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对联赏析武安古戏楼石刻楹联赏析

武安古戏楼石刻楹联赏析

2019-08-27 22:40:47神钲书院神钲书院 0条评论

武安古戏楼,历史悠久,多为明清建筑,一般与各种庙宇相对,是为各路神灵演戏以求雨祷福之用。其建筑灵巧,风格别致,一般下有一米左右高低的青石台基,屋顶为前后褡裢式褐色瓦顶,舞台分前后台。前台明柱为了防止风雨侵蚀,多使用石柱,有圆柱形和八边形。八边形大多刻有楹联,其内容富含戏曲文化和人生哲理,字体多行书或楷书,字迹清润娟秀,联语工仗严谨,雕刻精细,书文俱美,令人赏心悦目。现保存较好的有:

【沙洺戏楼】

沙洺戏楼位于武安市贺进镇沙洺村内。始建于明代天启初年(1621年),清嘉庆初年和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修。戏楼坐东朝西,与龙王庙歇堂相对。通高9米,石、木、砖、瓦结构。分前、后台,单檐勾连搭式布瓦顶,面阔3间,进深2间,前檐石柱四根,刻写对联两幅,行书阳刻,雕刻精美。

一联(外联)为:

是也非也程为非究不外是;

真乎伪乎即云伪何所见真。


此联的读法,有的认为是如下断句:

是也非也  程为非究   不外是;

真乎伪乎  即云伪何   所见真。

显然这样读,是无法解读该联之意,根据联意,应该如下读法:

是也非也 ,程为非,究不外是;

真乎伪乎?即云伪,何所见真?

意思是说:

有对的,有错的,戏中说是错的,那终归成不了对的;

是真的?是假的?既然说是假的,又怎么能看到真的?

将戏剧的曲折情节和故事的离奇性表现的淋漓尽致。


另一联(内联)为:

戏 休作戏观 戏中自有真妙趣;

曲 唯其曲尽 曲里岂皆假性情?

该联意思是说,看戏,不仅仅是当做戏看,戏里的故事自然有其奇妙的乐趣和真实的道理;听曲,也只有听到最后,才能听得出其中不都是虚假的情义和感情。

据说,这两幅对联是沙洺村清代一个13岁的小秀才郝晋锴撰写并书写的,书法特点行楷兼具,收放自如,字字挺秀而俊丽,彰显了古代少年的才学志气。

【阳邑戏楼】

阳邑戏楼位于阳邑镇西街圣水池畔,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该戏楼坐东面西,砖、石、木结构,面宽3间,进深2间,建筑高度约7米。前台口石柱为八棱柱,柱上雕刻对联。每柱均雕刻18字,为较长的对联,内容如下,

外联: 

假昔日衣冠处地设身几□月在寒潭花在镜?

演古人事实原情略迹须知元中幻想色中空。


上联中有一个异体字,即□,原字是“虑”字去掉上面的部首,而只有里面的结构,即“上七下心”或“上匕下心”,雕刻清晰,不存在毁损,但不知什么字,有的文章写作“忘”,有的写作“意”,但都不准确。笔者根据联中上下文之意,猜想应是“虑”,是考虑的“虑”字的简写,有考虑、思虑、担忧之意。该上联应是一个疑问句,其大意是:

穿着过去的衣服演戏,虽然处地设身,扮演各种角色,但又有谁去考虑和担忧是不是月亮照在了寒冷的水潭,镜子里照出了花朵?(即不考虑它是否真实之意)

下联大意是:

表演古人的故事,还原其情节,省略其细节,应该知道有的事原本就是幻想,而那些酒色财气荣华富贵到头来都不过是过眼烟云。

所以笔者考虑,此字应该是“虑”,如有不同见解,请评论。


阳邑戏楼的另一联即内联内容为:

楼胯清流咏白雪奏阳春歌声随清流以俱韵;

台临湍水执青萍搢象笏舞容与湍水而并□。

该联中也有一个异体字,即最后一个字,应该是“鲜”,而原字是把左边“鱼”字旁的一“提”,写成“大”字,可能是书写者的书写习惯而误。但有的抄录者记作“解”,笔者以为不确,纵观全联含义,上联意思是说:

戏楼横跨清清的流水,台上演奏的各种名曲和歌声,随着楼下的潺潺的流水声都具有优美的韵律;

下联意思是说:

舞台相临湍急的河流,台上不管文官还是武将,其优美的舞姿和容貌与楼下湍急的河流一样鲜亮照人。

所以应该是“鲜”,而理解为“解”则是错误的。

联中“阳春”“白雪”,春秋时楚国名曲,泛指高雅曲目;“青萍”指宝剑,“象笏”指官员晋见皇上时手持的象牙笏板。

【葫芦峪戏楼】

位于矿山镇葫芦峪村内,属天地庙附属物,始建年代不详,清代民国均有重修。

该戏楼坐南朝北,面阔三间,形制和沙洺戏楼基本一致。台口明柱为四根石柱,八愣形,上刻对联,但部分字迹模糊。戏楼后台东山墙有清代重修碑谒一通,记载重修戏楼过程。

石柱刻联,内联单柱12字,部分字迹有毁损:

