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对联技巧傅小松‖浅谈楹联的对仗技巧

傅小松‖浅谈楹联的对仗技巧

2019-07-09 23:09:28傅小松联斋 0条评论

楹联是一种对仗的文学,一门对仗的艺术。因此,无论是创作楹联还是鉴赏楹联,都应该对楹联的对仗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楹联的对仗,内容非常丰富,也非常精妙,可以说是一门学问。我这里谈几点个人的粗浅体会。


一.词性对仗适当通融可使联语更富有生气

词性对仗是楹联对仗的一个基本要求,词性一般分为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语气词等十几类。我们讲词性对仗,一般要求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诸如此类。但在实际创作中,许多时候可根据情况进行通融处理。也就是说,词性不同的词也可以构成对仗。而且,这种适当通融不仅无损于工整,反而使联语更富于变化,更有生气活力和新意。

名词可与代词对仗,如山东泰山联:

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此联中,以代词“我”对名词“天”,大大增加了联语的气势和表现力。这个“我”,是其他任何名词所不能替代的。

形容词也可以与动词相对,如南通狼山寺联: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

举头四顾,海阔天空。

“鸣”,“应”,属动词;“阔”与“空”,则是形容词。

名词与量词相对,如岳阳楼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面”对“家”,显然是名词对量词,

此外,还有形容词对副词,形容词对数词,量词对数词等几种情况,举例从略。

以上所举几副对联,都是传世佳作。由此可见,词性对仗不必过分拘泥。


 

二、巧妙安插小类对仗可使联语增色

在我国传统的诗联创作中,词划分9大类,28小类。小类中,有天文类、地理类、时令类、宫室类、器物类、衣饰类、饮食类、文具类、文学类、动物类、形体类、数目类、颜色类等等。一副对联,如能作到字字小类对仗,无疑就是工对了。但这样未免太费苦心,也没有必要。字字工对,往往成为死对,反而效果不好。我以为,一副对联中,只要适当安插一两处精彩小类对仗,就往往收画龙点睛之妙,使全联顿时增色。

安徽和县霸王祠有这样一副对联:

鹿野舟沉王业兆;

鸿门斗碎霸图空。

这副对联意思很清楚,讲了项羽一生中的两件大事,上联讲鹿野之战,下联讲鸿门宴。这副对联对仗很工整,其中巧妙安插了一个小类对仗;“鹿野”对“鸿门”,既是地名相对,尤为巧妙的是“鹿”与“鸿”又构成动物名对仗。

本人有一副讽刺联,讽刺某位因喝酒过多而醉死的酒鬼:

为甚竟成杯下鬼;

只因想做酒中仙。

此联中,“鬼”与“仙”相对属小类对仗。全联的联眼也在这里。


 

三、巧用借对,联语自然高人一筹

什么是借对?就是用某个词语的甲义时,又借用它的乙义来进行对仗。可以说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借对又分为借义对、借音对、借形对、借声对、借通假字对等几种。抗日战争时,有这样一副春联:

新四军拼命抗日;

老百姓安心过年。

这副对联明白如话,对仗却十分工绝。其妙处之一就是运用了借对。“抗日”中的“日”本是指日本,但在此联中,却借用它表示时间单位的意义(即“天”)来与下联的“年”对仗。这是一副借义对。

兰州黄河河神庙有如下一联:

曾经沧海千重浪;

又上黄河一道桥。

“沧”,谐音“苍”(深绿色),与“黄”构成颜色相对。这是一副借音对。

借对是一种很巧妙的对仗技巧。它可以把宽对变成工对,甚至把根本不对变成巧妙绝对。巧用借对,联语自然高人一筹。


 

四、适当运用自对,能使作联峰回路转

作对联必须讲究对仗,但有时候感到上、下联对仗很难。内容与形式处在一个矛盾的状态,联律与联意出现冲突。在这个时候,可以换一个思维,大胆运用自对,说不定能使作联峰回路转。

一讲到自对,很多人认为只有长联才采用自对。其实不然,短联也常运用自对,试看被称为农民楹联艺术家的李曲江先生题毛主席母校湖南一师联:

兴学育才,此校非天阊帝阙;

风骚文采,有生超汉武秦皇。

这副对联备受称赞,是李老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兴学育才”与“风骚文采”却是各自自对。

自对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使联语别开生面,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如武汉古琴台联: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一客荷樵,一客听琴。

此联上下联各自自对,很富有艺术感染力。


 

五、“结构相应”偶尔破格可使联语更加错落有致

对仗规则中,有一条是结构相应。所谓结构相应,就是要求上、下联要具有相同的语法结构,要有一致的节奏。我认为,只要顾及字面上对仗比较工整,结构和节奏是否相同不必强求。相反,“结构相应”偶尔破格可使联语更具有一种错落之美。

试举何长生先生一联,此联曾获长春一汽“红旗杯”海内外征联一等奖:

寒舍旧忧贫,难忘白雪年关日;

老夫今致富,独爱红旗世纪星。

“白雪年关日”与“红旗世纪星”对仗很工整,但在语法结构和节奏停顿上却迥然不同。“白雪年关日”是一个双重偏正词组,而“红旗世纪星”则是一个专有名词,是长春一汽新推出的一种轿车名称。

又如董必武挽谢觉哉联:

长征老战士;

