谪居为民时留下的胜迹;品评沧浪亭无价的自然风光,不禁要吟诵庐陵欧阳修的《沧浪亭》旧诗篇,恍惚听到孺子的浩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灌吾缨……”
外廊联之二:
仁心为质,
大德曰生。
原为“德清蔡麟昭句,吴俊卿篆”。吴俊卿(1844-1927),原名俊,改俊卿初字香朴,更字昌硕等。著名篆刻家、书画家、西泠书社第一任社长。
其书楷、草、隶、篆各体皆工,尤篆书和治印。有吴昌硕跋语曰:“道光戊子夏,潘功甫舍人大会吴中诸先生于沧浪亭为放生之举,长乐梁芷邻中丞既为之记,适德清蔡解昭少司成过此,又书此二语以张之。
越二十年戊申人摹刻斯联悬之两楹,复走书东郡斋,索中丞记其始末。兵燹后重加髹饰,颇有鱼豕之讹。今平湖朱竹石方伯属俊卿篆而锈之。
含人奉佛戒杀,三吴称善人;方伯风雅乐善,与舍人后先相印推是心也,以万物一体,岂特鳞介之族蒙祸而已。光绪丁未涂月客苏州。”
以仁爱之心为本性,天地的大德就是化育万物使之生存。儒家讲仁爱,《孟子·离娄上》:“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又《易·系辞下》:“天地之大德日生。”天地化育为功,故万物得以生也注日:“施生而不为,故能常生,故日大德也。
轩内额
陆舟水屋
王个簃(1897-1989)补书。王个簃为国画艺术家、书法家、篆刻家,书画艺术大师吴昌碳的入室弟子,善真、行草、篆各体书法,尤善石鼓文暨琅琊石刻笔法,有诗、书、画、印四绝之称。
陆上之船,水中之屋,为象形写意式题咏。此轩东、北两面临流,南靠假山似泊岸之舟;回廊四绕,长窗洞开,俯瞰窗下,波光荡漾,游鱼戏水,恍如水中之屋,有“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的意境。是耶非耶,诱发想象,意境飘逸空灵。
轩内对联
短艇得鱼撑月去
小轩临水为花开。
沙曼翁补书。沙曼翁,祖上是满洲爱新觉罗皇族,其书法自成个性,用笔讲究笔意墨趣,用墨润燥结合、浓淡适度,富有层次变化。
状景抒情联。上联写景,设想奇特境界清幽,兼融《楚辞·渔父》沧浪歌意韵。小艇,在文人笔下,往往与隐逸有缘,陆游《小艇》:“放翁小艇轻如叶,只载蓑衣不载家。清晓长歌何处去,武陵溪上看桃花。“以景结情,韵味无穷。
下联取自宋苏东坡《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诗之三:“白发思家万里回,小轩临水为花开。”独赞纯洁、坚韧、韵胜格高的梅花,实际是诗人内心的独白和心灵的颂歌,在此借喻自身及园主的标格。全联将短艇、鱼、月、波光、梅花等能给人以美感的景物摄人镜头,通过视觉、感觉、嗅觉诸力面感染读者,意趣灵动,情意深曲。
观鱼处·濠上观·钓鱼台
宋荦(1634-1713)撰书,宋荦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至四十四年(1705)曾任江苏巡抚,善诗文,善画水墨兰竹山水树石。抚吴期间,主持重修沧浪亭,著有《西陂类稿》、《筠廊偶笔》、《漫堂墨品》、《绵津山人诗稿》及《沧浪小志》等。
观鱼处一名“濠上观”,俗称“钓鱼台”。取意于庄、惠濂梁问答和庄子濮水钓鱼的故事。见《庄子·秋水》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又载庄子濮水钓鱼,楚王派使者请以国事,庄子“持竿不顾”的故事,理趣盎然。
前者反映了庄周派们观赏事物的艺术心态,后者则反映庄子远避尘露、龚土王侯、追求身心自由、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理想。
这些和封建土大夫们“兴适清偏、怡情丘壑”的审美趣味相契合。当年,园主苏舜钦见此,有感于半世仕途奔竟之累,写了《沧浪观鱼》诗:“瑟瑟清波见戏解,浮沉追逐巧相亲。
我嗟不及群鱼乐,虚作人间半世人。”文人们至此临流高吟“濠梁何必远,此乐一为寻”,“剪来半幅秋波,悠然便有梁意”,“步逍遥,追踪庄塞”。
匾额之一(旧亭额)
静吟
额有跋语云:“沧浪亭旧在北籲,康熙间,宋漫堂冢宰移置山颠,悬文待诏隶书沧浪亭额,经兵燹不复存,岁癸西重修山亭,仍其旧于北确别构一亭,因取苏学士诗意以静吟'名之,亦以存古迹也。四月既望应宝时。”
苏舜钦有《沧浪静吟》诗,云:“独绕虚亭步石缸,静中情味世无双。山蝉带
响穿硫户,野蔓盘青人破窗。二子逢时犹死饿,三阗遭逐便沈江。我今饱食高眠外唯恨醇醒不满缸。“原亭亦临水而筑。苏诗表达了自己安于冲旷、逍遥于山林自然的生活情趣,然字里行间仍透露出几丝愤懑的情愫。
匾额之二(旧轩额):
自胜轩
今之观鱼处,即为昔之“自胜轩”。苏舜钦《沧浪亭记》云:“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
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自用是以为胜焉!”据此可知,“自胜”就是指人受到委屈、挫折以后,能够借助大自然的美景,战胜自己荣辱得失等世俗情欲,故“自胜”就是战胜自我。
宋人的情绪比较内敛,善于对生活进行反思,善于思索人生,注重主体的思考,寻求自我的点滴发现,带有思辨的抽象和演绎色彩。力求藉内在的心理调节,处理人世间的纠纷、争端,求之于自我精神的满足、陶醉。“自胜”额,颇具时代特色。
对联之一:
共知心如水
安见我非鱼?
宋荦撰书。出句取《汉书·郑崇传》。郑崇忠直敢谏,直人诬陷,皇帝责问他“君门如淹液亭(北束)市”时,他辩解说:“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意思说,我广交朋友、门庭若市是真,但我为官清廉,心像水一样至清无垢。作者用以表示自己的康洁。
对句用《庄子·秋水》篇中庄子和惠子濠梁问答之意,表示自己在此观赏游鱼的时候,心态与庄周派们完全一样,故深谙庄子对答之旨。
对联之二:
亭临流水地斯趣,
室有幽兰人亦清。
祁隽藻书。
出句描绘亭畔之景。流水,即活水,可以通舟。此地一湾清流,乃葑溪之水,自南园檬测曲折流至亭前颇具野趣。亭前碧水,可观游鱼、行舟,也可钓;月夜,还可看到月到天心时的水天双明月,风来水面,清凉无比,趣味独特。
对句以物比德。室有兰花不炷香,兰花之香幽远而清淡,显得清雅而不浓烈,犹主人之品德。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习惯是多元的,他不仅欣赏植物的自然美色,而且往往从植物的生态习性中找出与人的道德品质相应的品性,加以欣赏、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