乾坤大戏场请君更看戏中戏;

俯仰皆身鑑对影休推身外身。

此联大意,是说天地间就是一座大戏场,台上唱戏,台下也在演戏,即戏中有戏。下联指人生一世,大事小事,都是自己亲身体验的,对照戏台上的角色,不要推说这个演的不是我,实际就是米自己,即身外之身。此联极富人生哲理。

外联每柱11字:

古事见今朝过去今朝皆古事;

虚华当实景后来实景亦虚华。

唐李白有诗句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是说过去的事我们现在拿来演戏评说,而今天的事后世子孙也会像古事一样演绎评论;本来虚幻的东西可以当做实景实事,而随着历史的变迁,真实的事物也会变得虚无缥缈。是说人生万物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沉浮不定,变幻莫测的。


【仙庄戏楼】

伯延镇仙庄村戏楼,损毁严重,但石柱保存下来,对联刻字采用每字圆形底面,再阳刻对联,增加了观赏性,上有刻联两幅,内容为:

万方人排此地谈笑俱是君臣父子;

千秋事演今时歌舞无非天下国家。


听其言道德仁义格外文章圈外注;

观其色喜怒哀乐水中明月镜中花。

此两联均为单柱14字,对仗工整,将戏曲文化和人生哲理巧妙融合,让人在看戏的同时,既要理解演戏的内容,又要从中感悟人生的道理。下副对联中,是说你在听到台上的戏词里,有关道德格言的警句文章,是可以格外关注铭记在心的,而那些演员的喜怒哀乐都是在演戏,最终都像水中月镜中花一样,来去一场空。


【杏花村戏楼】

 阳邑镇杏花村戏楼,每柱13字,两联文词优美,口吐珠玉,妙笔生花,读来如临其景,如乐在耳。

一联为:

执籥秉翟近者悦借见羽旄之美;

敲金击玉远者来共闻弦歌之声。

另一联为:

龙楼鹤宿照乾坤常临风云雨露;

凤阁仙楼映日月不对竹石松花。


执籥(yue)秉翟(di),籥,一种古乐器。翟,雉羽。出自《诗经·邶风·简兮》:“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左手执籥、右手秉翟。”此句指舞台上乐礼的演奏。


【井沟戏楼】

西寺庄乡井沟村戏楼,

两幅刻联为两种书体,一为正书,一为行草,且雕刻精细。正书丰润大气,行草自然洒脱,各有千秋,令人赏心悦目。

一联为正书:

一捧雪映连环彩射麒麟阁;

九连灯望双珠光浮燕子亭。

这是一副戏曲剧目嵌名联,把一捧雪,连环计,双珠记,燕子亭,麒麟阁和九灯等剧目名称嵌在对联中,并且句意连贯,一气呵成,可谓妙笔生辉。其中一捧雪、连环计、双珠记、燕子亭,皆为明清以来舞台杂剧剧目。九连灯,一种以莲花灯九盏相连成串的神灯,这里指民间一种叫做“九连灯”的传统舞蹈。麒麟阁,汉武帝时供奉十一功臣的名阁,后遍及全国各地。此指京剧剧目《麒麟阁》。


另一联草书:

声断绿云恍然如霓裳羽曲;

歌凝红树宛尔似白雪阳春。

“声断绿云”“歌凝红树”,是引用的古代对偶佳句,比喻演唱的歌声特别优美,吸引了众多俊男靓女前来驻足观看。“霓裳羽曲”,唐代宫廷乐舞。“白雪阳春”,一般指高雅曲目,常与“下里巴人”(民间通俗曲目)相对。


【马家庄戏楼】

马家庄戏楼建于清代,曾坍塌严重,近年重修,四根石柱刻联保存较好,其中内联字数较多,单联19字,或为目前发现的武安古戏楼刻联字数最多的一副。整副对联字迹稠满,顶天立地,字与字之间几乎没有空隙。字体为行草,多个字体为草书,洋洋洒洒,虚虚实实,或张或驰,错落有致,犹如排兵布阵,忙而不乱,有简有繁,各具个性,字字有力,笔笔见功。内容为:

且看场中之富贵功名真耶假耶世事不过乃尔;

试观台上之歌悲怒骂虚欤实欤人情大抵如斯。

此联道出舞台上的歌悲怒骂,与人世间的人情冷暖是一样的,劝人们不要太看中富贵功名,也不要太计较人间悲欢,因为,富贵也罢,贫穷也罢,人生苦短,只不过是匆匆过客而已。

另一联即外联,字数较少,单联9字,与内联形成显明对比,行书,字迹较大,书法具有随意洒脱之感,联语为:

