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天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漫话百里洲路飞宵生祠联

漫话百里洲路飞宵生祠联

2022-03-23 22:50:58曾祥科荆楚联坛 0条评论

2018年7月26日,“中国作家网”刊载湖北省枝江籍作家朱朝敏文章《回到路飞霄村》。文中,朱朝敏讲述了一位清代“抗洪英雄”路飞霄的故事:


图片

(今日百里洲,图片来源于网络)


“史载:明初以降,洲堤时危时溃,洲土乍丰又废。细察史书便知,清康熙二年(1663年),康熙七年(1668年),康熙十四年(1675年),百里洲三度大水撕堤,溃决如海,人畜漂没,地废民流。堤防太弱了,就不能生存。直到康熙四十三年(1703年),百里洲上,出现了一位英雄 ,名叫路飞霄,他泪呈县衙,诉再修大堤。经百般周折后,县令准复。而这位县令批是批了,却批下来一个‘自费’修堤。路飞霄虽出身寒士,却立大誓称:大堤三年不修复,愿以身殉堤!为唤醒洲民造福子孙,他历三载不更衣,三载不剃头,三载不会友,三载不归家,率全洲百姓日夜修堤,完成土石方15万立方米,于康熙四十六年,巍巍长堤江中立,百里洲堤防大功告成。”

2021年7月6日,《三峡日报》刊载《奋楫笃行百里,守望碧波安澜》。文中写道:“当时为了纪念路公还立了一个‘生祠庙’。庙门对联:‘身系安危,一洲性命须珍重;事关重大,万民脂膏莫乱抛。’2002年合村并组时,将路公当年筑堤指挥部原址定名‘路飞霄村’。这便是百里洲人最早自发修缮水利的历史。”

此文中提到的生祠庙联,《湖北楹联》亦有收录。《湖北楹联》记载如下:

枝江百里洲路飞宵生祠庙

佚名(清)

身系安危,一洲性命须珍惜;

事关重大,百姓脂膏莫浪抛。

两处记载联意相同,内容稍有不同,仔细比较,有四个字不同。从联律来看,《湖北楹联》的版本更为严谨可信。清代这位佚名作者,以这副生祠庙联,代表枝江民众表达对“抗洪英雄”路公的敬仰;同时劝告后来的地方执政者,要以人民为本,尽职履责,要珍惜百姓的生命,要把百姓的钱用到刀刃上,为人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据同治版《枝江县志》记载,康熙四十年,洲人路飞霄鉴于“地废民流,首创修堤,于四十三年经始,至四十六年毕事。”因大堤为分段所筑,合龙处称为“缝口”,后讹称“冯口”。

治水一直是历朝历代统治者关注的大事,也是致力于经世治用的文人学者们关注的问题。清代学者顾炎武提倡经世治用,一生涉猎众多学术领域,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军制论》《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图片

(顾炎武著作,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顾炎武曾谈到长江水利问题。他在《枝江县堤考略》中写道:“县治颇依高阜,向无堤防,惟县东南有百里洲,延袤百里。……对岸皆有堤,举其最要害者,莫过于古城脑、蒋斗湾二处,系通洲上流,一决则势若建瓴,莫能抵御。又洲内军民杂处,互相规避,故堤工视他县尤难。”文中对百里洲的堤防背景、地理形势、现状、困难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见解。

在康熙版《枝江县志》中,录有明代枝江贡生裴若衮所撰《百里洲堤堘记》一文。文中写道:“近如百里洲堤堘一事,利害所关,在当事者未有不矢公矢慎,利国恤民。是以枝江所辖论之,江南居什之一,江北居什之九,惟一洲孑处江中,上下南北,俱无所系。每年漫溃,洲民自为修筑。昔万历己酉迄康熙二年,两朝碑记俱有成例。至康熙五年,渍堤愈多,奉上来可催修筑,无容怠缓。”

“一决则势若建瓴,莫能抵御”,“惟一洲孑处江中,上下南北,俱无所系”……在这种形势下,一名普通百姓,要修复百里洲大堤,谈何容易?关于路飞霄在修堤过程中遭遇的困难和曲折,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当大堤修到冯口时,当地一姓田的地主不让堤身压他家的田地,工程被迫停工。路飞霄为了大局,委曲求全,竟在地主门口跪了三天三夜。地主终于感动。大堤于康熙四十六年在冯口合拢。”(引自樊勇进新浪博客文章《吾心安处》)

路飞霄修堤成功后,百里洲获得了数十年的安居乐业。在路飞霄修堤成功82年后,即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荆州堤溃,阖城淹没,朝廷震惊。此次大水,万城大堤从万城到玉路口溃口22处,决口宽九丈至三十丈不等。据《江陵县志》记载:这次水灾“兵民淹毙无算”、“浮尸满目”。乾隆帝连下十九道谕旨,追究受灾原因。

72年后的咸丰十年(1860年),长江再次发生特大洪水。宜昌洪峰流量达到9.25万立方米每秒,枝城站洪峰流量达到11万立方米每秒。枝江县令朱锡绶在《水灾纪事》诗中记录:“太岁在庚申,五月江水至。自峡建瓴下,奔流素车驶。猛雨注浃旬,轰雷走千里。拔木而漂屋,人兽杂鰋鲤。累石塞城闉,筑土拥城趾。鱼龙舞残星,塌然百雉圮。丰林没其巅,兽吻露乃齿。可怜万灶沉,猱木酸嘶起。灾害生瞬息,有手不及徙。垂涕问江流,天乎祸谁使。”


图片

(王柏心行书,图片来源于网络)


著名学者监利人王柏心在《补修黄牛峡武侯祠并造像记》中记载:“咸丰庚申夏,泯江大溢,祠中水深丈许,缭垣尺圯,像亦剥落不全。”王柏心对治理江河颇有研究,曾著有《导江三议》一书,对治理荆江提出了具体措施。

经历过多次洪灾后,枝江人对路飞霄修堤的意义感受更加真切和深刻。百里洲人怀着对路飞霄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在路飞霄尚健在时就主动集资,为他修建了“生祠庙”。

“路飞霄的英名,随着时代的跌宕,烙在百里洲人民的心中;他敢为人先的壮举,就像一首经久不息的老歌回荡在百里洲的江堤上,余音袅袅;他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洲人砥砺前行。”(引自屈定国《百里洲的码头》)


图片

(百里洲抗洪广场,图片来源于网络)


1998年,百里洲再次迎来特大洪灾。在路飞霄抗洪精神的激励下,10万军民万众一心抗洪抢险。经过两个多月的日夜奋战,军民合力战斗565场次,先后经历了8次洪峰的考验,创造了未亡一人的奇迹,取得了抗洪抢险的伟大胜利。今天,在百里洲镇中心,这里有一座特殊的建筑物——抗洪广场。在1.998米的基座上,军民风雨同舟与洪水抗争的纪念碑巍然屹立。

                        (2022年3月于长阳龙舟坪)

 


————————

本文参考书目:

1、《湖北楹联》,湖北省楹联学会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

2、同治版《枝江县志》(校注本),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2020年7月出版。

3、《枝江历代艺文录》,周德富校注,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百里洲路飞宵祠堂联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