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天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刘可亮‖未来可能成为现象的新对仗法

刘可亮‖未来可能成为现象的新对仗法

2022-03-30 22:19:39刘可亮联斋 0条评论

在对偶中,“对称性破缺”与“对称性”如影随形。

此前,楹联界在形式层面只正视“对称性”的美学价值,未能做到同时正视“对称性破缺”的美学价值。殊不知,二者的对立统一,实践中矛盾关系的处理,都在美学的范畴。

所谓未能做到正视“对称性破缺”的美学价值,就是普遍认为“对称性的减损”于对联不是好事,打心里不乐意破缺的发生,持“尽力控制”的心态,更谈不上主动讲究和追求。如此,许多合理的对仗法就无法出现,即便偶尔有人尝试也未能星火燎原。与这些对仗法相关的作品也就不能蔚为风景。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为我们留下了“为往圣继绝学”的空间。

 

一.新对仗法能立足且有生命力的条件

当人们端正态度、调整视角,能正视“对称性破缺”的美学价值之时,一些原本只是萌芽,甚至尚未有实例的对仗手法可能在实践中成为新现象。

下文要介绍的新手法,笔者之所以判断这些法度能够立足且有生命力,是基于它们是做到以下三点的产物。

1.能正视“对称性破缺”的美学价值

所谓正视“对称性破缺”的美学价值,表现为以下几点:

1)科学看待“对称性破缺”的客观存在,承认它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2)认识到“对称性破缺”与“对称性”是矛盾的双方,不带情绪倾向;

3)认识到“对称性破缺”是形式美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对联美的有机组成部分;

4)在实践中能合理追求,且能善赏与“对称性破缺”有关的美。

2.是合理运用“矛盾分析法”的结论

就是要以对立统一为法度,以矛盾平衡为手段,做到以下几点:

1)能看到“对称性”与“对称性破缺”的对立统一关系;

2)认识到“对称性”通常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的主导地位,“对称性破缺”作为矛盾的次要方面的重要作用;

3)矛盾的平衡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

4)以系统协调为轴心,以整体效果为领引,选择矛盾平衡点。

3.是有效遵循“形式美法则”的产物

对联作为艺术作品,其矛盾关系的处理和平衡点的选择,又在美学的范畴内来操作的,在形式层面自然遵循形式美法则。这些法则大致包括:

1)对称与均衡法则;

2)比例与尺度法则;

3)参差与齐一法则;

4)调和与对比法则;

5)变化与统一法则。

 

二.前人已有尝试的对仗法

在人们以“对称性”的美学价值为轴心的背景下,下列对仗手法能出现,是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明证。它们虽然还不被正视,甚至只有极少数的例子,但一旦价值观得以调整,就可能星火燎原而成为现象。

1.豁对

所谓“豁对”,对仗的“词”部分字工、部分字很宽甚至失对,且结构未必一致,表现出鲜明的“工拙参半”特点。

例:吴恭亨题两溪书院:

两山之间,时生云气;

溪水无尽,曲似文心。

“两水/溪山”一字极宽,一字极工。

此法不算很新。诗钟中的嵌字,常见这种做法,联界却并不常主动用。吴恭亨也是为了嵌字才这么做,其实,只要正视了“对称性破缺”的美学价值,为了表意的整体需要,这应该成为很常规的选择。

上例是“二言豁”,再看“三言豁”“四言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一联: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白鹭洲”是整词,“青天/外”不是,且“洲/外”颇宽。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中的一联: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伯仲之间/指挥若定”皆为成语,但结构不一,词内含自对、借对、宽对,给人以“妙在工于不工之间”的审美愉悦感。

由此延伸,可催生一些分支。试举两种。

1)豁集

如果把集句理解为“不可分割的整词”,则可以允许大致对仗而有明显的破缺。

梁启超集赠徐志摩:

临流可奈清癯,第四桥边,呼棹过环碧;

