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资讯楹联湘军的新时代宣言

楹联湘军的新时代宣言

2019-09-01 23:41:06鲁晓川怀化市诗联 0条评论

         2014年9月中国楹联学会七代会上,中国楹联学会在对全国三十多个省(市)进行为期一年的审慎评选之后,将“中国楹联强省”这一殊荣颁发给了湖南、湖北、广东和山东四个省。从此,楹联湘军成为继出版湘军、影视湘军之后又一个响亮的品牌。湖南省委宣传部对此给予了关注,并对进一步推进湖南楹联强省建设提出了期望。为了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先后召开了“推进楹联强省建设全省楹联工作者座谈会”和“贯彻两办《意见》精神,推进湖南楹联强省建设研讨会”,在此基础上,对全省楹联文化的历史渊源、文化积淀、现实基础和发展机遇进行了深入调研,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楹联强省的拓展维度和突破重点,并拟在2019年9月召开“湖湘楹联大会”上形成决议后在全省贯彻落实。以下是通过调研后形成的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湖南楹联引领全国潮流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积淀


       在浩浩汤汤的文化洪流中,有一种最能代表湖湘文化精神特质的文化形式,那就是肇始于唐宋,瞩目于明代,鼎盛于晚清民国,复兴于近三十年的湖湘楹联文化。为什么说楹联文化最能代表湖湘文化精神的特质呢?首先,湖湘文化的哲学源头可追溯到周敦颐的“太极说”,周敦颐认为:“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见周敦颐《太极图说》)这种有无相生,阴阳对立统一的思想,也正是楹联文化产生的哲学根源。而明末大儒王夫之不但以“乾坤并建”,“阴阳不孤行于天地之间”, “相反而固会其通”等阐述对之进行理论深化,更以其冠绝一时的对联创作实践对于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进行了精彩的诠释。其次,湖湘文化的核心观念是经世致用的求实精神,而楹联文化正是最能将这种求实精神贯彻于社会生活实际的文化。

       纵观中国社会发展史可知,虽然经世致用的思想在宋明即已风行,但真正将之贯彻于实践,对于社会历史产生深刻影响,则无疑是晚清的经世派。而高扬起晚清经世派大旗的,正是陶澍、魏源、贺长龄、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王闿运等等这一批湖湘文化精英。而湖湘楹联文化,乃至整个中国的楹联文化也这是在他们的手中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这绝不是巧合,而是文化精英们为实践其经世致用目的对于对联这种文化形式的必然选择。晚清学者陈继昌为中国第一部联话——梁章钜的《楹联丛话》所作序言准确而集中地论述了楹联文化的经世致用功能:


     (楹帖)片辞数语,著墨无多,而蔚然荟萃之余,足使忠孝廉节之悃,百世常新;庙堂瑰玮之观,千里如见。可箴可铭,不殊负笈趋庭也;纪胜纪地,何啻梯山航海也。诙谐亦寓劝惩,欣戚胥关名教。


        正是基于楹联文化能够切实地作用于广大社会生活的特点,具有特别强烈的经世致用思想的一代代湖湘文化精英前赴后继高高举起了引领全国的楹联文化大旗。从上述曾、左、彭、胡为代表的晚清经世名臣到谭嗣同、唐才常为代表的戊戌君子,再到黄兴、蔡锷、宋教仁为代表的民主革命元勋,乃至于跨越几个时代的以王闿运、杨度、易顺鼎、吴獬、吴恭亨为代表的文化名流,莫不是中国楹联发展史黄金时期不可替代的杰出人物。而特别浓墨重彩的一笔,则无疑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毛泽东在延安倡导发起了有数十万户参加的“新春联运动”。若从群众基础来看,据湖南省楹联家协会统计,明清以至民国,已有对联作者过万,除去无事迹可考者尚有五千人左右。这数量也是全国最多的。纵观楹联文化近代约一百年辉煌的历史,正是湖南人和湖南这片热土引领了全国的潮流。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楹联文化的尚实尚用特性正好与湖湘文化经世济用的核心精神相契合,从而使楹联成为湖湘文化精英用以发抒怀抱、勉励同僚,乃至记录历史、干预现实的首选文体。

