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一位楹联爱好者的学联之路

一位楹联爱好者的学联之路

2016-12-11 10:25:29高寒对联中国 0条评论

       刘太品先生曾言:“联语一途,自古罕有女性作者,俗谓苏小妹者应声巧对,纯属乌有;旧传松江女史岳坟联语,实为摘句。至廿一世纪初年,有网络对联兴于神州,一时作者蜂起,佳构云集,而女性作者群体卓立其间,大有与须眉平分秋色之势”!作为一名女性对联爱好者,接触网络对联亦有几载,至今仍处于迷糊状态。我对文字一直抱有敬畏的态度。曾小诗一首:“书山远路途,亦步陋章娱。薄汗涔涔渗,噤声未敢呼”。回顾学联经历,最初由喜爱到痴迷,由茶余消遣到认真深入,有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对句、出句、诗钟、成联(我对句上万,出句上千,诗钟无数,可惜都流失,近一年才开始收录)。下面试谈我与对联的渊源。

 

       我出生在农村,曾祖父是地主,据说是十里八乡的知名人士,家境算得上富庶。祖父读过私塾,教书先生是村里的一位秀才,依稀记得老态中仍有些清秀斯文。每到春节前两天,门口摆出桌子和笔墨,村里人从集市上买些红纸,或自己裁一些,等待祖父逐个写春联。祖父略思忖,龙飞凤舞后一副对联便可出炉。小时候最大的乐趣是走乡窜户时读农家大门外张贴的春联,如:“瑞雪飞花妆塞北;春风化雨绿江南”,“大地春回花竞绣;神州瑞满物呈祥”。尤其是一副“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事难成、事难成,事事难成事事成。”此联映在脑海挥之不去,孩童焉知农民的辛酸,只顾着乐!

 

       整个少年和青年时期是寂寞的,唯和书本作伴,大量阅读中外名著、诗歌、散文、绘画等。教科书里关于楹联文化几乎是一片空白。

 

       09年开始进入诗词联群,结识全国文学爱好者。网络对联群包罗万象鱼目混珠,也是卧虎藏龙之地。有道是:“才子佳人,自是白衣卿相”,学联热潮盛极一时,算是初学者很好的学习去处吧。首先关注的是谐巧类对联,如:“此木为柴山山出”、“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曾有师者建议此类机巧联、机关联、拆字联可以读赏,但不必深究。这期间阅读的书籍有《笠翁对韵》《联律通则》《增广贤文》《文心雕龙》《古文观止》《诗词格律》以及大量的唐诗宋词。自学平仄后,开启了漫长的学联之旅。

 

 

烟霞一枕和衣卧(联友)

风雨满楼负手凝(高寒)

 

为求一字磨秃笔(联友)

因爱虚名累瘦身(高寒)

 

力拔云端峰夺冠(联友)

名扬世外剑封侯(高寒)

 

樽前故旧多零散(联友)

笔底情怀渐黯然(高寒)

 

往来皆是匆匆客(联友)

悲喜无关碌碌名(高寒)

 

衰柳枯杨,谁识当年歌舞殿(联友)

残垣孤旐,可怜今日帝王陵(高寒)

 

我有松风一两,何人欲买(联友)

君非色艺双馨,冷眼旁观(高寒)

 

 

      渐渐的并不满足于对句,开始琢磨出句。时至今日联群和论坛活跃着大批老师,他们有着非常丰富的出句理论知识,斟词究字十分考究。我出句全凭感觉,几乎不讲道理,信手拈来。例:

 

 

昏晓闲看,许人以梦(高寒)

古今细读,教我忘尘(闲看昏晓)

 

断壁残垣闻堕叶,离伤尽诉(高寒)

寒山客舍叹飞花,余恨难消(水云间)

 

鹤以长闲,云飞何处?(高寒)

心多淡泊,道法自然。(冰藕)

 

智者读书,杂而不精,乱而无序(高寒)

痴人说梦,美而忘我,醉而有形(三舍)

 

垂杨小月,一江春水(高寒)

烟雨红尘,两岸桃花(烟雨江南)

 

料青山如是,柳如是也(高寒)

知俗世易安,李易安乎(烟雨江南)

 

 

       梁章钜在《楹联丛话》记载,诗钟的源头,一谓源于“改诗”,二谓源于唐宋时酒令。要求作者知识广博且有急才,达到斗智斗巧和娱乐效果。诗钟虽是雕虫小技,亦洋洋乎大观,其中乐趣,胜诗十倍,“钟虽小品,惊天地,泣鬼神,征夫怨妇之思,怀乡忧国之感,均可流露于寥寥十四字中”。诗钟种类格式繁多,对仗要求及其严格,更重立意。无意义之诗钟,称为“哑钟”。作品有点猜谜的意思,不能犯题面字,百度可查,在此就不多赘叙。例:

 

 

合咏:辫子

受之父母安能毁?

