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楼(崇丽阁),是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的古迹,坐落在成都市区东南锦江西岸,建成于清光绪年间。1928年,望江楼公园建成,曾得名“成都第一郊外公园”。1953年,北大门重建完成,公园更名为“望江楼公园”。北大门仿照北京故宫东华门和西华门的建筑风格,红墙碧瓦、画栋雕梁、浑厚庄重,颇具北方古典建筑之神韵。
北大门两侧朱柱上有楹联两副,其中一副由近代著名蜀中文人陶亮生撰写,既赞叹望江楼的胜景,又褒扬薛涛的才华,是望江楼公园名联之一。联文如下:
少陵茅屋,诸葛祠堂,并此鼎足而三;饰崇丽,荡漪澜,系客垂杨歌小雅。
元相诗篇,韦公奏牍,总是关心则一;思贤才,哀窈窕,美人香草续离骚。
望江楼公园北大门(来源:成都望江楼公园官网)
此楹联系陶亮生于1980年撰书。陶亮生(1900—1984年),名世杰,四川省荥经县人,是成都“五老七贤”之一林山腴先生的得意门生,与四川大学教授文百川并称为林门“黑白二将”。陶亮生少有文名,工诗词,文思敏捷,属辞雅丽;亦工书法,笔势道劲古朴。曾在成都师范大学堂、华西协合大学、四川大学等学校担任教授,蜚誉学界。
上联将望江楼与杜甫草堂、武侯祠相提并论,用“并此鼎足而三”论定望江楼的地位和名望。“崇丽”泛指公园里的建筑群,均被装饰得高大亮丽。接着写依依杨柳涤荡锦江边,人们吟唱着《诗经·小雅》中的诗句,在微波光影中惬意地泛舟嬉戏。
望江楼是旧时成都人送客远行之地,联中“垂杨歌小雅”的情景借用《诗经·小雅·采薇》中“杨柳依依”典故,表达送别之意。但作者未撷取下句“雨雪霏霏”,仅用垂柳展现严冬将去,大地春回的情景,此刻抚今追昔,哀怨中又油然而生欢快之情。
《诗经·小雅》备受古今文人重视,其“怨悱而不乱”的特点正是许多正直而负屈的知识分子心情的写照。作者借用“杨柳依依”,将《诗经·小雅》的意境与联文融为一体,语言简练,题旨却蕴蓄其中、含而不露,体现出作者深厚的文辞修养。
下联以元稹、韦皋起笔,用“总是关心则一”来表达薛涛对二人的关心与尊重。接着作者借用《毛诗序》中“思贤才”“哀窈窕”的原文,以“贤才”代指元稹、韦皋,表达思慕人才;“窈窕”代指薛涛,意指品行高尚,表现出作者关注现实,呼吁社会重视人才,弘扬社会公德,做到“无害人之心”。
最后一句“美人香草”意在双关,既比喻薛涛,又泛指古今忠贞之士。《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被司马迁誉为兼有“国风好色而不淫”与“《小雅》怨悱而不乱”,诗中坚持理想信念和热爱国家、人民的思想感情对后世影响深远。作者在联中写美人香草继续谱写和《离骚》一样的诗篇,不仅巧妙含蓄地肯定了薛涛的情怀和才华,更赞扬了古今有志之士的正直不阿和忠贞不渝。所谓注彼而写此,目送而手挥,作者将典故与联文自然融合,既言事,又抒情,自然恰切地丰富了楹联的内容,毫无斧凿之感。
薛涛像(来源:成都望江楼公园官网)
此联对仗严谨精练,几乎都是工对。联中词性词义两两相对,如“崇丽”“漪澜”分别与“贤才”“窈窕”对仗,“崇丽”与“贤才”同为联合结构,而“漪澜”“窈窕”则同为连绵词,可见作者遣词用句的精妙。全联平仄相叶,音调抑扬顿挫、节奏长短交替,读之富有铿锵的音乐感。
纵观此联,作者并非即景写景,就事论事,而是含蓄蕴藉,意在言外。或明比、或暗喻、或借代、或用典,其遣词造句、叙述描写独辟蹊径,不落前人窠臼。不言胜地风貌,而江楼之景观已现;不著人物情怀,而薛涛之价值已显。作者在描写外在人物和景物的同时抒发了自己对国家人民的忠贞情愫,并殷切提出重视任用贤才,促进全民崇德向善这一社会问题。
来源:《中国名园望江楼楹联选读》,张绍成、吴蕖蕊、舒泽宏编著,文章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