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引言
为了把对联讲好,今天我又丰富了一下课件,为了知识的完整性,我们从头讲一下。
首先可以看到《高中语文必修一》74页,第2题:
清华大学在1932年的招生考试中,陈寅恪先生出了一道题,就是对对子,可见,那个时候对对子是一道非常重要的考察学生文学素养的题目,他出了一个上联:孙行者。
同学们在书中选择一个下联,哪个对得最好呢,祖冲之。为什么是它呢,祖对孙,天经地义,是非常匹配的出句和对句,“行”和“冲”都是两个动作义的动词,行是走,冲是快速地奔跑,“者”和“之”都是文言虚词,当时只有周祖谟对了“胡适之”,周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课堂实录有误,特此更正)。
那我们来出一个对联,上联是周邦彦,知道这个人吗?他是北宋著名词人。那下联对谁好呢?刘国彪?开什么玩笑,对什么呢?就对“刘国彪”,真的是对我的名字。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副对子,“周”和“刘”都是姓氏,同时“周”是朝代名,“刘”又是汉朝开国皇帝之姓,它们隐含着周朝对汉朝;“邦”和“国”,“邦”即是“国”;“彦”是俊杰,而“彪”是奔跑的小老虎,老虎是兽中之王了,那么“彪”也就有了俊杰之意,有个成语叫“彪炳千古”,意思是某人生前成就卓著,名垂青史。可见,这副对子是对得比较好的。
这样一对的话,既是一副对子,也反映老师对我国文化的喜爱。
接着,我们说一说,为何对联这一文学体裁源远流长呢,其实它反映了艺术上的或美学上的某种追求,对联,就是对称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我们就看这个“美”字的字形,它有什么特点呢,它是“对称”的,因此,尤其是中国人,他认为美的基本特点是对称,我在知乎上看到有人吐槽自己的长相,说自己左边脸大,右边脸小,脸不对称,他就会觉得不美;所以如果你去整容,它按照一个什么标准呢?三庭五眼,也是追求对称,所以对称是美的基本含义之一。
这种美反映在文学体裁之中就会发展出对联,我们上午刚讲过古代汉语的特点是单音词为主,汉字的特点是一字一音节,所以汉字天然地就可以相对,天对地,雨对风,高对低,男对女,是对非,这都是天经地义的对子,所以对联在美学上又是对称美的艺术表现形式,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即林徽因的丈夫)说过:无论东方、西方,再没有一个民族对中轴对称线如此钟爱与恪守。对对称美的追求与热爱,没有一个民族比得上中华民族,你看中国的宫殿、楼台、园林无不对称。
比如故宫,故宫就是北京的中心,北京有一环、二环直到五环、六环之说,如果你去北京发展,你可能住在保定,住在河北,那大概就是八环、九环了。北京的多少环就是以故宫为中心的,故宫是中线也是整个北京城的中轴线,这足以见出中华民族,举国上下对对称美的追求了。
其次,对偶又是中文写作中最重要的一种写作方式。如果我们在写作中能够自觉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的话,会为我们的文章增色不少。中国最主要的一种文学体裁——诗歌,它就是关于对偶的艺术,发展到律诗,是高度完善的诗歌体裁,它哪两联需要对偶呢?颔联和颈联(即中二联),如果能写出很巧妙的偶句的话,表明你的诗艺是比较高超的。
除了诗歌它自觉地运用对偶之外,还有很多体裁也是如此,比如辞赋,骈文。以后我们会学到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王勃的《滕王阁序》,据说背出《滕序》来,你可以免费登阁,这其实是很好做到的,因为它都是一些对偶的句子,它全篇都在对偶。
那对偶有什么作用呢,它可以使文章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让人读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同时它上下联的意思是相互补充的,它可以相互映衬来表达一个更为完整的意思。
除了诗歌、辞赋、还有许许多多的古代文化典籍都是自觉运用对偶来成的,比如说《文心雕龙》《格言联璧》《幼学琼林》《菜根谭》,这几部书有读过的吗?有同学看过《菜根谭》,它是一本处世奇书,里面记录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学生举例说”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望天外云卷云舒“,出自另一部处世书陈继儒的《小窗幽记》,实录语焉不详,特此更正)。
