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楹联中的襄阳-----黄州会馆

楹联中的襄阳-----黄州会馆

2018-08-29 22:19:30未知对联襄阳 0条评论

一碗鸡汤熬面片,配上银耳莲子羹,就是今天的早餐。一守说是才开张的店,所以拉着我来尝鲜。没坐一会, 他的熟人越来的越多,已经不能慢条斯理的品尝,我只好打个招呼,先行告辞。


穿出只有下半截定中门(城楼早已不知去向),即是大街,向南行走不足200来到火巷口,已经能看见侧身相对的黄州会馆。婀娜的背墙,与峥嵘的马头墙刚柔相映成趣。


关于对黄州的了解,我主要从苏胡子那里得来,他在这里的山坡种菜,从而得到东坡居士雅号。写下豪放词的代表作大江东去,留下天下第三行书的“寒食帖”,就连一帮人乘船喝花酒,让不出名的赤壁矶火到如今。可以说苏轼文学上最重的作品,都是在黄州完成的
才子重文章,凭他二赋八诗,都争传苏东坡两游赤壁;
英雄造时势,待我三年五载,必艳说湖南客小住黄州。
不是爱黄州,是爱黄州某。爱屋及乌,既然有黄州会馆,又何必舍近求远捏。


黄州会馆又称黄州庙、黄州书院,坐西朝东,建于清鼎盛时期。它严格按照中轴对称、纵深发展的样式建成,是清代早期典型的传统会馆格局,也是天井院落式布局。由黄州帮商人在樊城修建的,他们特别会做生意,卖的大多数是布匹、棉花,像经营绸缎布匹的老字号阮祥泰就属于黄州帮
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会馆几度易手后,人去楼空 。现在房产商做抢修,戏台重修,雕梁新漆,会馆曾经以前发生过什么故事?面对无声的古老的建筑,我试着从残留的只言片语,去做更深入的了解。


正气补苍穹想当年匹马雄风垂功不朽,
精灵扶碧殿看此日飞翬捲雨兴古为新
这是大殿正面两边石柱阴刻一副联,苍穹对碧殿,苍碧色彩成对。匹马对飞翚,翚本意指有五彩羽毛的雉,马翚动物禽鸟成对。雄风对卷雨,风雨气候成对,对于文字对仗的追求,已经精确到每个字,不得不叹服古人文字掌控能力。

飞翬卷雨;朱熹集传:"其檐阿华采而轩翔,如翚之飞而矫其翼也。所以飞翚一词已经引申为别意,"后以"翚飞"形容宫室的高峻壮丽。近代建筑学将此种屋翼檐角向上的建筑形式,俗称"飞檐",称"翚飞式",为我国古代所特创。这种建筑样式极容易勾起诗情,王渤海曾有诗曰;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这副楹联存在,证明黄州会馆不只有戏台,还有神殿。供奉是谁?已无人知晓。我最初的判断是关公,因为关公是财神,很多会馆,很多行业都供奉。从匹马雄风来释读,关公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符合平生经历。随着整修的深入,大门牌楼上被石灰粉住的匾额“护国宫”显露出来。

黄州会馆和护国宫有着怎样的关系?现场已无其他的实物佐证。黄州会馆不可能只有襄阳有,护国宫其他地区有没有?有没有保留下来的楹联,以及其他的文字资料。


 功夫不负有心人,与网络中收到湖北沙市、汉口、宜昌、襄阳、老河口、竹山、恩施,湖南洪江,四川成都,重庆等地均有黄州会馆。可惜没有文字资料留存,似乎走到死角。


我决定继续深挖,在收索到蜀河镇黄州会馆,也是正门上方竖书“护国宫”三字,两边分别书写“金墉”“玉局”。中柱、边柱各用青瓷片嵌对联一副。中柱联为:帝德无私,想当年楚北声垂,万古神功昭日月;立思曰极,位此际秦西威镇,千秋俎豆祀馨香。边柱联为:庙貌柱奇观,视当前日朗风清,恰肖黄州赤壁;神功昭赫濯,庇此地民安物阜,何分楚水秦山。(两副对联悬空较高,有些字因年久模糊,暂时无法确认,待后改正。此前蜀河有关宣传资料提供的此对联错误甚多。)证实护国宫和黄州会馆是一回事,可是楹联文字有限,并不能完全解开我的疑惑。
>幸好正殿山墙留有碑文,记叙会馆始建于乾隆中叶,由在蜀从事商业贸易的黄州籍商号、帮会依次兴建,后经历几代人百余年努力,始得完成。初创时仅正殿三间,后于道光二十七年动工,历时两年修成拜殿,同治十二年起又“刻角丹楹”“几费经营”“罄数千金”而修成乐楼及门楼。蜀河黄州馆是安康境内规模最大、工艺最为精美的南派宫殿式建筑,其耗资十分惊人。一段文字引起我的注意。“是以乾隆先年,初兴老会首等捐赀并力立有帝主胜会,集聚虽有功,尚难成。”护国宫供奉的是帝主,关公虽封为伏魔大帝,帝主这样称呼却没有听说过。
麻城诗友及时解开了我的疑惑,湖北黄冈市麻城市五脑山建有帝主宫,所奉主神帝主,又称福主、土主、张七相公,紫微侯,民间又称之为盖天帝主。

今天能查到的最早对帝主庙予以记载的是天顺五年(1461)所刊《大明一统志》,卷61《黄州府•祠庙》云:张相公庙,在麻城县治东,宋时县人张行七,毁沿江诸庙系狱,适有火灾,释行七捍之,立止,至城西北五脑山,人马俱化,邑人为建庙。明嘉靖年(1522 - 1566)间,麻城人刘天和“经略甘肃,用兵宁夏,屡荷神佑,立灵应碑于庙左以记其事”( 民国《麻城县志前编》卷2《建置•庙坛》) 。所立之碑即毛凤韶所撰《紫微张侯灵应碑》,今仍存五脑山帝主宫,明代帝主被加封为助国顺天王。清咸丰(1851- 1861) 、同治年间( 1862 - 1874 ) ,“粤捻交煽,境土绎骚,屡著灵异,助顺剿逆,邑中官民申禀大宪奏请加神封号,奉敕加封‘灵感’两字”。护国宫名字也由此得来。

宋明清三朝,帝主均有封赐或加封,成为国家祀典之神,在地方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正如毛凤韶《紫微张侯灵应碑》所称“诚万民之倚庇,一方之主宰也,故人称为福主神云”。帝主信仰起源于宋代的麻城,明代在鄂东地区得到传播,后随鄂东移民的足迹,影响及于鄂中、鄂西南及四川等地。帝主信仰的传播,与宋明清三代国家的赐额与封号、麻城籍士大夫的鼓吹、黄州商人的推波助澜、以麻城籍为主的鄂东移民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黄州襄阳会馆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