文革病诗人。

上联中,“老战士”为偏正结构,下联“病诗人”则为动宾结构,但字面对仗还是很工整,并无失对之嫌,而且,联语也显得颇为新颖别致。



六、运用“反对”更能增加联语的表现力

上下两联,意思互相补充,内容相似或相关,叫正对。上、下两联,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衬,叫反对。《文心雕龙,丽辞》中讲:“反对为优,正对为劣。”过于绝对了一点,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正对”容易滑向同义含掌,就其艺术效果来讲,一般也不及反对那样鲜明和富有感染力。最著名的莫过杭州西湖岳坟前那副千古名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上联赞扬忠骨,可谓荣于华衮;下联贬斥佞臣,可谓严于斧钺。对比尖锐,爱憎分明。如果不是用反对,很难有这种艺术效果。

上面讲到的何长生那副题“红旗世纪星”轿车联,也是一个成功运用反对的例子。上联讲“昔贫”,下联讲“今富”,对比强烈而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因此,我主张创作对联时,应优先考虑运用反对。即使是运用正对,也可以在其中加入反对的成分,以增强表现力。如大家熟知的一副劝学联: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从整体上看是正对,但其中“有路”对“无涯”却是反对。


 

七、善用集句不亚于自撰和原创

集句是楹联创作中一种常见手法。集句虽然是集引别人的成句,但却不是抄袭,而是一种再创作。善用集句绝不亚于自撰,甚至胜于自撰。

最近山西太原会馆搞了一次征联,一等奖是如下一联:

朋自远方来,何其幸也;

酒逢知己醉,不亦乐乎。

这副对联主要手法是集句。“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自《论语》,原文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酒逢知已醉”,出自《增广贤文》,原文是“酒逢知已饮,诗向会人口今”。以“朋自远方来”对“酒逢知已醉”,对仗既工,内容也契合会馆。

集联中有一种半集联,一半是他人成句,一半则是自撰。这就要求自撰要有高水准,能与他人成句珠联璧合。笔者有一副题岳阳楼联:

始不敢拈毫,须知李白诗中仙,杜甫诗中圣;终未能搁笔,难得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为成句,以“李白诗中仙,杜甫诗中圣”与之相对,内容既切合,对仗也允称佳构。

需要强调的是,集句最好是“强强联手”,你要集的句子,愈是名家名篇名句愈好。如果你所集的成句比较偏僻,不为人知,要注释说明,那就要逊色三分了。


 

八、借鉴运用无情对手法能使联语别开生面

对联中有一种无情对,单个字一一对仗工整,但整体上却风马牛不相及,如“张之洞;陶然亭”之类,无情对属文字游戏性质,但却能营造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创作对联,可以借鉴运用无情对的手法,在对仗上脱熟翻新,使联语别开生面。最近,我在《中国楹联报》看到这样一副超短联:

有水扁;

无月圆。

这副三言联从整体上看不是无情对,但其中“水扁”对“月圆”却是无情对手法。“水扁”是人名,即台湾“总统”陈水扁,“月圆”则是一个主谓词组,两者根本不能对仗,但在字面上看,“水”对“月”,“扁”对“圆”,非常工绝。这副对联以无情对的巧妙手法,对陈水扁之流创造分裂,阻碍祖国和平统一的行径进行了痛斥,言简意丰,令人叫绝。


 

九、对仗“不类为类”,能见联家心手之妙

什么叫“不类为类”?就是对仗时,尽量避免“近亲繁殖”,不搞同类相对,近类相对,诸如“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之类,而是尽量拉开对仗字词的距离,使之产生一种张力。请人王誉昌说:“作诗以不类为类乃佳。”我以为,作联也是这样,同类相对可造就工对,但同时也会产生板滞的感觉。“不类为类”,则可见联家心手之妙,产生了一种不工而化的效果。《楹联丛话》载李啸村赠郑板桥联:

三绝诗书画;

一官归去来。

“归去来”与“诗书画”,无论是词性、词类还是词义,都相距其远,两者对仗,却产生一种“遥相呼应”之感,极大地拓宽了联语的内涵,提升了联语的境界。

应当指出,“不类为类”实为高手所妙手偶得,非初学者所能为。


 

十、撰联嵌字应当为对仗服务

现在,许多同志喜欢作嵌字联,特别是嵌名联,我的主张是,凡嵌字,一要为内容服务,二要为对仗服务。作联嵌字,不可损于对仗,而更要促进联语的对仗更加精妙。

首先,我主张“嵌字”只搞同位嵌字,只有同位嵌字才能体现对仗,嵌字不同位,东一个,西一个,不如不嵌,嵌了也是白嵌。同位嵌字最好是嵌于句首或句末,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人过目不忘,产生更好的艺术效果。如汩罗长乐镇政府大门一联:

乐士乾坤大;

长河日月圆。

其次,嵌字本身或嵌字所构成的词组必须对仗工整,只有这样,才能使嵌字不露斧凿之痕,无勉强之感。如有人赠已故原中国楹联学会会长魏传统一联:

传扬对艺;

统率联坛。

“传扬”与“统率”对仗工整,内容亦切合所赠对象。是嵌名佳作。

郭沫若曾有嵌毛泽东之名一联:

泽色润成新世界;

东风吹变旧山河;。

“泽色”为生造词语,与“东风”对仗不妥,这副嵌名联就不算太成功了。史学家贺学海也曾撰写过一副嵌毛泽东名字的对联:

天下有民皆仰泽;

世间无水不朝东。

将毛泽东的名字嵌于联尾,对仗比较工稳。此联要优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对仗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