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月正登無上境
諸君已在最高峰
这是齐云山最高峰上赏月亭中的另一幅楹联,由黑龙江哈尔滨张敬杰先生创作,由中国书协会员、西泠印社社员董建先生书写。
在佛、道文化中,月亮因其皎洁明亮、悬于天际等自然属性而被赋予了超凡出尘、宁静祥和、恩泽万物等精神内涵。 “无上境”指道教所说的大罗天境,它是道教三十六重天中的最高一层,统摄三十五重天,没有终极。此外,“无上境”也表示道家修行的最高境界,即人与自然互化互容的造化境界,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副楹联所表达的意思是:抬头仰望,只见齐云山的最高峰上烟云了了,云隐星辰,唯独一轮孤月皓然当空,普照着夜色之下的亿万生灵。月亮越升越高,在烟云游走的衬托下,好像朝着更深更远的天际飘去,直达那无终无极的大罗天境。而此刻,我们已经到达最高峰顶,沉浸在这片万籁俱寂、宁静安详的意境中,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联句紧扣“赏月”二字,上联写月,下联写人,两者相互比拟和衬托,形成情景交融,物我同一的美妙意境。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面对头顶这轮行走的明月,800多年前的北宋词人辛弃疾就已经因此陷入哲理的沉思,进而生出对自身仕途多舛的苦闷忧郁。
而今,我们坐立齐云山巅,遥看“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壮志难酬不苦闷忧郁,平步青云不沾沾自喜,而仿佛是超然一切,淡定一切,忘却一切,仅剩下一片皎洁的月色,一番宁静的天地,然后将我们的灵魂安放其间。让呼吸跟随烟云流动的节奏,让身体融化于土壤开出绿叶……最后,让心灵也随着这轮明月飘然于九天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