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师进通‖也谈对联的结构问题

师进通‖也谈对联的结构问题

2019-04-02 21:46:37师进通联斋 0条评论

对联的结构问题,在《中国楹联报》上谈论得很热火。本人看了几位同仁的文章后,有些不同看法,也想参与讨论这一问题,同时兼谈与此相关的其它一些问题。



先谈对联的结构

在谈这个问题以前,先谈一下大家都提到的“结构相同”、“结构相应”和“结构对称”的问题。我认为这几种提法其内涵都是一样的,都是指结构要一致。另外还有“结构基本相同”或“结构基本相应”的提法,这两种提法内涵也一样,强调结构大体上一致。总之,对联上下联结构只有两种情况,即相同和基本相同,这是对联结构的现实存在情况。

上边已提到,对联的两种结构是现实存在,哪种情况也不能否定。对联结构存在的实际是:多数是结构相同,少数是结构基本相同。结构相同的,如:①格言联:“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上下联结构均为主谓宾结构。②郑板桥名联:“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上下联结构均为主谓宾结构,且动词“梳”和“润”前边的状语的结构也完全一样。结构基本相同的,如:“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此联若不细查,也发现不了上下联有什么不同之处,而细心一分析,上联的“事”是受事主语,因为动词“思”这个动作不是“事”发出的。在意念上“事”是动词“思”的宾语;而下联相同的位置上的“人”,却不是受事主语。它不是动词“忍”的宾语,也就是说,动词“忍”这个动作是“人”发出的,“人”是施事主语。这样的结构,只能说上下联基本相同,即前四字不同,后三字相同。

按我的理解,对联的三个主要特点——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仄相谐,都有严式和宽式两种情况。词性相对方面,严式(工对):“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词性相对非常严格。宽式:“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其中动词“开”与形容词“少”相对。结构相同方面,严式:如前边举的郑板桥名联“春风、夜雨”联;宽式:如前边所举“事不、人能”联,另如戏台联:“文就武成,金榜题名空富贵;男婚女嫁,洞房花烛假风流。”上联中的“金榜题名”为主谓宾结构,下联中的“洞房花烛”是偏正结构。平仄相谐方面,严式:还如郑板桥的“春风、夜雨”联,是严格按照七言联的平仄格式写的,上联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相反,无一差错。宽式如岳阳楼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其平仄格式.上联为“仄平平(入声为仄)仄”,一三不论;下联为“平仄平平”,第一字不论。总之,以上三种严对和宽对是客观存在的。

 


再谈与结构相关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对结构对称(结构相同)的理解和争论

《吹毛所求并非疵》一文认为,结构对称是“历史上格律诗人和有名联家孜孜以求的”。这话说得正确。《对仗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一文赞成此说,说创作人是凭感觉的实践者,是“能者”,著书人是理论的总结者,是“知者”。《还对仗以本来面目》一文反对此说.认为“古人没有现代的语法理论”,不会有目的地“孜孜以求”。我们说,这种观点不能信服于人。不能认为古人没有“结构对称的系统认识”,就不能追求结构的对称,《诗经》时代有韵书吗?没有韵书,作者写诗都会押韵;古人学过语法吗?没学过语法,他们写诗(律诗)作对,却会词性对仗等等。所谓韵书、语法,不都是后人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吗?该文还说,《马氏文通》之后,“人们仍然不认为对仗必须结构对称。王力先生便是其中的代表”。此言差矣!王力先生并没有否认结构对称的存在,他非常客观地指出了结构相同和基本相同都存在的情况。该文引用王力先生举出的出句与对句结构不同的例子——“石角”、“藤枝”对,正是我上边说的结构宽对的例子:该文引用王力先生的“诗词的对仗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只求字面相对,而不要求句型相同”,“对仗是不能太拘泥于句型相同的”话,正说明王力先生承认句型相同的存在,只是说不能过份追求,“只求句面相对”也可以。

 