       关于对联的理论研究,湖南也是引领全国的。对联声律系统中最重要的马蹄韵和“朱氏规则”在清代以来,一直为国内楹联创作者所遵循,而其发祥地也在湖南。曾国藩曾经说过唐代陆宣公(贽)写的奏章“无一联不调马蹄”,用“马蹄”二字来指称一种声律形式,迄今所见最早就出自曾国藩之口。清代以来湖南民间一直有“作对联要合马蹄韵”这个说法。中南大学余德泉在《对联格律  对联谱》中将其系统总结后使之在今天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另一套对联声律规则——“朱氏规则”也是湖南慈利吴恭亨在其《对联话》中将其老师朱恂叔的总结转述出来的。

       正是看到湖南楹联无与伦比的丰厚历史文化积淀,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刘太品在2012年“中国楹联论坛•岳麓书院峰会”发表的讲稿中说:“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湖南楹联文化的巅峰也代表了中国对联文化发展史的巅峰。”


二、当前湖南楹联迈上新高度的现实基础和特有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楹联重新焕发了生机。经过四十年的发展,湖南楹联又获得了引领全国联坛的地位。刘太品说:“一、各地楹联活动的组织者们都会有这样一个印象,几乎在任何一场全国性征联活动中,湖南省的来稿总能创造两个“最”——来稿数量最多,整体质量最高。二、多年来的《中国对联作品集》中,湖南省所占的页码总是最多。每年度100名“中国对联创作奖”的名额,一般省份只能占3到5名,而湖南一省总能占到10以上,最多可达14名。”

2013年,在省政府资助下,湖南省楹联界协会将近二十年来搜集的四万余副对联精品编纂校订,最终在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湖南对联大典》一书,成为全国三十多个省(市)中搜集对联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精品力作。在对联理论研究方面,湖南的引领作用更是无可替代。刘太品说:“除对联创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外,湖南省在对联理论研究方面,也可以说长期走在全国的前列,如对联格律研究、对联发展史研究、联家研究等。”

       我会名誉主席中南大学余德泉教授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研究对联,四十年来为搭建楹联学科体系开创了楹联学术界多个第一。如在中南大学创建了第一个高校楹联研究所;担任了全国第一个对联学研究生导师:对于对联的声律规则进行了系统研究,第一次归纳并系统论述了对联的主要声律规则马蹄韵;编制出了中国第一个对联谱,完成了湖南社科重大委托项目《少数民族对联研究》课题,第一次对于少数民族对联进行了系统研究;2018年出版的《中华对联通论》为对联学科搭建了较坚实的学术基础。全面论述了对联的发生发展史、对联的声律规则和对仗规则;全面总结了对联的写作技巧(六十多种修辞技巧);全面论述了对联的书写、张贴等等规则;对于非汉语汉字对联进行了系统论述;对于对联的外语翻译进行了系统探索;对于对联教学的历史和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作为余教授培养的首位对联学硕士,我本人一直致力于对联文学的研究工作,从2004年《雅切——梁章钜对联批评的核心范畴》被中南大学评为优秀论文开始,陆续发表了《论对联创作的揶揄手法》、《对联的文气、意象和境界》和《对联书法的特点、优势和局限——从五位划时代的对联书法大家说开去》等等近30篇论文,近年又陆续完成了几个省级科研课题,这些研究始终围绕着从文艺学角度研究对联这个核心进行,为建立系统的对联文学理论打下了重要基础。益阳孙逐明撰写了一系列论文,深入探讨了对联的核心要素——对偶规则,在全国产生了深远影响,更为中国楹联学会编制《联律通则》提供了很多有益参考。

长沙的傅小松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对联研究,其编著的《中国楹联史》和《中国楹联发展史》首开了为楹联写史的纪录,至今尚无人超越。此外,长沙胡静怡的《湖湘联话》、《湖湘联坛点将录》是继民国吴恭亨之后又两部在湖南产生的收罗广、选联精、点评妙的高品位联话著作。湘潭刘可亮的《无情对论》则成为研究无情对最有学术深度的著作。还有我会的另一位名誉主席唐意诚,长沙的吕可夫、雷树德、周永红、郑铁峰、罗冈,株洲的谭天恩、潘民华,湘潭的周渊龙、刘紹彬、张绪军,邵阳的邹宗德、肖玉苍,岳阳的朱茂松、杨克辉、李胜华、李东雄,任先大,常德的钟胜天,郴州的谭全刚、凌一二、刘良新,娄底的萧维宗、陈敏青、曾解俭等等都有较高水平的楹联理论著述问世。


