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石碑很少见有雕刻对联的,一座古石碑上有两副对联的更为罕见。山东省郓城县元庙集村东,有一座大型碑碣,碑高三米,宽一点二米,厚零点六米,外有方形石碑楼环固。碑前石栅栏监护,碑顶有石兽镇守。此碑于光绪三十二年(一九○六)为纪念清时抗捐英雄任清合而立,名曰“殁后追思碑”,至今近百年,保护完好无损。碑正面有两副对联特别引人注目。这两副对联既精当地表达了屯民们对抗捐英雄任清合的缅怀和评价,又简练地刻画了任清合的人格和精神。任公名建洁字清合(一八四七——一九〇五),出生在郓城县元庙集村一个屯户家庭,他自幼重义,胆识过人,遇有不平,辄挺身相助。他任屯长多年,从未敛屯民分文,所需公费,全由个人垫支,虽至破产辞屯长职而不悔。光绪三十一年(一九〇五),清政府为搜刮民财,取消卫地制度,实行卫地变价,开征田赋。鲁西各县官府逼迫催缴,致使民不聊生,激起十余县屯民奋起反抗。是年二月,任清合即号召郓城境内屯民三千余人召开大会,反对清政府卫地变价。他被推为老总,揭竿而起,率众进逼县城,坚请收回成令。县知事杨耀林不敢作主,向省告急。山东巡抚周馥即派按察使尚其亨来郓镇压。尚来郓后,诡称协商,诱任进府,逼其承认卫地变价,解散民众,任以“民众公约,不能擅专”而拒绝。尚、杨无奈,大发淫威,对其施以非刑。但任清合坚强不屈,由辩争继之责骂不休,尚其亨以“聚众反抗官府,侮辱朝廷大员”之罪,被秘密押解省城济南。不久,将任清合问斩,并在元庙集村北门外关帝庙前枭首示众,借以威吓民众。然而更激起民众义愤,一致声言为任清合报仇雪冤,取消卫地变价。
任清合虽死,而官府慑于屯民威势,未敢实行卫地变价,宣布免课不征,斗争终于取得胜利。为纪念任清合为民抗捐而英勇献身精神,阳谷、宁阳、济宁、钜野、嘉祥、东平、寿张、濮州、汶阳,郓城等十县四十八屯民众,于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四月在其家乡元庙集村东门外为其立碑,以寄追思。正面雕刻上述两副对联,村民们只知撰书者系清时骚人墨客,却不知出自何地何人之手。此碑于一九七九年第一批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