二、关于对“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的理解和争论

对于“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一联的结构分析,目前有两种意见反映出来《还对仗以本来面目》一文先举出此例,并以王力先生对此联的分析,认为这是结构不相同的例子;而《对仗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一文持相反的观点,认为上下联是两个结构相同的“兼语句”,分析说:“衣”是“钩”的宾语,又是“破”的主语;“眼”是“刺”的宾语,又是“新”的主语,并解释兼语的定义,说一身兼有宾语、主语二职,故称“兼语”。此两种说法,孰是孰非呢?我认为前者正确,后者不正确,理由是:①就兼语句中动词的特点而言,全国语法和语法教学讨论会”编写的《语法系统提要》说,“兼语句的主要特点是动词短语(动+宾)中的动词有表‘使令’的意思”,“如‘使、叫、让、请、派、命令、禁止’等”。例句:连长命令大家休息”,动词“命令”有使令的意思,同时,还规定兼语句中“充当主谓短语的主语”,是“后面谓语的施事”。如上例中的“休息”这一动作是“大家”发出的。根据这种权威的说法,这副对联中的动词“钩”与“刺”就没有使令的意思,同时,主谓短语中的主语“衣”不是后面动词“破”的施事,主语“眼”后面的“新”字不是动词,而是形容词,更谈不上是“新”的施事.因此,它不属于兼语句。可是,旧的《暂拟系统》认为,除了使令性的动词以外,一些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如“喜欢、讨厌、爱、憎、原谅、佩服”等,以及其他一些动词,如“有”(第一个动词)“选”“写”“带”等,也可以算兼语的标志。但这些动词都是写人的动作行为的,而“钩”和“刺”这两个动词是写“石角”和“藤枝”的,从放宽的角度说,此联也不可看作是兼语句。②此联的上联,是主谓句中的动词谓语句,应是“石角钩破衣”,它的结构是主谓宾结构,“石角”是主语,“钩”是动词谓语,“破”是补语,是钩得结果,是对钩的补充说明,“衣”是宾语,之所以要写成“石角钩衣破”,是因为协调平仄的需要,即“仄仄平平仄”,因此.它不属于兼语句。此联的下联是形容词谓语句,“藤枝刺眼新”其主语是“藤枝”,谓语是形容词“新”,“刺眼”则是“新”的状语,是说明“藤枝”“新”的状况的,它不具备兼语句的特点。如果硬把它说成兼语句,“刺”的宾语是“眼”,“眼”又是“新”的主语,那么,“眼”怎么会“新”呢?这就不通了。总之,这副对联上下联的结构是不完全相同的。

 


三、关于“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的理解和争论

《还对仗以本来面目》一文,引用毛泽东七律诗《和柳亚先生》中的“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这一对仗句,并引用王力先生的分析,来证明上下联的语法结构不尽相同;而《对仗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一文,则说王力先生的分析“不妥”,认为此对仗句的语法结构是相同的。那么,这两种观点谁是谁非呢?我本人认为,此一对仗句的语法结构,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相同的。我同意王力先生的观点,认为上联“牢骚太盛防肠断”中的主语是形容词短语“牢骚太盛”,谓语是动词“防”,宾语是主谓短语“肠断”。上句中的“太盛”即王力先生说的,是连上读的,它是“牢骚”的谓语:下联“风物长宜放眼量”的主语是“风物”,谓语是复杂的动词短语“长宜放眼量”。有关毛主席诗词的注解说,“‘长’是长期,要长期放开眼界去量。凭什么标准?马克思主义。”由此可知,王力先生说的“长宜”是连下读的,它是“放眼量”的状语,“放眼”连念,是“量”的状语。这就说明上下联的结构是不尽相同的,属宽式。而《对仗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一文认为,“风物长宜”应连念,并举例说“佳景四时宜”与它的结构一样,“简直像双胞胎”。我认为,它们是不一样的,“佳景四时宜”无下文了,其意思是“美景四季宜人”,而“风物长宜”还有下文,若不与下文连念,就理解为“世事应该长久(或“长远”),是说不通的,若加上下文,可理解为“对待世事,应该放开眼界,长远地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去观察、去认识”。(毛主席劝柳亚子要看到中国革命的光明前途,不要悲观失望,不要发牢骚,更不要隐居,并邀他到北京来参加政协,共商大计。)可见,《对仗的本来面目是什么》的理解分析是不正确的。

以上就诸多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不当之处,请同仁、专家赐教。




师进通,偃师人。河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先后在嵩县师范、偃师六中、偃师一高和偃师师范任教。在偃师师范任教务主任,高级讲师。中共党员。1998年退休,居住在教育小区。现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偃师市楹联学会名誉会长,偃师市作协理事,洛阳市洛神诗词学会副会长。参编志书有《偃师市志》(副主编)、《偃师市大事记》、《偃师市教育志》等,参加点校乾隆54年《偃师县志》,主编《普通话新韵》、《普通话达标训练辅导》、《偃师民间故事》、《偃师民俗志》等书。出版《师进通文集》三部,先后为剧本集,论文集,作品集。创作并拍摄成三集古装电视剧《曹植与洛神》、微电影等15个。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结构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