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词文体的生成受其载体形制和名称影响。唐李肇《翰林志》记载:“凡太清宫道观荐告词文, 用青藤纸朱字, 谓之青词。”“青藤纸”即是青词文体的载体,也是青词名称的由来。青词文体的产生也与祝文等祭祀文书有关,王泾《大唐郊祀录》卷九“其申告荐之文曰青词”云:“开元二十九年,初置太清宫。有司草仪用祝策以行事。天宝四载四月甲辰,诏以非事生之礼,遂停用祝版,而改青词于青纸,上因名之。自此以来为恒式矣。”这条史料证实了青词的由来,亦可知在天宝四年四月后,青纸代替了祝版、祝策,成为太清宫祭祀的专用文体。那么,作为祭祀专用文体的青词为何对楹联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呢?
据研究,唐代的青词文首表明祭祀的时间、祭祀者的身份及祭祀的对象, 正文中则包含所祈求的具体内容, 末云“谨词”。依此可见,这一时期的青词已有了较为固定的格式。唐代翰林学士院是专为皇帝起草文书的机构,在旧规中的“道门青词例”也印证了青词在唐代已经成为一种为官方所用的文体, 其程式已基本固定。
青词在两宋发展繁荣,从创作数量上便可见一斑。收录在《全宋文》的青词共计1283篇,远超于唐代的数量。宋代青词虽仍以皇家青词为主, 但也有一部分的民间青词, 可见这一时期青词的使用范围相较于前朝更为广阔。而在青词创作者中, 不乏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这样的文学大家。青词也逐渐走进了文学领域, 成为宗教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我们以苏轼的《集禧观开启祈雨道场青词》为例, 分析宋代青词的特点。
洞渊龙王, 水府圣众。饥馑之患, 民流者期年;吁嗟之求, 词穷于是日。乃眷阴灵之宅, 实为云雨之司。涵濡之功, 俄顷而办。罔吝天泽, 以答民瞻。
由该例可以看出,宋代青词省略了原本位于文首的祭祀时间、祭祀者身份及祭祀对象, 文末的程式用语“谨词”也不再出现,呈现形式更加自由。苏轼的祈雨青词采用的是对仗工整的骈文,以四字句为主,庄重典雅,言辞恳切,通达民情。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青词开始呈现韵律特征,也开始注重对偶和整体言辞的美感,而这些特征的出现,对楹联的发展毫无疑问是起到了促进作用的。
到了明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曾下诏废止青词,但当痴迷于道教斋醮活动的明世宗朱厚熜继位后,青词一时间受到了政坛文人的高度重视和争相创作。在这一时期,既有沿袭了宋代语言程式特点的青词,例如陆深的《应制拟撰追荐皇妣献皇后青词》,又有突破了原有骈散文体限制的青词。如世所传袁文荣对联云:“洛水玄龟初献瑞, 阴数九, 阳数九, 九九八十一数, 数通乎道, 道合元始天尊, 一诚有感;岐山丹凤两呈祥, 雄鸣六, 雌呜六, 六六三十六声, 声闻于天, 天生嘉靖皇帝, 万寿无疆。”
到了清代,青词不再仅有骈散文体的形式, 对联也成为了青词的呈现方式之一。如康熙年间的道士潘九阳以对联形式的青词:“荷花香透南薰时当六月;蘋藻处摅上境逕达九天”,“细细午风影动绿阴莺啭媚;炎炎夏日光飞画栋燕泥香”,“梅雨弄晴满眼秧针青刺水;熏风解暑一溪柳线绿连堤”,“酷日当空喜见榴花喷火;熏风透户遥知荷叶生凉”等。这时期楹联式的青词比楹联更多了一份灵动自然的美。
除了对联,诗也是青词呈现的方式之一。如:清代龚自珍创作的《已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暗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本是他在路过镇江时, 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 祷祠万数, 遇一道士乞撰青词所即兴撰写的一首青词, 这也是诗体青词的代表作品。诗也讲平仄,讲韵律美,跟楹联的渊源很深,因此这一时期的青词也对楹联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由此可知,道教青词从宋代时期的四字骈文到明清代以对联、诗的形式呈现,特别是明代以对联作为青词的主要载体,整个过程都对楹联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