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资讯楹联百家访谈:时习之

楹联百家访谈:时习之

2019-02-24 23:27:08时习之对联中国 0条评论

我觉得一项学术研究的进行要依托以下几个基本条件:一是研究对象必须保质保量;二是研究方法须讲究科学,三是研究人员必须具备相当的素养,我想请您谈谈,当代的对联学术研究何以成为可能,其必要性何在?现下的对联学术研究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


时习之:

我觉得一项学术研究的进行要依托以下几个基本条件:一是研究对象必须保质保量;二是研究方法须讲究科学,三是研究人员必须具备相当的素养,我想请您谈谈,当代的对联学术研究何以成为可能,其必要性何在?现下的对联学术研究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纵向与横向)? 答:你所说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很有必要的。我们不妨逐一来看看。 “研究对象必须保质保量”。这个是基本的条件,如果研究对象存在问题,那么研究必然无从进行。现在能看到的清以后的对联数量是很大的,至少有若干万副,如果以此为研究对象,进行与之有关的各项研究,显然是可以“保质保量”的。但是如果要进行联史研究,由于早期对联数量有限,某些记载又不大可靠,这就很难“保质保量”了。 “研究方法须讲究科学”。如果研究方法不科学,那么很可能使研究误入歧途,至少会影响研究的效率。如果说前一个是客观条件,那么这一个就是研究者的主观条件了。而“研究方法”能否“讲究科学”,其实与第三条“研究人员必须具备相当的素养”有时是有关的(不具备“相当的素养”的研究者往往不能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但具备“相当的素养”的研究者有时也可能为了某种原因而有意无意地采用不那么科学的研究方法)。事实上我们看到过用统计方法研究对联格律而采用的样本不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研究人员必须具备相当的素养”。这个“相当的素养”应该说是研究者的入门条件,人不可能研究自己不能理解的东西,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研究显然是无法正常进行的。 关于“当代的对联学术研究”的必要性,我想是毋庸置疑的。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有研究的必要,而前人对对联的研究又相对较少,有待今人和后人研究的空间还相当广阔。至于可能性,显然也是毋庸置疑的。无论研究的对象还是研究的方法,我们都比前人更优越,尤其是网络强大的搜索功能和计算机便捷的统计分析功能,是前人所无法想象的。我们所欠缺的或者是“素养”较之前人有所不如。但就总的条件而言,我们完全有可能达到前人所尚未达到的高度。 至于“现下的对联学术研究的基本状况”,很遗憾,我不能从总体上来作评介。因为我对现实联界的理论研究所知有限。就我较少的一些接触来看,似乎研究者的水平也好,态度也好,研究的成果也好都有较大的差别,或者可以用良莠不齐来形容。

02

学术研究过程中需要争鸣与碰撞,据我所知,在各大对联网络论坛曾经有过几次关于对仗、语法等诸多问题的论战,您如何看待当代对联界的争鸣?

时习之:

学术研究过程中需要争鸣与碰撞,据我所知,在各大对联网络论坛曾经有过几次关于对仗、语法等诸多问题的论战,您如何看待当代对联界的争鸣? 答:我很少看现实联界的刊物,因此回答仅限于“各大对联网络论坛”而不是整个“当代对联界”。我认为这些争鸣从总体上看是有益于对联理论的发展的,比如由胡自立先生提出的结构不同也可以对仗的观点,由孙逐明先生阐发的类义与对仗的关系,网上对《联律通则》的讨论,本人提出的对马蹄韵的质疑等,无疑都是有益的。但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有些争鸣的参与者有时不能正确对待争论,对待论敌,致使争鸣沦为口水战,甚至沦为骂街,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03

古代的对联有没有明显的风格和流派?您可不可以给我们简单地说一下您的研究?

时习之:

古代的对联有没有明显的风格和流派?您可不可以给我们简单地说一下您的研究? 答:就直觉而言,似乎是有的,比如不同时代的对联或同一时代不同作者的对联,往往会有明显不同的风格;同一时期同一地域的某些作者,也有因风格接近而形成流派的。但由于没有作过专门的研究,不敢信口开河地乱讲一气。

04

听说您收集、整理了万余副对联,请给我们说说,您是如何收集整理的,做了哪些统计,这其中有什么诀窍吗?做这些研究工作有时会不会觉得枯燥?您对年轻人做对联学术研究有何建议?

时习之:

我确实收集了10000多副对联。做这个事,其实也有一定的偶然性。本来我对余德泉教授统计了6000多副对联后总结出来的马蹄韵有怀疑,但当时认为自己既没有那么多的资料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并没有准备也去统计。2006年底,我就要退休了,时间就要有了,但也并没有下这个决心。记得当时和一散人偶尔谈起自对这种形式在清代早期和晚期变化比较大,如果作一些比较性的研究,也许会有收获。于是想到了通过电脑录入和整理对联。具体录对联是从2007年初开始的。最先录的是《楹联丛话》,共2800多联,用了两个多月时间,每天从早到晚大约耗时六、七个小时。录入的内容比较多,包括作者和对联相关者(婚联的新人、寿联的寿星、挽联的死者等)的姓名(书中是字、号、职务、谥号、地望等的尽可能找到名字)、创作的时间(朝代、年代,如果是寿联、挽联或其他有比较明显特征的联,尽可能查明其年份)、联的出处(什么书、第几页)、联的分类、字数句数和句式、声律方面的特点(句脚、句中有没有“出律”,句脚是不是符合马蹄韵或朱氏规则、五七言律句是不是孤平、三平尾、三仄尾、特拗等)、自对方面的特征(互对是否工整、是否部分或完全失对、含不含重言、带不带领字等)、有没有不规则重字、是不是集句及集句的出处等。大概一天能录40~50联。后来又录了《对联话》3000余联(已经扣除了与《楹联丛话》相同的联),再录了《楹联四话》400余联(也扣除了与《楹联丛话》、《对联话》相同的联),这样就也有了6000多联,可以和余教授的统计作个比较了。于是在此基础上写了《质疑马蹄韵》一文。后来又陆续录了《楹联述录》、《楹联续录》、《南亭四话》等联书,又从清代笔记和诗话中找了不少,总共就有了10000多联。 录入时为了节省打字时间,一般是先找到电子版来复制、粘贴,如果有纸质书,在录入时再对照一下,这样可以快些。这个可以算是小“诀窍”吧。另外后来谢青堂搞了个数据库软件,字数句数句式和句脚平仄可以自动判断(有些平仄两读的字和数据库没有的字还是要靠人力),这个是更大的“诀窍”了,其他的“诀窍”好像还没有。 我一般只做自己有兴趣的研究,接受命令性的研究很少做,所以多数时候不觉得枯燥。 年轻人如果愿意进行对联学术研究,当然是很好的。我有这样几点建议:摈弃功利心,搞这个不大可能给你带来名和利的;耐得住寂寞,同道和读者都不会有很多的;充实自己,这是必须的,所谓打铁先要本身硬;不要带着结论去找论据,这样很可能会只对有利于自己结论的论据感兴趣,从而使研究走入歧途。

上述内容是2011年中国楹联论坛百家访谈栏目主持人白衣孤鸿访问中国楹联论坛联话清谈首席版主时习之先生的问答。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时习之访谈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