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至20日,《对联》杂志社“中华对联传承河东行”在运城进行了联教工作调研。《对联》杂志社社长、总编傅海青女士也因此再次踏上河东这片热土。
十多年前接触“运城楹联”
运城、运城楹联、运城联教,对傅海青而言是十分熟稔的。从2006年“闻喜精神的力量”到2010年“联卷河东”系列报道,再到这次,《对联》杂志社三次有关运城楹联的大型报道,以及多次小型活动,她大多都参与了。而这次河东行,让她欣喜的同时,也让她对运城楹联文化建设有了更深的认识。
与运城的缘分还得从30多年前说起。
傅海青15岁时,就从家乡长治慕名来到康杰中学读书。“人生教育有4个阶段,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幼儿时期是美好人格的奠定,童蒙时期是圣贤智慧的陶冶,少年时期是理想抱负的鼓舞,成年时期则是真实生命的开展。”傅海青说,“在运城的‘少年养志’,激发了我的志向,开阔了我的视野,我永远感恩康杰、感恩河东大地,河东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2010年年初傅海青从《山西晚报》调入《对联》杂志工作。这一年,是中国楹联学会确定的联律普及年。傅海青编得第一篇稿子,便是运城楹联学会大规模普及联律,并形成“108将”领头的河东楹联创作军团的消息,这让她倍感振奋。
同年,傅海青的孩子也来到康杰中学读书。安顿好孩子后,她拨通了运城楹联学会的固定电话。令她没想到的是,不仅很快有人接了电话,而且楹联学会全体班子成员热情地接待了她,向她介绍了运城楹联的发展情况。
2010年初夏首次到运城楹联学会
随后,傅海青深入万荣、闻喜、河津、稷山等地采访,发表了“联卷河东”系列报道,将运城楹联事业发展的典型经验推向全国,被誉为中国楹联界的“运城现象”。
▼以下为傅海青历年河东采访掠影
2011年1月随运城楹联学会一行看望楹联名家扆军宣
2011年参加闻喜“对联赶集”活动
近些年,中国楹联文化第一村闻喜寺底村、运城首届农民楹联大赛等,傅海青及杂志社的同仁均做过深度报道。
2011年夏采访运城楹联文化园
2012年春参加全国楹联名家河东采风活动
2012年夏参加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 运城楹联文化考察活动
2013年采访闻喜李茂澶老先生、参观新绛李毓秀故居
2014年秋参加河东流派研讨会
2015年秋参加运城楹联学会举办的马长泰楹联艺术研讨会
2016年春到闻喜裴晋公祠深入了解裴氏文化
2017年初夏“中华传统文化希望行动”——闻喜·中国楹联希望小学
2017年秋参加河津河东流派“龙门论剑”高端论坛
2018年春采访楹联文化社区——运城黄金水岸
2019年参观中国楹联学会牌匾制作基地——运城世纪品盛
2019年秋参加首届中国农民楹联大赛颁奖活动
2019年秋参访中国楹联文化村——闻喜寺底村
一路下来,傅海青对运城的楹联文化非常了解,“河东楹联教育起步早,覆盖面广,典型多。运城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和全国相比,它的好处就在于群众基础非常好、覆盖面广,这一方热土上蓬勃发展的文化,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
此次,傅海青一行先后考察了新绛县西街小学、闻喜县晋华实验学校、夏县中学、平陆县直初中、芮城县南街小学、临猗县楚侯学校。如今,10多年过去,每所学校在楹联教学上的成果与发展,都让傅海青分外惊喜、深受感动。
“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把握教育时机,选择教育的内容,运城是全国最早开展联教工作的地方之一,做得非常扎实,在孩子的心田根植传统文化的种子,打下了一生的人格基础和文化基础,10年、20年之后,这些孩子必将成为国之栋梁。当我们走进校园,扑面而来是蓬勃的朝气,这让我很受鼓舞。”她说。
河东联教亮点喜人
闻喜晋华学校教学楼走廊上方,悬挂着学生参加对联杂志擂台赛的获奖作品。
这次的探访,傅海青收获颇丰。
在傅海青看来,首先,每所学校都是围绕教育的目的“立德树人”来开展联教的。“对联和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对联中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学校通过开展对联教育,不仅陶冶了孩子们的情操,而且塑造了孩子们的品格,在此过程中把传统文化的根与魂植入孩子心间。”她说。
其次,楹联教育促进了学科教育的发展。“对联是一门大学科,语言文字下的对联教育,强化了语文知识,让孩子们懂得语文的词性、结构、语法修辞等,提高了写作水平;艺术美育视角下的对联教育,文字、书法、艺术、意境、装饰之美等也都体现了出来,增强了审美意趣;思维科学下的对联教育,则提升了孩子们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联想思维、发展思维,其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再次,楹联教育促进了素质教育。