按律吕点破炎凉世态;

借衣冠描画古今人情。

律吕,乐律的统称,分阳律、阴律共12律。其中“点破”二字,是让观众在欣赏悠扬的声律的同时,要捂出戏中深意,台上唱的戏虽假,但都是现实中的真实反映。

【洪山村戏楼】

位于矿山镇洪山村中部,与龙王庙相对,留有清雍正、乾隆、同治年间题记各一块,有石柱四根,八愣形,刻字清晰,每柱均为楷书12字,字迹大小匀称,秀丽美观,笔画略带行书笔意,自然清新,如梅花带露,给人芳香扑鼻之感。

一联为:

文成武就金榜题名空享富贵;

男婚女配洞房花烛假作姻缘。

另一联为:

忠孝莫恢心看到结果方有报;

奸逆休得意惹祸杀身事无差。

前联描述戏台上的金榜题名或洞房花烛都是空欢喜假姻缘,做戏而已。后联映射忠君报国虽受磨难而终归得到好报,而奸佞小人虽一时得意,但作恶多端终归得到应有的惩罚。

【土岭戏楼】

土岭戏楼建于明代,清代有重修。青石台基约1.8米高,台基下有石砌券洞,券脸有花卉雕刻。券洞前后通透,行成共鸣瓮,起到演员唱腔宏亮的辅助作用。戏楼坐南朝北,与爷爷庙、奶奶庙等相对。现戏院和小学校共处一院。戏楼青砖砌筑,后墙开圆窗,褐色瓦顶,正脊两端螭吻高耸,古风不减。现后坡顶有残破。前口有石柱四根,两端石柱为素面,无刻字,柱础为石狮造型,这在其它戏楼较少见。


中间两石柱刻联为:

响遏行云一曲升平千圣乐;

歌翻白雪五音调协万民欢。

该联书写者采用行书写法,行草兼顾,自然流畅,不做作,如在纸上信手涂鸦一般,给人一挥而就之感。

响遏行云:形容歌声嘹亮,直上天空,把浮动的云彩都挡住了。出自《列子·汤问》:“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遏(è):阻止。

五音(中国古代五音),一般指五声音阶,依次为:宫—商—角—徵—羽。

【失群联】

失群联,即一副对联,失去了其中的上联或下联,仅存单联,不成一对了。这在漫长的岁月中,由于戏楼毁损,拆迁,高大的石柱极易断裂损坏,有的保存下来的只是一个或两个单柱联,即失群联,但其雕刻和书法艺术同样具有可观赏之美感。如赵庄戏楼和东寺庄戏楼就是留存下来的两个失群联。

赵庄村古戏楼仅存台基,其石柱有两根损毁,幸存两根石柱用在了村东“庙上”的奶奶庙,从其所刻内容看,是两幅下联,但都是11字。

一联为:

越调缠绵西厢鹦鹉戏红梅。

另一联为:

假生旦净末描写世态人生。

两个下联,一个描写舞台上的演戏场景,缠绵悱恻,文笔邹邹;一个讲述戏曲本就是人生现实的反映,洒脱大气,所谓“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西寺庄乡东寺庄戏楼,同样是原戏楼石柱失群,仅剩两个单柱联,该村重修关帝庙时,把这两个石柱利用起来,虽然不是一副,但同样起到了保护这两个古戏楼石柱的作用,这种方法既利用了旧物,又保护了文物,不失为一举两得之善举。

两个单柱联一个是上联:

靠洺水以奏笙簧敢拟弦歌雅化;

另一个是下联:

此间细聆究之着着皆真。

读者朋友,您是否能够续写上这些失群联的另一联呢?

古戏楼对联大都为文人秀才所写,在武安发现的这些古戏楼对联中,其中很少有雷同的,是因为他们撰写对联时,是根据该处戏楼所处环境或戏曲本身的艺术意境临场发挥所撰,不像现在有的人图省事随便从对联书中抄写一副应付差事,说明他们对古建楹联的重视和严谨的态度。一个小山村,能出一个秀才,是这个村的荣耀。而一座古建筑,如戏楼、桥阁、牌坊等,有一副对仗工整文词秀美的对联,无不对这座建筑本身和这个村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人驻足观赏,流连忘返。

武安古戏楼很多已经消失无存,有的残破不堪,精美的石柱或碎裂或遗失,甚为可惜。比如赵庄戏楼、百官戏楼、南河底戏楼等,或拆除或仅存残基。现存比较完好的还有:集乐戏楼、门王庄戏楼、清华戏楼、龙务戏楼、兰村戏楼、万谷城戏楼、小屯戏楼、坦岭戏楼等,有的石柱或为圆柱形无刻联。这些构建灵巧的古戏楼,犹如蕴藏古人智慧和戏曲文化的活化石,其中的石雕、木雕、碑刻和楹联尤其弥足珍贵。它们是记载武安戏曲的起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武安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武安古戏台古戏楼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