三、当前楹联文学的历史高度与楹联湘军的应有担当


     首先必须厘清一个概念,即对联文学。在广义的对联文体中,包括谐巧类、实用类和文学类三大类型。其中文学类对联是档次最高的一类,其与前面两类的区别是什么呢?从文艺学的角度来分析,主要在于“审美特质”的有无多寡。鲁迅在他早年写的《摩罗诗力说》中,认为好的诗人(可泛指文学家)必须“能宣彼妙音,传其灵觉,以美善吾人之性情,崇大吾人之思理者”。我们不妨借此来概括构成文学艺术之审美特质的几个要素:“宣彼妙音,传其灵觉”,指的是诗(可泛指文学艺术)须具备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以美善吾人之性情”着眼于其情感性及陶冶功能;“崇大吾人之思理者”强调其思想性及启迪功能。实用性对联和谐巧性对联之所以大多不能纳入文学范畴,正是在这三个方面或多或少有所欠缺。

       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从全国范围来看,当前对联文学已经进入了复兴期。但已经复兴到什么程度了呢?这就必须和以往阶段进行比较。在对联文学产生以来的大约一千年发展历程中,曾经出现过的鼎盛时期是在晚清到民国初期这一段,大致相当于传统历史教材所确定的近代时期。将这两个时期进行比较之后,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是:当前对联文学发展的整体水平正在接近对联文学史上的最高峰。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考量。

       第一、    当前阶段对联作品、作者的数量以及对联活动参与的程度都远超历代。关于对联作品的数量,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刘太品早在1999年撰写一篇名为《对联鉴赏琐谈》的序文时,就根据征联活动日渐兴盛和各种节庆场合自撰楹联不断增加的实际,估算当时每年度创作对联的数量应该接近一百万的数量级,随着各地楹联组织培训讲座活动的长年组织、楹联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征联活动的进一步繁荣和“应征专业户”队伍的逐步扩大,特别是新的电子媒介的不断升级和普及带来的对联竞赛和展示平台的飞速拓展,17年后的今天,这一数量应该是大幅度增加的。至于对联创作者的数量,只须看看各级楹联组织的会员即见一斑。2006年出版的《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大典》序言中说:“中国楹联学会国家级会员已发展逾三千,各级会员已越十万”。到2013年,《中国楹联学会大观》录编的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已近六千名。短短七年,会员增加了将近一倍。而随着近年各地各级楹联组织的不断创建,各级会员数量增加的幅度也一定不小。而没有加入楹联组织但从事对联创作的人士也不在少数。我们再以连续举办了三届的“百诗百联大赛”为例。仅首届大赛就收到全国各地和海外163个国家或地区华人华侨参赛作品12万多件,大赛官方网站点击量达560多万人次,最高日点击量达10万多人次。其中对联占比约三分之一,数量也是惊人的。综上可知,当前无论对联作品、作者的数量,还是对联活动参与的程度都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所望尘莫及的。

       第二、    对联文体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不输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这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朝野皆重的对联氛围。2014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宣部《党建》杂志社、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中国楹联学会等联合开展了“把楹联写在党旗上”的征联活动。提出这一口号,可见中央对于对联文学的空前重视。而民间呢,不但各级楹联组织纷纷建立,各级楹联组织的会员数以十万计,而且有不少的对联网站,诸如“中国诗词楹联网”、“联都网”、“中华国粹网”、“中国楹联论坛”等等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对联爱好者参与对对联、作对联、赛对联、选对联、评对联,……,无时不在,火爆异常。             (二)广受关注的对联事件。除了前述“把楹联写在党旗上”征联活动、“中国百诗百联大赛”,对联界还有不少盛事足以彪炳史册。例如,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央视携手全国31家省级卫视展示了18副对联,成为晚会的最亮点。此后,每年春晚,对联都备受关注。2011年,央视春晚直播现场公布了五个出句,向全球征集下联。到正月十一截稿仅仅十一天时间,共收到应对作品483403条,平均每天收到近44000条对句投投稿。

