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七言联和律诗残联有何不同,应分别不同情况,二者既有同又有不同。依旧体诗七律的颔联、颈联格律作出来的七言对联,平仄格式有两种,我以前称为“律联”(当作一个联种)。七律残联,是指七律的这两副对仗联,单拿出来,之所以这样叫法,是相对于整首律诗全部四联而言的,它是之一或之二。那么,所谓“律联”和“残联”就有了同与不同的讲究了。
启发来自阅读《对联台历1989》(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一副对联及韩盈评解。
一味黑时犹有骨;
十分红处便成灰。
格言联常用以讽喻世态人情。如此联,即以咏炭为题,上联谓贫贱不遇之时,尚存本性;下联谓得意之极,灭裂亦随之而来。是讽世语,也是警惕语。此类咏物联语用于特殊场所(如此联用于炭窑),一般不作楹联用。此联为清人徐宗幹作,情文虽佳,但犹律诗中的残联,风味亦近于诗中一联,而不近于对联。查得清朝徐宗干(幹字简体)咏炭诗:一味黑时犹有骨,十分红处便成灰。百条黄锭心不动,万葆青春永耀枚。
评解没有引出原诗,似看作格言联了。但说了律诗残联及其风味与对联不同,耐人寻味。
仅就“风味不同”谈一谈。
我认同这一点。相同的地方,如字数多少、对偶对仗句式、音韵结构,这都是相同的,即使有差别也不会大。不同的地方,如体式,对联是独立文体,律诗对仗联是律诗组成部分,也可认为是其中片段,不是一种单独文体;功能不同,对联独立表达一个完整意思,或内容、主题,律诗对仗联,颔联起“承”作用,颈联起“转”作用。这三点,使得二者引申出三点不同:立足点不同,着眼点不同,表达点不同。如此这些表述要费些笔墨,还是集中谈一谈“风味不同”吧。
“风味”,词典解释侧重点不一样:多指地方色彩(如小吃),大者指风格、特征与趣味、味道,近于风韵、韵味,我取指事物(此处即七言对联、律诗残联)所具有的特殊色彩或趣味。我考虑一下,归纳出对联的五个方面特点,实际上也可以做大概念“风味”来理解,先列在这里:
孕育、发展时间漫长故可归结为“熟”字熟稔而源远流长(民风民俗);
高度概括性和广泛实用性可归结为“容”字量大而广(融);
对而能联大空间与韵律丰可归结为“律”字严而活;
语凝意丰与手法多变可归结为“浑”(成)字而厚重;
贴近生活与趣味浓郁可归结为“博”(杂)字而精约。
再从写作法、表现法角度,将二者加以对照,来看一下它们各自“风味”有何不同,进一步了解对联的“风味”独特之处。
七律的篇章功能,是多用“起承转合”连贯起来的。有学者认为,中间两联为意象语言,一首诗成败的关键,有一半系于它们对仗的巧妙安排,并断言“颔颈二联在律诗结构上是居于枢纽的地位”。试举杜甫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做例: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颔联一愁一喜反对,紧承接上联意;颈联粘联喜字转折,喜上加喜歌酒、还乡;尾联以流水对合结全诗。各联连贯而下流畅自然,对仗联两种手法枢结上下,虽无深意,但功用显豁,突显全诗主要意旨。
再举几例颔颈承转联例子: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我理解,颔颈联起承转作用,如果在结构上看作铺陈、过渡似也说得过去。觉得把它们单摘出来作对联使用者并不多,原因在于,虽然对仗、韵律好,但深意、重义、精义的少些,归结起来,还是“风味不足”吧。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类的律诗摘句联,被作为名联广泛流传者并不多见。由此想到,学作七言律联,模仿学习借鉴古典律诗对仗联有一定意义,但仅此还不够,还需要内化,掌握七言对联的属性、本质、风味以及经典做法才行。
相比较而言,七言对联风味比七律对仗联要足。下面从对联写法入手,从几个角度来做一点分析。
1.对偶句的“言外之意”。
“言外之意”也是联人要表达的意思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1+1得出一个大于2的“言外之意”。出句意+对句意=联意,这个联意是“孽生”出来的,是前两“意”相加后“溢”出的。对仗联用的多的正对、反对,单纯语意关系,二者差别不大,但从理解过程的观点来看,这中间就有明显不同。正对,事异义同,可用“而且”连接,了解其中一句就可了解整对的基本语义,循字面意义去索解即可;反对,理殊趣合,可用“但是”连接,上下联合起来理解才行,且会有额外的收获与乐趣,到底在哪一层面上可以“趣合”,理解两句成功的反对,要多费点功夫。另外,而且,表示并列互相补充或递进;但是,表示转折关系,由此一般可得孽生溢出的“言外之意”。例如,纪晓岚题笔捧楼匾额、门联:浮青阁,“地迥不遮千眼阔;窗虚只许万峰窥”,言外之意,大有天高地阔之感,足见阁之高可望浮青万顷。
2.对仗语意“张力”。
上下联如果不涉合掌,就是说是对仗的,它们各自拥有一个语意,而且二者合起来就可以产生一个更大的命题,这个“更大的命题”就是张力作用的结果,即分命题+分命题=大命题。在哲学中的张力一词,其意义与矛盾相当。在物理学中张力常指某物体受到拉力后,物体内部产生的一种牵引力,引申在文学方面则是指作者对文章的情节内容驾驭熟练,可收可放,使文章节奏恰当,而不拖沓,如弓之开合,不平淡不夸张,恰到好处。
对联作品的张力,是指词语间、上下联之间形成的一种牵引力,亦或是弹力,很大程度来源于对联的标志性修辞手法、构章手段——对仗。对仗使得联作内部充满矛盾、对立、对应、映衬等关系,从而形成张力。对仗张力大小是否恰当,决定着联作表现力好坏,是一副联作品质指标之一。苏轼的四川同乡、清代名臣张鹏翮撰苏姓宗祠用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即是一例,运用互成对、数目词等构成凝练明快七言联,内容富有张力,充分褒扬苏家父子三人突出的文学贡献,尤其是苏轼的贡献。(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