楹联教育冲出旧藩篱,正与书法、文艺表演等结合,促进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还有一些学校围绕春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组织一些主题活动,开展去敬老院孝敬老人等献爱心活动,再通过线上线下虚实结合,成立微信群、印发纸质书籍等,都丰富了联教的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夏县中学作为高中,不仅一直推广楹联教育,让学生、老师创作对联,还辐射到义务服务百姓。很多百姓写婚丧嫁娶的实用对联时,都会找夏县中学。同时,一些人文景点建设,也会找到学校,使楹联教师做到了学以致用、服务社会,从而带动了全县文化事业的发展。而临猗县委、县政府则把对联作为文化礼品带出去,让对联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同时,一些学校的教材也一直在升级,“比如闻喜县晋华实验学校、芮城县南街小学在教学实践中将教材升级,2.0版本明显优于1.0版本。”傅海青说,这两所学校不断改进教材,使其更适合教学、更实用、更寓教于乐。
临猗县楚侯学校把对联擂台设立在校门外,吸引了周边商户加入,将楹联文化延伸到学校之外,形成校内校外一起对对联的独特风景。
不断拓展“大楹联”概念
此次活动的最后一站是临猗县楚侯学校。作为从去年11月才开始打造楹联校园的一所乡镇学校,仅仅一年时间,学校就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成就令傅海青震撼。
临猗县楚侯乡是“联圣”乔应甲的故里,该校将对联教育与乔应甲联圣文化紧密结合,地方特色非常明显;校园环境装饰中的祥云纹、海浪纹、竹简等也很有设计感;课程互动、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尤其是“包联”课程,有“节气里的中国”“典籍里的中国”“人物里的中国”“成语里的中国”等。校内还有汉服、茶道、香道等文化展板。可以看到,该校通过对联这个切入口,将传统文化的其他门类都关联起来。
与此同时,很多学校还将楹联与剪纸、书法、脸谱等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联,并将对联编排到文艺节目中,让孩子们学习起来非常轻松快乐。
“芮城是全国的书法大县,芮城县南街小学的老师、孩子写得书法就像字帖一样。”傅海青说,芮城县南街小学、闻喜县晋华实验中学、夏县中学,分别是小学、初中、高中开展楹联教育的典范。他们不仅坚持了十几年,而且越做越好,不断地生发,以楹联教育为主,涉及书法、美术、歌舞等,覆盖到了整个传统文化教育,“对联本身就是个‘大概念’,不仅仅是语文,通过教授对联,可以让孩子学会作人、做事。”
也正因此,在傅海青看来,联教工作不能只开展对联课程,要有“大楹联”概念。
楹联文化进校园,会让整个学校的气氛活跃。很多学校的楹联建设,不仅仅有语文老师参与,体育、数学、物理、地理、化学等学科的老师都加入了其中。他们会以不同的思维模式,带动孩子们全脑开发。
“开展联教的学校,基本上都培养了一大批老师。整个学校的老师都会对对联,这样联教工作就很好展开了。”她说,学校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取得成绩,就会越做越快乐。
深入探索河东特色楹联教育
在对全国各地的联教工作调研中,江苏太仓与当地的唐调吟诵相结合,福建泉州与当地的南音相结合,这两种对联和吟诵相辅相成的典范,都给傅海青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次调研,她看到很多学校将对联和情景剧、展演、朗诵结合,因此她也希望能够把吟诵纳入其中,增加联教的动感和美感。
“楹联教育的成果展现,一定要增强地方特色,越有特色,就越有亮点。”她说。
教育部一直倡导研学,所以楹联教育也要走出去,增加主题研学活动,“运城文化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应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带着孩子欣赏名胜景点、名人故里的楹联,如深入柳宗元故里、三王故里等,这既能增加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又能激发他们远大的志向”。
除了写春联、结合传统节日举办活动等常规动作外,还可以带孩子们外出采风,给孩子们更多拥抱自然的机会。
“‘双减’为我们释放了大量空间,让我们能深入研讨传统文化在校园的开展。”她说,“文化不仅在书本上,文化是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是‘文以化人’,我们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风俗习惯都是文化的体现。古人吟诗作对、曲水流觞多具文艺范啊,而在所有的文学形式中,楹联是最简短的、最接地气、最雅俗共赏,最适合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所以楹联是复兴传统文化的有力抓手。”
调研结束后,傅海青感触很深,“要想搞好联教,必须上下同心齐发力。教育局发挥教育主导作用,楹联学会发挥联教主人翁作用,学校校长、教师上下同心发挥联教主阵地作用,三方合力方能搞好对联教育”。
傅海青希望运城能够深入探索属于河东特色的联教工作,做强“大楹联”概念,让运城楹联文化走向更高的平台。
图为《运城晚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