     (三)名家力作的质量和影响力整体上比晚清时期尚有差距,但已经涌现出一些可媲美甚至超越古人的精品。例如:黄鹤楼是闻名海内外的千古名胜。其中的传世名联也不少。梁羽生在其《名联谈趣》一书中用好几篇文章进行了列举和评析。其中,他“最欣赏”的一副是:


    一支笔挺起江汉间,到最上头放开肚皮,直吞将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

    千年事幻在沧桑里,是真才人自有眼界,那管他去早了黄鹤,来迟了青莲。


      此联是清代光绪年间进士陈兆庆所撰。上联以“笔”喻楼,新奇超迈,下联融化典故,贴切浑成。传世佳作在前,要有所突破,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当代康永恒迎难而上,写了这样一联:


   胡不归兮黄鹤?

    今犹是者沧江。

       上联一个千古之问,破空而来,让人不禁浮想联翩:这黄鹤楼头,自传说中的三国费祎驾鹤飞升以来,登临过多少风流人物、演绎过多少传奇故事,却都如那黄鹤一样难寻踪迹了。他们为什么一去不返呢?下联则以肯定语气说,眼前无穷无尽的江水却是奔流向前,一如往昔。在这千古名楼的独特场域中,上下联这一问一述,形成了巨大的艺术张力。

       比较上述两副对联可知,今人之作是并不输于古人的。但如果从对联文学的整体创作水平上来看,则不能不说还存在着差距。当代对联作家数量也许不输历代,名家力作也不在少数,但从影响力来论,恐怕还没有涌现出能与曾国藩、梁章钜比肩的大家,从创作水平上论,恐怕也没有谁敢说达到了俞樾、钟云舫的高度。而从中国楹联学会倾心二十多年编纂的《中国楹联集成》来看,当代作品的总体水平比之晚清、民国,差距还着实不小。而说对联文学的高度,上述这些方面是最为关键的。所以,当代对联文学的高度,只能说是接近历史上的高峰。要超越它,还有赖广大联友付出持续不断的艰辛努力。

     作为楹联文学的渊薮之地,湖南应该在当代楹联向历史高峰跨越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湖南省社科联一师对联基地联合湖南省楹联家协会进行了科学部署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首先,夯实理论基础。2017年 3月11日,第一师范学院对联欣赏与创作知识普及基地和湖南省楹联家协会联合组织全省楹联工作者在长沙市文源宾馆召开“贯彻两办《意见》精神,推进湖南楹联强省建设”会议。来自长沙、株洲、湘潭、常德、益阳、岳阳、衡阳、郴州等地区楹联组织的负责人共27人参加会议,共同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1月25日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会议进行了讨论,增加了楹联创作与普及推广的理论自信。基地负责人鲁晓川结合全省楹联文化普及的形势重点介绍了一师对联基地成立一年来的成果和经验,《中国楹联报》头版头条予以了报导。

四、楹联湘军引领楹联文学向更高层次拓展的几个维度

      当前,中国社会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这为对联文学在前人基础上进行突破提供了前提。那么,从对联界近四十年的实践经验中,我们是否能找到几个维度,结合一些有价值的案例,使联友们在以后阶段的对联文学实践中自觉地进行突破性的尝试呢?这里举例性的讲几条,供大家参考。

(一)    题材拓展

       当代社会生活的丰富程度,应该说是远超古人的。这为对联文学的题材拓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2016年“第三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在长沙圆满落幕。其中,鲍余华这次得了三等奖,他的作品是《题农民建筑工》 :

身离故土,头顶新天,筑万丈琼楼,抓片白云揩苦累;

朝念妻儿,暮思父母,编几行情语,发条短信报平安。

农民建筑工作为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是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为这样的群体撰联,历史上肯定是没有过的。此联不但关注到了这个群体,更写出了这个群体的心声。我想这副对联之所以能够获奖,其在题材拓展方面的大胆尝试一定是与有力焉。甚至可以认为,这方面的意义超越了获奖本身的意义。

(二)    主题升华

      中国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首先是思想的解放。这种解放对于传统文化既有冲击,也是机遇。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必然产生不同以往的思想,更何况,中、西方的文化思想都在不断发展中。这为对联文学创作主题在古人基础上有所升华提供了源泉。“中国百诗百联大赛”的获奖作品中也有一个例子,这就是湖南株洲易庚山的作品《感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失事》:

       七英遽陨,悲歌自天外回旋,四海五洲,悲绪未因疆界隔;