比如说“使人有乍见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这种句是不是能给我们为人处世一点启示啊,有的人追求一种自来熟,或者刚见面时的热情,那种来自外表的吸引,一见钟情,倾心售意;但是相处下来,就发现这个人挺无聊的,然后久而久之就心生厌倦,所以说“使人有乍见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这种道理用对偶说出来,是不是发人深省,它具有一种强烈的震撼人心的效果,这个效果来自哪里呢,一方面当然来自作者的人生感悟,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汉语对偶的修辞的运用,它在形式上形成一种非常整饬的面貌,让人感到不可更改,庄严,厚重(像古时候宫廷的仪仗队所反映的庄严感),它反映的道理呢可以直击人心,如果这个话用散体的语言说出来,则比较难达到相应的效果。
我们一齐来读一段偶句,这里也涉及到我推荐给大家的两本对联读物,第一本是清代车万育著的《声律启蒙》,这本书是对联的训蒙读物,放在古代,是孩子小学时读的书,有的同学上过少年宫,可能背过这个东西,我们来齐读一段: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同学们读得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我听来感到悦耳动人,为什么有如此效果呢?来自于以上文辞对对偶的自觉运用,它这里或一字对——云对雨;或二字对晚照对晴空;或三字对——三尺剑对六钧弓;或五字对——人间清暑殿对天上广寒宫;或七字对,或长对。对联的形式能够自觉的翻新出奇,参差错落,读来具有音律的和谐美。
由对偶写成的作品,无一不是辞采华茂,文情具佳;读来唇齿生香,余味无穷。有没有这种感觉呢?反复诵读《声律启蒙》一定是能体会到的,这样一种朗诵体会,阅读体验,我想是外文作品无法带给我们的,作为一个母语是汉语的人,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骄傲。
第二本书,是现代的一个学者陈书良著的《楹联之美》,此书写得通俗易懂,作为入门读物是非常合适的。读这些书还有什么作用呢,你的对联的素养应该能得到一个较大的提高,如果你还学过软笔书法,那么,过年时,你可以自己为自己家撰写对联,既可以秀自己的书艺,又可以秀自己的文化素养,可见,对联是一种一举多得的艺术。
下面,我们从六个方面来讲解对联:
一、对联的历史;二、对联的要求;三、对偶的类型;四、对联的艺术;五、对联小测试
可能第四、五方面我们没有时间讲,那留着以后再说。
一、对联的历史
对联是由汉字单音节的特点所决定的,即使很长一段时间它都没有发展成形,但根据时间的演变,是一定会发展出来的。一定会有人发现汉字的单字是可以相对的,这也是比较容易发现的,所以,我们可以说,自有文字起,我们就有了对联的萌芽。
比如我们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就有写得非常好的对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但那个时候是否有人说这就是对联呢,没有,直到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孟昶写下有史以来记载的第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对联才算成形,且有了这种文体相应的作品了。
对联有一些别称,它有称“楹联”“楹”就是柱子,贴上对联使得本来对称的柱子更美了,也可以反映屋室主人的品味爱好,还有他的情操志趣。有文化者称之为“楹联”,更多的人就称之为“对子”,宋元时期也叫“桃符”,“桃符”是用来驱鬼祛邪的,一开始写的是两个神仙的名字,“神荼”和“郁垒”。
我们也讲过,第一幅行业联,是朱元璋写给一屠户的。朱这个人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他好风雅,他规定春节当天,每家每户都必须贴春联,但他下到民间去察看,发现有一户人家没贴,原来是屠夫,不识字,朱当场为其创作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
第二天,他又兴致冲冲去民间体察一番,发现这个屠户还是没贴,此时,朱生气了,我都给你写好,你为什么不贴呢,这个屠夫回答说:这个您赐给我的,我不能贴在外面经受风雨的吹打,所以我把它挂在中堂,“燃香祝圣”,以此感谢浩荡皇恩。朱元璋一听,心下想,一日不见,你好像更有文化了呢,就赏了他三十两黄金,说像你这般的人不该杀猪,就给他安排了其他的工作,后来他们拿着这三十两黄金创业去了,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其他的行业联,看同学能不能猜出它的行业。
