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王弘予 :西递人家及楹联

王弘予 :西递人家及楹联

2019-07-11 22:54:14王弘予当代文艺 0条评论

皖南有个黟县,黟县有个西递村,西递村有一个连片百多幢的明清建筑群。我们驱车西递村,正直清明,菜花黄,桃花红,蜜蜂嗡嗡营营,是莺飞草长的季节。车在低矮连绵的丘陵中穿行,九曲回肠,云林几度,西递村方到眼前。明清两代,徽州文化名播四方,徽州商人游走天下。读书当官的,经商发财的,衣锦还乡,荣归故里。于是就兴土木,修府第,为今天留下了一座明清建筑和民俗文化的博物馆。


西递村的人家多姓胡。据宗谱称,始祖胡昌翼乃唐太宗李世民之后,因朱温篡位,避祸民间,受胡姓人家收养,从此易姓为胡。胡昌翼长成后不求显达,拒绝仕宦,“倡明经学,为世儒家”,人称“明经公”。其子孙又承家学,人称“明经胡氏”。但西递人1992年才想起村中的“追慕堂”,增设李世民塑像,虽据说有族谱为证,却总觉牵强;至于新陈列的大唐24位功臣画像,更有蛇足之嫌。


西递村的特点是家家都有几付楹联,西递主人的文化传统和人生态度从楹联上可以看得很清楚。


“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绕诗书气有子必贤,行山水情其人多寿”,归纳起来,就是要人知书、明理、行善、积德,做个完人,不但儿孙能有出息,自己也能增寿纳福。如有个叫胡尚增的,在大清朝官居二品,生平乐善好施,曾捐银一万五千两,倡建黟县碧阳书院,还出资修桥铺路、送药施棺,行善达50多年。可见行善增寿,并非虚言。



明清两朝徽州不仅出文人而且出商人,以至于有“无徽商不成镇”之说。这既源于当时商品经济相对繁荣的大背景,也与该地区山多地少不利农耕的地理条件有关。读书可以做官,经商容易致富,但经商终究没有做官有地位,也不如读书有名声。中国历史上大部分时期都如此,但现在有些扭转了。最极端的例子是某市的一次富豪聚会,其中一人夸口说:他可以像唤狗一样把市长唤来。众人撺掇他不妨一试,结果果然应验。这件事不仅灭了官员的威风,更让我们老百姓丢脸。因为直到现在,不少老百姓还是称当官的为“父母官”的。


明清的徽州,读书和经商还是比较相容的。因为不少商人财大气粗,成了社会显达;也因为读书的、做官的亲眼看到了货殖的“钱”途,不再自视清高。西递村有一付楹联写得好,“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这位主人比较通达,效好便好,有点白猫黑猫的味道。



商人有钱,但社会地位逊于官也是事实,于是就将钱花在修宅第上。皖南地少,宅第不讲宽敞而讲究精致。围墙、大门、天井、明堂、厢房、阁楼,凡需装饰的地方,无论是砖是木,皆精雕细镂,其考究程度不输于官宦人家而绝胜于一般的书香门第。一位商人甚至将内门装饰成“商”字形,以示人人都要从“商”字底下过。可笑的是,这位商人虽然不遵古训,骄奢逼人,有点当今倒爷的味道,但他毕竟还不敢将“商”字装饰到外门上去,只敢在家里过瘾。


西递村众多的楹联中有几付的确是卓尔不群的。比如“天为棋盘星为子,问何人能下;地作琵琶路为弦,看谁个敢弹”,虽有些故作豪壮,但比起那些畏头缩脑还自以为得计的,到底还是阳刚了许多。再如“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忌是腐才”,“君子不忧还不惧,丈夫能屈也能伸”,在许多以世故示人的楹联中,也十分起眼。它使人想起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脊梁。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康有为率千名举人公车上书,小小的西递胡姓,竟占其三。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西递乡村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