       百折不挠,壮举在人间传颂,千难万险,壮心仍向太空飞。

此联关注的是本世纪初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失事这一事件。其题材是以往的对联文学中没有涉及过的。但更值得钦佩的是作者在主题表达方面的突破。从上联“悲绪未因疆界隔”这句可知,作者是站在人类的高度来关注和悲叹这次航天史上遭遇的重大挫折的。下联“壮心仍向太空飞”则更将感情基调提升,表达出人类直面挫折、迎难而上的壮烈情怀。这样的作品、这样的情怀应该是值得当代联坛给予更多关注的。

(三)风格和语体创新

      在中国传统格律文学中,对联是最晚成熟的品种。这使得对联可以吸取其他各种文体的养料为我所用。在晚清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各种语体风格的对联类型,诗味的、词味的、曲味的、赋味的、古文味的,八股文味的,不一而足。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白话对联又兴盛起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一些网络联家又进行了新的尝试。在“白藏阁”和“对联中国”等微信公众号中曾刊登过一些风格和语体与传统对联完全不同的作品。如:

      红枫沙沙作响,你跣足行来,终是个凄凉的过客;
      夜雾冉冉上升,谁鼓翼飞去,追随着困倦的波澜。

这是署名“孜孜”的网友的作品,题目是《秋思》。全联呈现的是现代诗的风格。让人叹服的是,此联竟然是完全的集句联。集句的出处分别是:特拉克尔的《在秋天》;李金发的《温柔》;歌德的《幸福的憧憬》;歌德的《中德四季晨昏杂咏》;拜斯的《流亡》;阿波里奈尔的《密腊波挢》。这样风格的对联也许不能成为对联的主流,但谁能否定这种尝试的意义呢?

(四)理论完善

    对联文学理论的完善和拓展是当代对联界最显著的成就之一。梳理一下本世纪以来对联理论方面的新成果可知,至少有下面的四个方面尤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首先是创建对联学科体系方面。其代表性著作是余德泉教授四十年研究对联的集大成之著作《中华对联通论》。以前,提起余教授的贡献,对联界瞩目的多是他所总结的以“马蹄韵”为核心的声律规则。其实,余教授有更加宏大的理论构想,那就是要建立起对联学科体系。纵观中国文化史和文学史,还没有一部理论著作以这样的学术高度来结构全书,也没有一部著作如此系统而深入地论述支撑起对联学科体系的各个要素。例如,这部书中,余教授系统研究了对联的写作技巧,一共列举了60多种技巧,每种技巧都结合实例进行了切实的分析,不但全面周至而且准确深入,可谓集古今对联写作技巧之大成,单是这个方面,恐怕就没有其它著作,哪怕是专论对联写作的著作能与之相比。

      其次是对于对联文体关键问题的深入探讨方面。除了余教授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总结的以“马蹄韵”为核心的对联声律规则,还有近十多年不断深化的围绕对仗展开的“词性”、“对类”理论的争论和研讨。在这方面,湖南益阳的孙逐明的研究尤其深入,其成果已经得到了中国楹联学会的重视。

      第三是从文艺学角度对于对联进行研究的方面。比如中国楹联学会刘太品副会长的一系列论文,以及河南李文郑教授对于《对联话》的研究、湖南任先大、鲁晓川等等高校教师对于《楹联丛话》的研究等等,都主要着眼于对联的文学特质方面,这正是与以往研究对联的语言学、文献学不同的文艺学角度。而美籍华人蔡维忠于2011年出版的《动人两行字》,从人生、心灵、语言、意象、风格诸方面来论述对联文学,更是一部初具规模的对联文艺学专著。

        第四是对联文献整理方面。2013年,湖南楹联工作者历时近二十年搜集资料的《湖南对联大典》终于在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16年最值得关注的对联典籍是《中国对联集成》。这是中国楹联学会集合全国及海外对联工作者经过二十多年不断积累,最终编纂完成的。这项工程的完成,在中国楹联文献整理方面,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近几年还诞生了不少微信公众号,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创建的《湖湘楹联》微信公众号着重推出了一批楹联名家名作,日益得到联界关注。今后还要集中推出湖南楹联的理论成果。对于网络联家的理论贡献,还须这方面的有识之士进一步加以梳理和总结。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湘军新时代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