此意平生飞动,海棠影下,吹笛到天明。

每个分句都只是大致对称,其中“临流/此意”工拙参半,“可奈/平生”失对,“第四/海棠”失对,“环碧/天明”工拙参半。

2)缺借

缺借,指借对时部分字小类工对,部分字宽,甚至失对。

启功先生的联:

坐卧总由它,一榻糊涂,半个窝棚防地震;

亲朋应谅我,三分气息,无多精力作空谈。

“地震/空谈”为借对,“地/空”很工,“震/谈”则较宽。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对联》中的一联:

拳石画临黄子久

胆瓶花插紫丁香

“黄子久/紫丁香”为借对,前2字很工,后1字宽。

2.小异步

在整体较一致的情况下,对联的局部让“意节”不同步,为“小异步”。未来也可能会成为较常见的选择。

同治贡生王尚辰题包公祠:

直道古犹行,嘉祐四真,姓氏独为天下望;

公墩今已改,香花一曲,溯游宛在水中央。

“天下/望”对“水/中央”就异步了。

曾国藩挽汤鹏联:

著书成二十万言,才未尽也;

得谤遍九州四海,名亦随之。

“二十万/言”对“九州四海”,也异步了。

小异步在成联中由1处而多处,都是可能的。

3.错位自对

比小异步更厉害的是“分句”也异步。

在“当句对”中,上下联尽管“各自为对”,但一般还是保持上下各分句的字数是一致的。其实,当我们正视“对称性破缺”之后,发现它也是可以合理破缺的。

孙师郑挽李鸿章联:

上下五千年,就历代名臣商位置,则与周召虎、汉班超、唐郭子仪不判低昂;纵横十万里,萃五洲贤相角短长,则与英沙侯、日伊藤、德俾士麦遥相伯仲。泽在生民,功在社稷,尚亦有利哉!一个臣纬武经文,累译重洋深爱戴;

锡崇封则推恩大赉,列爵雄藩,与果勇杨侯、毅勇曾侯、恪靖左侯并叨异数;褒美谥则尽瘁鞠躬,留芳百世,与花县骆公、益阳胡公、侯官林公永订同心。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可及?亿兆姓怀思感泣,建祠立庙荐馨香。

整联的总字数一样,然前58个字分别是分句字数不一致、不对应的自对,给人以错落有致之感,很典型地诠释了“对仗工稳”与“乱石铺街”在艺术原理上相通之理。

4.以巧补巧

对联基本对仗以外的“附加元素”,如“机关”“修辞手法”等,未必要一一对应着来。因为,基本的对仗和平仄已经保证了它的对称性,为了表意,附加元素完全可以更频繁地采取破缺的选择。这里举例说说机巧联的“以巧补巧”对仗法。

机巧联往往机关太多,难度偏大。实践中,部分机关没破也可能赢得喝彩。而根据“对称与均衡”的形式美法则,当机关不能全破时,还有一种办法比“直接不破、留下豁口”更值得经常选择。“以巧补巧法”,即对句在破了部分机关,尤其是主要机关的情况下,剩下的机关虽然没办法破,但对句另外增加了其他机关。这样,既保证了“对称性”的主导地位,又能有利于实现上下“力量均衡”,依然能给人以铢两悉称之审美愉悦感。

例:

一担重泥拦子路

两堤夫子笑颜回

 

狗啃河上骨

水流东坡诗

以上两副机巧联可谓脍炙人口。它们的机关就未“完全对破”,且不是因为难度太大,力有不逮所致。人们不但不以为病,还给予了长久的喝彩。第一联“重泥”用的是谐音手法,下联“夫子”则不是对应采用谐音手法,而是采用别解手法。另“拦/子/路”和“笑颜/回”采用的都是镶嵌手法,但镶嵌方式有明显差别,也属于“对称性破缺”。第二联上比“河上”为谐音,而下比“东坡”则不是谐音,而是别解,但同时“诗”为谐音(上比对应的“骨”不是谐音)。