可辨雌雄必得留。

 

合咏:归

家山千里频催马;

风雪一肩未阻程。

 

分咏:余香/耳屎

掏空累赘聆天籁;

散尽芳馨挽月魂。

 

冬/雪(蝉联格)

笛中吹起千秋雪;

冬里乍开万树梅。

 

合咏:猪八戒

西渡取经难改性;

天庭下界错投胎。

 

合咏:冬天(禁用“雪梅冷”)

沉香炉火温情酒;

落叶虬枝朔骨风。

 

 

       当然,学联者皆有闹群或者组团进行临屏PK经历。联群有不成文比赛规则:对联三分钟,成联十分钟,诗钟十五分钟,诗、词(小令)二十分钟,通常由我承担成联和诗的部分,可惜PK作品几乎未曾收录。

 

 

题自费出书

洛邑当年凭纸贵;

黔驴今日谓词穷?

 

某群呵斥

质陋无妨,太狂人愈鄙;

才高有度,过癖世同嫌。

 

老牛吃嫩草

小女笄年,今宵好梦为新妇;

老生不惑,枯木逢春缔孽缘。

 

分咏:书生/畜生

读万卷文,秃笔破裘,竟是百无一用;

乞三餐食,肥头大耳,终为座上佳肴。

 

劝某人

知一点皮毛,羞为太傅;

积三分福善,乐享余年。

 

纠结篇

无端破事三千,待沉吟,理还纷乱,再难寻绮色云霞,清潭水镜;

怎奈鸡毛一地,随起落,拾亦不堪,由任尔真情戏子,纨绔膏粱。

 

 

       古人云:所谓末流诗,或叫噪怒张,或谩骂攻讦,很大程度违背了忠厚的传统。诗到了这种地步,可说是一次厄运,也是诗的不幸。吾将改之!

 

 

       综上所述仅仅是弄懂对仗、平仄、句式、结构等对联所必备基本条件,会写和写好之间有十万八千里路,只能说是争捷斗巧而已。如果满足现状,混迹于各大联群和论坛,收获一帮粉丝也足够了。对联虽然是一门小众文学,但同其它文学体裁大抵相同,若想真正独立创作,成为优秀的楹联写手是远远不够的。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也说:“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

 

       丙申年进入中国楹联论坛,成为第五期学堂学员,学员来自全国,自诩高手(笑),开始魔鬼般的训练。中楹云集各地高人韵士,如太李白、金锐、一脉花香、莫非、青山如是等,他们在创作中都似乎不自觉的以清联为范本,大有复古之意。“变齐梁之绮靡,追建安之风骨,振起有唐一代诗风,反对浮华的骈体,提倡质朴的古文,在创作上与空洞无物的老干体和征联体划清界线”,使楹联作品具典雅、大气、可读性、文学性之特点。我也开始着魔似的阅读《清联三百副》《对联话》《中楹百家》《诗经》《离骚》骈赋文和文言文,在阅读中吸取名家精髓,发现其闪光点,揣摩其思维角度和构思方法,为我所用。曾拟写一联盛赞中国楹联论坛:“淹留龙虎厚深兮,无日不凝眸,谁在吟山,谁在吟水;止步楹坛何久矣,一朝犹放胆,吾将忘我,吾将忘情”。欣喜的是在中楹的一部分作品受导师鼓励,收录在对联中国公众号。

 

  

题三峡

高猿传响,雅士吟愁,十二峰名并九华,迭嶂耸云邀客棹;

浪势鲸奔,山形虎踞,七百里剑斫双壁,寒烟带雨入江流。

 

题洪秀全  

揭竿源自布衣,纵十年斧钺交争,勋业何如明太祖;

卜鬼岂安天国,教半壁风云突变,哀兵莫怨老耶稣。

 

杜甫草堂

一棹随风歌自苦,悲为时事,慨在襟怀,春秋笔下逢诗史;

半生流寓仕穷通,北望京华,西征蜀道,花径溪旁结草堂。

 

风动石

补天不济,立势不欹,伫东山冠甲一峰,摩霄摘斗犹缄默;

契鹭以飞,挟风以舞,支寸柱巍昂千浪,卷雪惊涛亦泰然。

 

题东湖

行数步得清凉,但看荷风漾柳,云水泛舟,诸君莫羡西湖好;

溯千年承绚烂,遥思屈子吟歌,楚王击缶,胜迹应教玉笛新。

 

 

      许多才气天赋不错的联友,由于觉着对联艰涩,便停滞不前,逐渐淡出楹联圈,甚觉可惜。胡适先生曾言楹联是“苦痛的小玩意儿”,要求作者大量阅读,广泛涉猎,博古通今,方能游刃有余。想来所有的楹联人痛并快乐着。目前我尚在探索中艰难前行,其路漫漫,深信在不懈努力中终有进益。不假良史之词,不托飞驰之势,留一些孤独,存一份热爱,勤补拙也,与诸位楹联人及爱好者共勉!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学联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