第一副,创人间头等事业,理世上不平东西。这是理发店,你看,如此普通的行业,有着这样一副令人涵咏的对联,将理发说得如此含蓄且高尚,它是一等一的事业,是头等事业。
第二副,一条大道通南北,两边小店卖东西。是小卖部吗,不够准确。应该说是集市联,这是一个繁华的集市,这里有便利的交通,有形形色色的店铺。
第三副,但愿世上人无疾,何妨架上药生尘。这副联把卖药的这种精神表达得非常高尚,我宁愿自己的药卖不出去,我也希望世人健康无恙。
最后,远求海内珍藏本,快读人间未见书。这是古籍书店联,北京潘家园就有很多专门卖古书的。如果有的书你找不到,那我作为店主我帮你找,甚至去国外找,花大力气大代价也要找到,这叫远求海内珍藏本;我对我的书店有个寄意,希望我的书卖得又快又多,希望读者赶紧读完,读完之后又来我店里买,这叫快读人间未见书。
接着我们看些简单又有趣味的对联。
一字联:上联是墨字,下联对什么呢?参考下联是“泉”,即是“黑土”对“白水”,有含有一种“清”与“浊”的相对,“墨”是浊的,而”泉“是清的。
二字联:春花对秋月,这估计没有上过学的老奶奶也是知道的。
三字联: 独角兽对比目鱼,这是鲁迅对出来的,是他在私塾上学时候的趣闻。他的老师出了这个题目测试学生的语文功底,你若能工稳地对出“独角兽”,那很不简单的,正如我们文言文课上强调的那样,民国时期那些文人的文言功底是非常深的。
二、对联的要求
属对有六条基本要求
第一,字数相等。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有些时候呢,字数也可以不同。比如民国时期有人拟过这样一副对子,只有七个字,而本来七个字无数成对。下联是“中国人民”,上联是“袁世凯”,那你说这个对子对上了吗?没有,所以它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怎么样,妙不可言吧。这种对子可遇不可求。
第二,结构相衬。意即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比如“远求珍藏本,快读未见书”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对偏正,比如“晚照”对“晴空”,并列对并列,比如“天高地厚”对“海枯石烂”。
第三,节奏相应。所谓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的音步划分要相同,音步是诗歌的节拍。节拍是由词决定的,一句诗由几个词构成就是几拍。而一句诗有几拍就是几音步。比如上面的”“远求珍藏本,快读未见书”,它上下联的音步都是二三对二三(两个音节一音步,三个音节一音步,下联同)。
第四,平仄相谐。所谓平仄相谐,就是每个音步的尾字它的平仄要相反,普通话中,一声二声是平声,三声四声是仄声。普通有四个声调(实录中有误,特更正),这四个声调是古时候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变化而来,“平”演变为普通话的是一声和二声,即阴平和阳平,这样就少了一个声调——入声。但在现今的方言之中还能找到入声的痕迹,如李白的“白”,按现代汉语它是阳平,按古代汉语是入声,读来短促激切。古时候,“平”指平声,“上、去、入”都是仄声;所以“白”在古时候是仄声字,在现在是平声字,这样的由入声转化而来的平声字,在常用汉字中大约有170来个。
第五,词性相同。如“孙行者”对“祖冲之”即是。
第六,内容相关。所谓内容相关,即上下联的语意是相互补充映衬的,举个反例“神州千古秀,赤县万年春”,这幅对联前五个要求都是符合的,比如说平仄相谐,上联“神州千古秀”有两个音步,尾字分别是“州”“秀”,下联也是两个音步,尾字分别是“县”“春”,它们的平仄分别是“平仄”“仄平”,刚好相反,这就是平仄相谐,我们不需要看其他的字,只要注意每个音步的尾字就可以了。
但是这副对联唯独没有做到第六点,内容相关,它的内容怎么样,相关吗?太相关了,相关到重叠了,“神州千古秀”换种说法是不是就是“赤县万年春”,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合掌”,这样的对子读来了无意韵,就像左手贴右手。世界上最像你左耳的是什么,是你的右耳。这有什么意思,读来感觉很冷。所以对联要求上下联的意思相互补充,下联要在上联的基础上翻出新意,对联大都精致短小,往往十几个字,如果合掌,是不是就浪费了许多字。