这样,两联的上下比“机智总和”相当,也算扯平了。

5.双借义

前人在诗联中采取借义手法时,绝大部分是上联或下联单边使用,也有少量双向同时使用的。

杜甫诗句: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句中“白”的意思为“明亮的”,“青”指“葱翠的”,分别都借用了其颜色义。

清费丙章题义塾:

莫谓孤寒,多是读书真种子;

欲求富贵,须从伏案下功夫。

“种子”“功夫”中的“子/夫”同时借用为了“人的称谓”。

其实,在理论上可以推演,双借的资源比单借要大。未来人们适应并掌握方法后使用会更频繁。

6.多借音

借音手法在诗联中用得较少,但毕竟也算成为了现象。其实,汉语同音字多,连用两处或多处也可能进入常规视野。

诗圣杜甫给我们就留下了几例:

闻道洪何坼

遥连沧海高

“洪何(红河)”是连续两处借音。

枸杞因吾有

鸡栖奈汝何

“枸杞(狗起)”是连续两处借音。

7.自借

自对即“各自为对格”。有对仗必有可能用上借对。这分两种基本情况。

1)自对的同时上下实现借对。

朱熹题漳州芝山书院:

五百年逃墨归儒,跨开元之顶上;

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飞来。

“逃墨/归儒”自对;“送青/排闼”自对。“墨/青”借对。“墨”的甲义是“墨家”,借用其颜色义。

2)自对的部分采取的是借对手法。

时习之拟题广东都督府1912年元旦门联:

黄鹤先声,白云嗣响;

五羊开府,万象更新。

“五羊/万象”的“当句对”,是以借对的方式实现的。

未来此法很可能成为常态。由此还能演变出多种形式相对复杂的自借方式。

8.借磋

借磋,即实施借对的词语中的“字”交叉实现“小类工对”。

笔者在应对一个网友的出句时曾这样对仗:

急雨淹茅舍

云长走麦城

在借对的同时让“急”对“长”,“雨”对“云”。现有部分联友效仿,在无情圈子里被接受。

后来在杜甫的诗作中找到一例:

殊锡曾为大司马,

总戎皆插侍中貂。

“大司马”为官职名,为三言整词。“侍中/貂”则不是。此为异步+借对。同时,中间又用了交股对,即“大/中”“司/侍”,很工致。

9.磋借

磋借,即磋对的辞藻是以借对的方式形成工对的。

杨新跃集句题古丈县妙古金茶园观景台:

裛露掇其英,昆府烟霞浮几席;

凉风起将夕,五溪衣服共云山。 

此作“昆府/云山”“几席/五溪”可视为交股对。同时“几”字由名词转义为了数词。

10.半截无有对

将无情对作为一个“对仗单元”安排进“多分句成联”中,可能实现无中生有。笔者的这一猜想后来找到了例证。

钟云舫题峨眉山金顶:

众峰齐让佛门高,稽首如来,要分此半轮秋月;

一览尽收天下秀,满心归去,胜游他五岳名山。

此作中间分句单独考察是无情对,而整作显然是有情的成联。

倪丁一题重庆人民公园茶园:

赵钱孙李,无非三教九流,东扯西拉,茶已二开宜再泡;

甲乙丙丁,来自五湖四海,南腔北调,果然一点不相干。

此作最后一个分句乃“密集借对”而成,单独考察也是无情对。整作也是很出彩的有情对。

无情对成为“上下联命意相干的有机组成部分”,说明之前的所谓“命意绝不相干”是相对的。此法可能被人用来增添对仗灵活性,寻求作品特色。延伸于多个分句,也是可能成立的。

11.复合对

异步、自对、借对、磋对复合运用,还有无穷变化。

同治贡生王尚辰题包公祠:

直道古犹行,嘉祐四真,姓氏独为天下望;

公墩今已改,香花一曲,溯游宛在水中央。

此联“公墩”之“公”借其形容词义与“直”相对;“姓氏/溯游”为自对;“天下/望”对“水/中央”为小异步。

北京人力车夫一万余人挽袁世凯:

