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天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题画点赞,对诸儿“道白”

题画点赞,对诸儿“道白”

2022-05-24 22:32:17云帆高扬阿扬说联 0条评论

       人间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阮元喜欢美食,也爱国爱民爱家庭,从吃荔枝这种小事中即可窥见一斑。
  嘉庆二十二年(丁丑)1817年,时年五十四岁的阮元正月至汉阳,接任湖广总督。十月,至广州,接任两广总督。到了广州第二年(1818年)第一次吃到了荔枝,写下《初食荔枝》,“广州五月天清霁,荔枝园中摘新荔。碧叶犹连翡翠枝,绀苞急缀珊瑚蒂。”第三年创作了《岭南荔支词》八首,可见阮元对百果之王荔枝情有独钟。然而他一直忙于政务,没能抽暇亲自去实地亲尝荔枝,到了第七年才写了游荔枝湾的诗,而这并非是自己亲自游赏,而是写到“诸儿游”。不知现代某些官员看到阮元这种律己之举,心中是否有愧,也许他们只记得那口诀:“口里没有味,下乡开个会”。
  阮元原诗及序如下:
  广州城西荔支湾,荔林夹岸,白莲满塘,即南汉昌华旧苑也。诸儿游此折荔归来,题图一首。
  海珠台外珠江湾,夹岸万树荔子丹。
  偶然小艇拨荷去,绿杉野屋围阑干。
  红云低压白莲水,论园买夏邀人看。
  劙枝不用纵猿摘,归来劝我还饱餐。
  是时积雨净暑气,甘浆迸齿尤清寒。
  黄蕉白藕且相避,案前堆满玻璃盘。
  绿苞倒挂小香凤,冰珠探出鲛宫丸。
  连枝带叶插帘户,譬在林下垂团栾。
  新图一幅写幽净,我亦著眼生喜欢。
  何时我可棹船去,清游叹息何其难。
  开篇八句,先写荔枝湾的地理位置、荔枝树的范围及色彩。接着写诸儿游的情景,乘坐小艇,拨荷而行。绿杉绕屋,阑干四围。
  红云是荔支的别名。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附逢辰《和韵》:“冰桃雪藕凉如许,忽捧红云喜欲狂。”自注:“于中伏日,适寿研二妹,由福州寄到新荔,大人别有诗纪之。”宋顾文荐《负暄杂录·欐枝》:“南汉刘鋹每岁设红云宴,则窗外四壁悉皆荔枝,望之如红云然。”
  论园买夏,出自东坡诗句。苏轼《新年五首·其五》云:“荔子几时熟,花头今已繁。探春先拣树,买夏欲论园。”
  “劙枝不用纵猿摘”,劙(lí)枝,即砍枝。此句源于苏东坡的《食荔支二首(并引)》:
  惠州太守东堂祠故相陈文惠公,堂下有公手植荔枝一株,郡人谓之‘将军树’其高不可致者,纵猿取之。
  古人真是聪明,没有现代化的采摘器械,就直接用“猿工”,还不用付工钱。
  “归来劝我还饱餐”,这一句说起来似乎普普通通、平平淡淡,其实幸福感满满,“诸儿”懂事,孝敬长辈,令人欣慰。
  中间八句诗具体描写品荔枝的过程,既有品尝,亦有品观。这百果之王入口是口爽,入眼则眼爽。炎热夏季,“甘浆迸齿”之时,顿感特别清寒,沁心润肺。而眼前所见十分悦目,“黄蕉白藕”自愧不如,已经退避三舍,让给荔枝唱独角戏。这位主角真是光芒四射,舞台中央一个亮相,那“绿苞倒挂”、“冰珠探出”造型独特,叫人陶醉。
  阮元之子阮福引《广东通志》注解曰:“挂绿荔,红壳上有绿一线,或在肩,或在腹,以增城沙贝所产为上。”按:粤东有翠羽小鸟,俗名“倒挂鸟”,即所谓“桐花凤”也。此盖以鸟喻之耳。又注云“疑冰子,日中照之,内外洞彻,核在内半明半灭,亦名‘水晶球’。”
  阮元在诗中将荔枝的色香味形神写得淋漓尽致,如在目前。
  最后四句诗作者首先告诉我们,这是一首题画诗。若不说明,我们差点以为是作者亲身游历所见及归来情景呢。“何时我可棹船去,清游叹息何其难。”面对如此所爱,却不能亲眼所见,这是对诸儿的道白,也是阮元严于律己的形象展现。
  那么,阮元“棹船去”远方的愿望后来实现了吗?且待下期分解。 

【原创文章,欢迎转发朋友圈。媒体转载请联系小编,获得文字授权。】

图片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荔枝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