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对联讲座连载一《什么是对联》

对联讲座连载一《什么是对联》

2016-11-05 12:43:59 吴俊发甲邑文化部落 0条评论

对联也叫楹联,是贴在壁间、门上,或挂在柱子上的对偶句。对联、对仗、对偶,是站在不同角度的不同名称。从修辞形式上是对偶,从诗词创作上来说是对仗,从实际应用上来说是对联。对联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传统国学启蒙教育的基础,是学习古典诗词曲的起步。学好对联,再学习诗词就会感到驾轻就熟。倒过来说,要学好诗词,必先学好对联。两副对联可以组成一首绝句,四副对联可以组成一首律诗。格律诗的起点就是对联,传统启蒙教育让初入学的儿童对对子,也是着眼于以后的诗词学习。对联也曾成为大学和中小学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清华大学招生考试出了一道题是对句,要求对“孙行者”。有一考生答“胡适之”中选。标准答案是“祖冲之”。因为“祖”“孙”是人传承的辈份,“行”“冲”“适”都是动词,而且都是人的行动。“者”和“之”都是文言虚词。这就是字数词性相同而意思不重复的范例。前几年,对联也曾是高考语文试题的考点之一。

对偶作为一种修辞格式,在我国文学史上应用悠久。如原始社会歌谣:“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这后两句“飞土”和“逐肉”就有对偶的修辞作用。至于先秦文学中更有大量的对偶句。《论语》中“危而不扶,颠而不持”,《孟子》中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都有对偶的成份。后来汉朝的赋更是以对偶排比的修辞方式作为文章创作的主要方法。六朝时期的骈体文,又称四六文,几乎就是以对偶句组成的文字。如《兰亭序》,如《陈情表》,都应用大量的对偶句。到唐代以后,对偶句在格律诗中又得到更普遍的应用和提升。诗词中把对偶叫对仗,形成我们今天意义上的对联。后来到了五代时期,对联被书写于门楹,就为我们今天所说的楹联。

据说最早写楹联的是五代时期蜀主孟昶(或他的学士辛寅逊)写在桃木的上楹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此后宋元明清,对联作为楹联,得到广泛的应用。先是刻在桃木板上,后来书写在红纸上,应用说更普遍更方便了。在当代,楹联仍是我们中华民族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形式。

楹联从字面上说,是挂在厅堂的柱子上的对偶句。但是严格地说,楹联和对偶还是有所不同的,对偶是对联的初级阶段,楹联是对联的高级形式。之成以这么说,是因为对联作为楹联后,已经升华成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它不是文章的点缀,不是诗词的部件,它通过书法家的笔墨,工艺家的刀具,刻在桃木板上,或写在纸上,然后挂在柱子上,或贴在门上,已经成为独立的文学形式。我们走进一座茶楼,看到门前的楹联“正心弹曲妙,和气入茶香。”,仔细欣赏,可能会感受到一边品茶一边听曲的美妙,进一步会感受到作人与品茶的关系,会推敲“正心”的内容,会品味“和气”的含义,会探寻“弹曲”弦外之音。会察觉虽然只有十个字,但是言简意丰。这就是是作为对偶句的完美表现的楹联的特色。

当然,楹联是对联的发展。作为楹联,比早期的诗赋、南北朝的骈文中的对偶、后来的格律诗中的对仗,有更高的要求。是对联发展史上质的飞跃。这是因为受书法形式和楹联载体的限制,楹联要求以最简约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要惜字如金,字面或意思都不能重复。

楹联不仅规定上下联相同位置的字句不能重复,而且要求上下联的意思也不能重复。无论字面重复还是意思重复都是楹联的大忌。这种失误,作楹联的人称作“合掌”。我曾在县城里见过一副楹联,写的是“更喜今天成佳偶,尤乐此日结良缘。”这副对联中的“今天”和“此日”意思重复,“更喜”和“尤乐”意思重复,“成佳偶”和“结良缘”意思重复。上联和下联说的是一回事。严重违背了对联言简意丰的要求。后人曾用楹联的标准,来要求南朝诗人王籍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认为是“合掌”。 据周振甫的《诗词例话》中说, “蝉噪”“ 鸟鸣”都是声音,也都是动态。“林愈静”,“山更幽”都是山林的静态。所以有人改为,“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上句从视觉来讲,是静中有动,下句从听觉来讲,是动中有静。这样意思就更丰富了。我觉得王籍的这句诗,未必是重复,实际应该是互补的关系,或者说是互文“蝉噪鸟鸣山林愈益静幽”也未尝不可。对联中不能重复主要是指下联和上联的相同次序的字词。即使意思必须重复,字面也不能重复。例如“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贰贰忠臣”。“无双”和“不贰”字面不重复。尽管在意思上有重复的地方。有人问,上面对联的“双双”“贰贰”是明显重复。这种情况对联允许,不算合掌。这是因为对联和诗词的上联中或下联中可以用叠字。例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上联中的“萧萧”,下联中的“滚滚”就是叠字。叠字作为一种修辞方法常在对联中应用。济南趵突泉有一副对联是,“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由于运用叠字,显得格外传神。

对联有流水对,上下联在语意上是相承的关系,如“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有的在语意上是相对的关系,如“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有的在语意上是互补的关系,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既“对”又“联”是辩证法有效体现。按照辩证法的观点,对联的本质。就是对立统一。字数相同,结构相同,这是统一。意思相近相承或相反,这是对立。也就是孙过庭《书谱》上说的“违而不犯,和而不同”。所谓“违”,就是对联上下联意思不同,有差异。所谓“不犯”,就是不破坏整体的统一。上联是五个字,下联也必须是五个字。所谓“和”,就是和谐,所谓不同,就是不重复。就和谐来讲,上下联相应位置,词性要相配。如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如鲁迅当年曾对塾师出句“独角兽”为“比目鱼”。“兽”和“鱼“是物种相联,“角”和“目”是身体部位或器官相联。“独”和“比”都代表数字但又不是数字。所以,学习写对联,不仅可以训练我们的遣词造句能力,而且可以锻炼我们辩证看问题的思维方法。我们应该重视写对联。


【作者简介】

吴俊发,出生于1947年,河南武陟县人,陕西省特级教师,三原南郊中学首席教师,三原县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现任三原南郊中学专职校友联络员。是咸阳市诗词学会会员,担任咸阳市诗词学会三原分会副会长。

【编辑文娟补记】:本文是吴俊发老师在2015年元月份针对三原县南郊中学高中学生的校本教材,我们将会陆续推出后几讲内容,敬请大家持续关注。为了表示对吴老师辛苦工作的支持,可选择分享本篇到朋友圈或相关诗词歌赋文化群,或在文章末尾左下角点赞!我们将有序推出“中国书法之乡”、草圣故里(于右任先生所在县三原县)的文化内容(不限于诗词歌赋书画等),欢迎跟踪,也欢迎有类似作品积极投稿,我们一起为发扬和传播三原县文化而付出真心真诚!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讲座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