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大观园,人们常惊叹于一花一树的别致美好。其实细细观来,每一座院子门口那一副副别致的匾额对联也是掩映在红绿中的一抹亮丽的风景。它直接体现出了曹雪芹的个人情感,也成就了大观园。自古以来的园林中都少不了植物这一元素,它为园林带来了生机。不仅能装点园林,而且还有着寄托情思,承载文化的作用。而大观园的匾额与对联则巧妙地融入了植物的气息,使得它得以从万千园林中脱颖而出。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大观园匾额对联与植物那 些不可描述的关系。
蘅芜苑
纵观大观园,与植物有关的匾额对联不在少数,就例如宝姐姐住的蘅芜苑,直接就把植物摆了出来。
我就喜欢这么简单干净不做作的,和那些妖艳XX一点都不一样。
匾额:蘅芷清芬
楹 联:吟成荳蔻才犹艳,睡足酴醿梦也香
在蘅芜苑中,蘅芜二字已经透出植物的意味。
而原文是这样描写蘅芜苑的景致的(出自红楼梦原文十七回)
因而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飘,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
此处描写其实是欲抑先扬中的扬。前文中的景色索然无味,贾政道:“此处这所房子,无味的很。”说时迟那时快,话音刚落,蘅芜苑便显示出了它的独到。院中并无树木,以蘅、芷等香草装饰,空气中弥漫的味道不同于花香的甜腻,更像是青草的芬芳。而屋内仅有一案一床相配,这体现出的是古代文人的情怀——高洁、淡泊,体现出了清冷之美。
匾额以蘅芷清芬再合适不过。此屋给予宝钗居住或许与冷香丸意义相同,为压制宝钗的“热”。宝钗之“热”在文中也多次有所体现,如宝钗扑蝶一段最是明显:
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倒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
对联中的“豆蔻”和“荼縻”很合蘅芫院的特色。豆蔻常喻十三四岁少女。上联便暗指宝钗,少女才思敏捷。下联 “荼縻”蔷薇科植物,春天开花。此联意在“香艳”,喻薛宝钗。第五回有言为证:
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又品格端方,容貌丰美。
寥寥数语写出人物大致模样。
潇湘馆
说完蘅芜苑,咱再来看看林妹妹住的潇湘馆。
匾额:有凤来仪
对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这就看出黛玉和宝钗的不同之处了。猛的一下子完全看不出匾额对联和植物有啥关系。
我就喜欢这种委婉神秘的,和那些傻白甜一点都不一样。
潇湘馆的匾额看似与植物毫无关联,其实寓意颇深。原文对于潇湘馆的描写是这样的(出自红楼梦原文第十七回):
于是出亭过池,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着意观览。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
潇湘馆的匾额与对联所暗指的其实是同一种植物——竹。有凤来仪中的凤,指竹叶像凤尾一般美丽的外形,匾额意思是风吹过竹林,竹叶碰撞发出悦耳的声响。
对联中上联写:宝鼎并没有在煮茶,但烟却弥漫着绿意,下联写棋局已经下完了,但指尖还有凉意。烟雾中弥漫的绿意便是窗外竹影摇曳所导致,而指尖的微凉也许是竹荫下的清凉所造成。竹同时也象征黛玉,清高孤傲。
红楼梦中二十三回写了林黛玉选择的原因,姑且不论各种阴谋论的猜测,也是从潇湘馆这一住处映出了人物的性情:
只见林黛玉正在那里,宝玉便问他:“你住那一处好?”林黛玉正心里盘算这事,忽见宝玉问他,便笑道:“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宝玉听了拍手笑道:“正和我的主意一样,我也要叫你住这里呢。我就住怡红院,咱们两个又近,又都清幽。”
说起潇湘,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
尧的两位女儿娥皇与女英嫁给了舜,对于丈夫的事业成功的帮助功不可没,被封为两位妃子,称为“湘妃”。好景不长,舜继位没多久后在去南方帮助百姓,除害解难时,在苍梧去世了。二人寻找丈夫至墓碑前,她们不禁悲痛万分,一直哭了九天九夜,她们把眼睛哭肿了,嗓子哭哑了,眼睛流干了。最后,哭出血泪来,也死于湘江之间。眼泪洒在了九嶷山的竹子山,竹竿上便呈现出点点泪斑,竹子上有的像印有指纹,传说是二妃在竹子抹眼泪印上的;有的竹子上鲜红鲜红的血斑,便是两位妃子眼中流出来的血泪染成的。由此,这种竹子才被称为“斑竹”“潇湘竹”“湘妃竹”
三十七回探春开黛玉玩笑时说:“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作‘潇湘妃子’就完了。”由此,林黛玉“潇湘妃子”的称号也定下,似亦暗示黛玉最终之“泪尽而逝”。
曹雪芹能在匾额对联中体现人物性格,这也正是红楼梦能够被众人赞誉的伟大之处,草蛇灰线,处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