太平天子,仙驾六龙,叹同行推毂无缘,送他个薄薄人情,费四枚铜元,买几张锡箔;

车骑将军,空跑两脚,待先帝出丧有日,让我来尽尽义务,挑几名铁汉,扛一具金棺。

上联的“铜元/锡箔”自对;下联的“铁汉/金棺”自对。有趣的是,“铜元/铁汉”又是精妙的借对,“铜/铁”“元/汉”都转义了,同时,“铁汉/金棺”也是借对。

人们只要正视“对称性破缺”的美学价值,将逐步发现,已有少量先例的对仗法很可能还不止这些。

 

三.能够推演出来的对仗法

根据上述已经找到实例的对仗法的特点和原理,容易推演出前人尚未留下过实例,但显然合理的新对法。

1.自磋

所谓自磋,即自对的部分以磋对的方式构成对仗。

比如,上联用李群玉的“髻挽巫山一段云,裙拖六幅湘江水……”构成自对;下联用白居易的“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构成自对。这也是一种“对称”与“破缺”合理平衡的做法。

2.密借集句

集句是大家熟悉的一种对仗法。在理论上,古人也能以“合作”的方式“创作”出很多“密集借对”而成的对偶句。笔者把这个叫“雅无情集句”。

这一猜想抛出后,一些联友找到了这类集句。如香雾空蒙网友找到的两例:

花开疑乍富 [唐 韦庄]

白露下长安 [唐 刘驾]

 

与君形影分胡越 [唐 姚氏月华]

前后相思两不知 [唐 白居易]

如此集法得到的作品,能给人带来别样的意趣。饮冰室主人若有知,必蠢蠢而动矣。

这一集法的出现,说明无情对也可以很雅致,且上下相关,能够给对联、律诗、骈赋等带来创作技术上的深度革命。

3.无有对

理论上,完全由几副无情对组合起来,可能得到一副多分句的有情对。

笔者试题九方皋:

高手无名,才超伯乐,大象纵无形,一摸即明千里马;

平头百姓,素远公差,闲鸥环百羽,万般看淡十分牛。

四个分句单独看都是无情对,组合起来是多分句成联。大致能示意这种对仗方式所造作品之风格。

借对的密集使用,还能得到“双偶钟”“无情词”等,此处就不介绍了。

 

四.可能创造出来的对仗法

当人们具备更科学的联律观之后,创造出可以与直对、自对、借对、磋对等四种常见对仗手法构成并列关系的新手法,也不是不可能。这里姑且天马行空,根据大致的展望,抛出几种。

1.混对

即上下联句数一样,总的字数一样,对应分句的语法结构一致,但分句的字数不一样多。

这是从李白《夜泊牛渚怀古》中的二联“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得到启发。第一联“登舟”对“空”,“望”对“忆”,“秋”对“谢”,“月”对“将军”;第二联“余”对“斯人”,“亦能”对“不”,“高咏”对“可闻”。

假设在“袁世凯/千古;中华民国/万年。”的基础上,各加一个或多个分句:

起病六君子,袁世凯千古;

送命二陈,中华民国万年。

即可得到混对。

2.逆对

即出句的第一个字与对句的最后一个字工对,以此类推,出句最后一个字与对句第一个字相对,构成对仗。其模式与普通对仗比较:

普通对仗模式:

ABCDE

12345

逆对模式:

ABCDE

54321

也可以局部逆对,其最小单位即二言的磋对。也可以一句之内分段逆对。

3.叉对

即多分句对联,以分句为单位交叉对仗。其模式与普通对仗比较:

普通对仗模式:

ABCD,EFGH;

1234,5678。

叉对模式:

ABCD,EFGH;

5678,1234。

这一部分也许的确太超前,令人难以直视。暂时无法接受的读者,也希望用发展的眼光来淡然视之。

本文所展现的未来风景,主要的目的还是通过助推人们正视“对称性破缺”的美学价值,树立科学的联律观。至于系列对仗法度到底能否经受住实践的检验,就让时间去回答吧。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对仗现象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