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顾宪成给东林书院写的一副对联可谓妇孺皆知,这副联是: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副联,之所以赫赫有名,其高远不俗的情怀是首要原因,这里不需多说。我想说的是,该联运用了几种修辞手法,首先是象征,联中的风声雨声,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风雨声,而是指的社会各阶层的声音;其次就是顶真修辞,表现在第一分句末尾的字与第二分句开头的字相同上;第三就是叠字,表现在“声声”与“事事”这两个词上面。最令人思索的是,联语中的“风声雨声”与“家事国事”这种手法,在形式上,如果按照常规的诗联格律,它出律了,但是这种表达手法在古今对联中大量出现(其中不乏名家名作),无疑,这种手法是一种普遍接受的修辞手法了。
笔者孤陋寡闻,还未听说过这种修辞的名称是什么,今年春季的一天,闲着无事,就在个别群里请教联友们,并在朋友圈发文《“风声雨声”是什么修辞格》?有联友们说是“重言”,有联友说是“叠字”,但是我对照“重言”与“叠字”的公认解释,说“风声雨声”之手法是重言或叠字,都有点牵强。当时, 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刘太品老师曾在朋友圈回复,此乃“掉字对”。
今天上午,又闲着没事,在网上搜索“掉字对”,得到韩崇文先生的一篇文章《谈诗联中的掉字对》,据该文介绍,“掉字对”这种诗联现象,早在魏文帝的《诗格·八对》中就被称为“双拟”,《文镜秘府论·二十九种对》称为“双拟对”,佚名《杜陵诗律五十一格》被称为“叠字格”与“重云格”,到了清代,冒春荣在《葚源诗话》中称这种句式为“掉字对”,其名称一直至今,成为定论,如“桃花细啄杨华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如:“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等等。
韩崇文先生文章指出,根据所掉之字词性的异同,可分为掉实字对、掉虚字对和掉虚实对三种;根据所掉之字位序的异同,可分为掉同位对与掉异位对两种;根据所掉复音词构词成分的异同,又可分为掉同词对与掉异词对两种。关于这三种分类,韩先生都有名人事例为佐证,可谓令人信服。
归纳韩崇文先生的大量例子,说白了,“掉字对”就是一个字或一个词,在一句诗联中不同方式的重复现象,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无论何种重复现象,整句诗联符合常规诗联的平仄规律,或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或曰相邻节奏点的平仄交替。韩崇文先生的文章,并未将类似于“风声雨声”的句式归为“掉字对”,并且古今对联中大量出现的类似“风声雨声”、“春兮夏兮”等句子,他们的相邻节奏点的平仄并未交替。
看来,将“风声雨声”之类的句式归为“掉字对”,不够严谨。说到这里,问题来了,以“风声雨声”为代表的这个句式,究竟是什么修辞?在网上与书上,我始终找不到答案。于是,笔者在想,在诗词联中,有一个词语众所周知,这就是“变格”。我百度了一下,有这样一句话:“诗词中完全符合‘平仄两两交替’规则的联句称为“正格”,不完全符合的称为“变格”。韩先生总结的“掉字对”,是诗联中一句话中不同格式的字、词重复现象的总称,他们都符合诗联普通意义上的平仄规律,这当然可以算是“正格”,而“风声雨声”怎么也不能说符合诗联平仄规则的常规,但是,类似的句式大量出现在诗联(特别是联)中,说明它已经被大众接受,只能是“变格”了,针对它的突出特征是“叠字”,愚以为叫做“变叠”比较妥当,当然,这仅是一己之见,期待方家们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