因此对联的撰写者总在追求壶中日月,袖底乾坤,小字中有大宇宙,这是他们的追求之一。总之,内容相关要求上下联不能重合,而要相互补充或相互映衬,如果上下联语意完全不相关也不行,那就叫语意割裂,一会我们会讲如果割裂会怎么样,有时候它能制造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但始终不是对联的正统。
以上六条要求是我们判断对联的标准,考试中就常常以出上联,让你找下联的方式来考察,如何从选项中筛选出正确答案,依据就在这里。
下面,我们说说对联的张贴。
有的同学肯定贴过对联,你们是怎么贴的,随便贴还是有个标准呢?如果随便贴,很可能贻笔大方的,内行往你家门口路过,一看对联,可能心里就想这是户没文化的人家。
从今天起,我们要学会贴对联,学会分辨上下联,一联的尾字如果是仄声字,它就是上联,我们也把它称为出句,句子写出来让人对,因为仄声收尾短促激切,给人一种话音未完之感,等待给出下联,而上联贴在右边,这是由古人从右至左的阅读习惯决定的。
相应的,一联的尾字如果是平声字,它就是下联,也叫对句,因为平声收尾中正平和,给人一种雍容风雅之感,上下俱出,神完气足了。比如课本上的一幅对联“文辞真比丰年玉,气味还同幽壑兰”,“玉”为仄声字,为上联;“兰”为平声字,为下联。
三、对偶的类型
第一种是两分法,分“工对”与“宽对”
工对,就是上面提到的对联的六条要求,它都满足,我们就称这幅对联是工对。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数量词与数量词相对,颜色词对颜色词相对,鸟类名词与鸟类名词相对。
如果有一些对联的要求不满足,我们就把这样的对子叫宽对,高中阶段的要求就是宽对,比如说“常学苏秦锥刺股,莫作孙山身后郎”,这里“锥刺”对“身后”是不工的,但不影响这副对子的神完意足。
第二种是三分法,分为“正对”“反对”和“流水对”
正对就是上下联意思相近,比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与天地并寿,同日月齐光”。
反对就是上下联意思相反,但相反不代表割裂,相反是相成的一种表现形式。比如“英雄气短 儿女情长”“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些句子有种强烈的对比,在相互对比中加深上下联各自的意味。
第三种达到的艺术水准是最高的,叫“流水对”,所谓流水对,指的是上下联只能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如果割裂开来,它的意思就是不完整的,比如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如果单说“欲穷千里目”,是不是给人一种这话没有说完的感觉,这句上联给读者一种期待,期待你说出对句“更上一层楼”。
流水对总符合某种复句的关系,或者是条件“欲知千古事,需读五车书”;或者是一种选择“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或者是一种目的,“劝君更进一杯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上联出自《送元二使安西》,下联出自《将进酒》,作者巧妙地将两者放在一起,从而构成了这副精巧的对联。
最后,我们说说“无情对”
所谓“无情对”指的前面五条标准都符合,只有一条标准不符合,就是我们刚讲的内容,不是说内容要相关嘛,不能完全相似,也不能完全不相似,即不能合掌,也不能割裂,但是无情对就是要追求内容割裂,以此形成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
比如说“树已半寻休纵斧“,说的是树长到一定高度就不能随意砍伐了,”寻“是一个长度单位,下联是什么呢,有人对了”果然一点不相干“,”树“对”果“,”已“对”然“,名词对名词,虚词对虚词,”半寻“对”一点“,长度对数量,”休“对”不“,否定副词对否定副词,最后,”斧“对”干“,”干“有个意项就是斧子,可以说,这副联的词性、结构、平仄、节奏对得天衣无缝,但唯独两联的意思毫无关系,还真是”果然一点不相干“,”无情对“之名据说就由此而来。
再比如说“官门桃李争荣日”,有人对“法国荷兰比利时”,也是针锋相对,又驴辱马嘴,收到了一种强烈的幽默效果。
又比如“烟锁池塘柳”,这是一个很著名的上联,它的每个字的部首连在一起就是“金木水火土”,那怎么对呢,有人以无情对解围,说“深圳铁板烧”,也是完美了。
言归正传,课堂的最后,分享给大家一副我非常喜爱的对联,联曰:
绿水本无忧, 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 为雪白头。——清•李文甫
好,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