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山园的“乾明阁”掩于丛林中,伫立于雁山园一隅。拾级近前,可以看到它朱红色的木门两旁被涂抹上了黑色的漆,淡湖蓝色字样的“乾明阁”门匾呈现出一派安详的状貌,门两侧同样用淡湖蓝色漆上了楹联——“秋宵睡足芭蕉雨,又是江湖入梦中”。读之,使人联想翩翩,仿佛进入了那美丽的意境之中,竟呆立在门前忘记挪动脚步了。
一、对楹联的个人浅析
“秋宵睡足芭蕉雨,又是江湖入梦中”这一诗句诗出自唐代以咏史抒怀闻名的诗人汪遵①的《咏酒二首》(之一),全文如下:
九酝松醪一曲歌,本图闲放养天和。
后人不识前贤意,破国亡家事甚多。
万事销沈向一杯,竹门哑轧为风开。
秋宵睡足芭蕉雨,又是江湖入梦来。
读毕全诗,我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
傍晚与友人饮了松花酒,觥筹交错间,联想到国家衰亡和个人的颓唐的光景,我不由得悲从中来。姑且让我将这愁绪都吐露在这一杯松花酒中吧。秋风簌簌,夜半吹开了虚掩的竹门,竹门发出“哑轧”的声音,我在半明半昧中听到窗外雨滴打落在芭蕉叶那响亮的声音,“嗒嗒嗒......”,伴随着这雨打芭蕉的声音,我仿佛看到那些消失的美好景象越来越近,都在我的梦中清晰了......
诗是情发之于物之后的思,这首诗中非常重要的意象即为——“芭蕉雨”,一方面,“芭蕉雨”营造了意境,另一方面它也承载着诗人表达情感的需要。秋雨中的芭蕉呈现出凄清和萧肃的美,与诗人此时的心境恰好契合。可以说,“芭蕉雨”是诗人抒发胸臆的象征性符号。
二、作为审美意象的植物——“芭蕉”
何谓“芭蕉雨”?且将这三个字拆开来看,也就是“芭蕉”+“雨”。芭蕉雨简单说来特指雨打落在芭蕉叶上。在阐述“芭蕉雨”这一诗歌中的美丽意象时,不得不先来感悟蕴藏在古代文人诗词中这一独特形象——芭蕉。
芭蕉的叶形态和色彩上的美,引发诗人们无限的遐想。舒展开的芭蕉叶面,如同翠玉,宽大厚重,似在耐心聆听那憩中人的梦中呓语。而对未展开的芭蕉叶则赋予人更丰富的遐想。唐代钱珝在《未展芭蕉》一诗中则歌咏道:“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窃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一个翠脂凝绿、亭亭玉立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手持书札,身着绿绫罗、躲在茂林后用薄纱掩面的妙龄少女,羞赧中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宋代王洋在《和陈长卿赋芭蕉二首》中书道:“长恐天寒凭日暮,不将翠袖染缁尘。世间荷叶并蕉叶,不与红芳竞占春。”
诗人们除了体察芭蕉叶的美,对芭蕉花的描绘亦常诉诸于笔端。如诗人柳宗元在《红蕉》中描绘道:“晚英值穷节,绿润含朱光。以兹正阳色,窈窕凌清霜。”柳宗元将红蕉的叶用“绿润”来形容,将红蕉的花则用“朱光”来刻画。唐代诗人韩偓在《红芭蕉赋》中咏道:“阴火与朱华共映,神霞将日脚相烧”,足以可见红色的蕉花似火如霞,妩媚动人。芭蕉其美具有观赏性,可见芭蕉被称为“美人蕉”并未言过其实。
娇媚而不俗气、雅致而不苍白的芭蕉为古代读书人所好。这既体现在诗词歌赋中,也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古代文人雅客常将芭蕉移种于窗前,正如唐代杜牧在《芭蕉》一诗中所咏道:“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由此观之,“芭蕉”这一类植物在古人心中具有美学意味。
三、“芭蕉雨”所寄托的的情感
历史上吟咏芭蕉的诗,以描写雨打芭蕉的最多,芭蕉和雨常常伴随出现。而在“芭蕉雨”这一意象中常常寄托着诗人的情感。例如:
杜牧的《芭蕉》:“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怜渠点滴声,留得归乡梦。梦远莫归乡,觉来一翻动。”诗里行间透露出在异乡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
而在李清照《添字采桑子》中则表达了闺中满怀愁绪,“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芭蕉雨”在此处呈现的是一个阴郁的意象,寄寓着词人的相思愁绪。
又如黄机在《鹧鸪天》中也阐发道:“细听楼头漏箭移。客床寒枕不胜敧。凄凉夜角偏多恨,吹到梅花第几枝。人间阔,雁参差。相思惟有梦相知。谢他窗外芭蕉雨,叶叶声声伴别离。”“芭蕉雨”承载着浓郁的相思离情。
再如开篇咏史诗人汪遵的一句“秋宵睡足芭蕉雨,又是江湖入梦中”,则寄托了对家国的情怀和个人抑郁不得志的愁绪。
总而言之,“芭蕉雨”蕴含着古代文人的客居他乡的离愁别绪、闺中相思之情、对岁月的感伤,或者抒发了对家国的忧思。“芭蕉雨”同样也是一种审美意象。正如日本美学家今道友信在《东方的美学》一书中所言:“审美意识的基本语词中的最重要的概念都是来自植物的。”[1]可见,对芭蕉这一植物的歌咏,体现古人的审美情趣。从“芭蕉雨”意象中也可以看出古代士大夫的审美心理和文化心态。[2]
参考文献
[1][日]今道友信.东方的美学[M].蒋寅,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191.
[2]徐波.论古代文学中的“雨打芭蕉”意象[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3):79—83.
注释
汪遵:晚唐诗人,宣州泾县人。生于唐敬宗宝历二年 (公元826年)。擅长底蕴深沉的咏史诗。幼为家乡泾县衙门中的胥役。汪遵人生中有二十余年县之“胥徒”的历史。《唐才子传》作者,元人辛文房,在“汪遵传”之后发出呼吁式说汪遵之所以能“奋誉文苑”,靠的是“借书”,“以夜继日”的苦读,自修成才,为后人做出了榜样。《唐诗纪事》说汪遵是“善为绝句诗而深晦密”,《太平广记》、《唐才子传》、《唐五代文学编年史》等典籍,均有类似记载。所谓“晦密”,即是将自己的赋诗才华和成就隐之而不显山露水。将汪遵列入“唐才子”,则是对汪遵诗歌成就的肯定。(李晖.“拔身卑污,奋誉文苑”——自修成才的唐才子汪遵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