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资讯河津坚持四十年打造中国楹联城市

河津坚持四十年打造中国楹联城市

2018-08-08 22:47:50任罗乐冷眼观河津 0条评论

楹联是国粹,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古往今来,一直为广大群众所喜爱。河津的楹联艺术与伟大祖国的楹联文化事业同发展、共繁荣,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汉至五代为楹联萌芽时期,宋、元两代为推广时期,明、清两代为繁盛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河津楹联文化事业进入振兴时期,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辉煌成绩。我作为一名河津楹联人,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河津楹联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全过程。

建国后的69年,河津楹联文化事业发展大体分为三个时期:

建国初期至“文化大革命”之前为楹联复兴时期,“文化大革命”期间为楹联低潮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楹联振兴时期。

楹联复兴时期

河津楹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特别是春联、婚联、寿联、挽联、戏台联、庙宇联、祠堂联等,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广为流传。建国后经历了战争年代的炮火洗礼,楹联开始复兴。这个时期,以继承为主,在继承中有所发展。新中国诞生初期,人民群众怀着深厚的阶级感情,歌颂共产党,歌颂毛主席,“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全靠毛主席”这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几乎成了千家万户的春联和毛主席像两旁的颂联。诸如“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等传统春联,在河津全县广为张贴,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互助合作化时期,“合作锄野草;互助翻新泥”这副对联曾普及全县,为群众所喜爱。这一时期,全县楹联界有影响的人物有墨遗萍、王谦让、姚文蔚、米则兰、宋维卿、王明道、薛益斋、澹台文素、韩晋贤、王红家、李克良等老先生,他们继承传统,弘扬国粹,为发展河津楹联事业做出了贡献。墨遗萍先生作过一副长联:“职业原无贵贱,只要安心务正,就是他剃头、唱戏、缝衣裳,不算低下;品格应分主卑,若是任意胡来,哪怕你坐官、为宦、当皇帝,照样肮脏”,这副对联在当时很有影响。50年代,宋维卿先生所作的春联“老人扶杖看梅花,唉,残冬要去;玩童侧耳听爆竹,哟,新春将来”,写得十分生动逼真。王红家先生为夏村戏台作联“夏种秋收,乘此农暇,唱一台情歌妙舞;村和社顺,本斯乡情,演几出易俗移风”,道出了农民的心声。1958 年庆贺西硙遮马峪水坝建成,有联家作联“吕梁山前摆战场,咱是棋逢对手;滴水崖下打擂台,我乃盖世英雄”,形象地刻画了人民群众治山治水的豪迈气概。薛益斋先生汇集的戏台联“喜怒哀乐,尽是启迪智慧,愿群众勤勤恳恳学文化,创造奇迹,跃进灿烂社会;唱弹歌舞,无非激励热情,希社员轰轰烈烈搞生产,冲破指标,巩固锦绣河山”,凝结着明显的时代色彩。60年代,有副元霄节秋千联,表现了人民群众学大寨奋勇争先的情怀,联曰:“乘大好形势,背插翅,足登云,鱼跃鸢飞学大寨;值元宵佳节,手撑天,脚拖地,男欢女笑打秋千”。李克良先生为蒲剧撰联曰:“蒲州音起于击壤歌,五千年民族艺术,莫忘平阳康衢老;舞台戏创自西厢记,六百载文化遗产,犹记解梁关汉卿”,这副对联对蒲剧的源流作了高度的概括。在复兴时期,由于以老一辈知识分子作骨干,因而所作楹联基本符合联律,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人民教师和农村红白喜事礼房中的一批楹联爱好者崭露头角,为全县楹联事业的发展,培育了人才。60年代初,在墨遗萍先生的支持下,由许世杰、高仰之等汇编的《戏对与戏诗》,荟萃了全县广为流传的戏台联,对河津楹联复兴时期的发展作了如实记载。

楹联低潮时期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期间,楹联同其它文学艺术形式一起,被当作“四旧”予以破除和禁锢。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河津楹联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广大干部群众出于对毛泽东同志的爱戴,摘取他的诗词中的对句,组成对联用以激励自己,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等等,这是无可非议的。另一个特点是,林彪、“四人帮”一伙利用毛泽东诗词实施他们的反革命阴谋,如:在挑起群众斗群众时,鼓吹:“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宣扬反动的血统论“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在“五类”分子门上张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等等。可笑的是林彪所题的“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这句言不由衷的政治口号,上下句字数都不一致,反被当作对联到处张贴。在这个特殊时期,对联被当作畸形的政治工具,不讲平仄,不讲对仗,不讲联律,春联、婚联、挽联,几乎千篇一律,要么是政治口号,要么套用老调,广大人民群众和楹联爱好者,小心翼翼,人人自危,不敢联系实际用对联抒发真实情感,生怕受到政治审查和株连。在这样的背景下,谈联变色,哪里还有发展可言!很明显,河津楹联事业同全国各地一样,在十年动乱期间处于低潮时期。

楹联振兴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文艺园地带来了明媚的春天,楹联如雨后春笋,在河津大地茁壮成长。中国楹联学会的成立、《对联》杂志和《中国楹联报》的诞生,以及全国各地的征联活动,都为河津楹联事业的兴旺,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特别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给广大楹联爱好者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从这个新的起点开始,河津楹联不仅真实地反映了社会、历史面貌和丰富多彩的人民生活,而且通过普及和提高,进一步发挥了激励、启迪、警诫与规劝的作用,从而把河津楹联水平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三中全会以来,河津楹联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978年至1993年为恢复普及阶段。这一阶段多数楹联虽然平仄不协,对仗欠工,但从全县讲,楹联已进入千家万户,楹联界元气开始恢复。澹台文素先生是当时老一辈楹联专家的代表,他撰写的对联意境高雅,在河津楹联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82年董其武将军先母的灵柩由京城运还故里安葬,澹台先生代县人大、政协、文史馆、县志办拟挽联曰:“壶范昭家乡,算得来教子成名,立身有自;旅魂归京邸,历不尽燕赵霜露,三晋云山。”这副挽联当时在全县得到很高的评价。

1993年至1999年为发展提高阶段。1993年9月,任罗乐等人发起成立了河津县楹联学会,是运城地区第二个成立的楹联组织。首届一次全体会议于1993年9月12日在县委组织部办公室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有任罗乐、侯成信、张迎福、邵捐干、侯义利、孙文元、杨金玉、米荣录等8人,任罗乐被选为首任会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发堂、县文联筹备组原艺文副主席到会并讲了话。学会制定了章程,明确了宗旨,在河津楹联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1996年与中国楹联学会接轨,1999年与运城地区楹联学会接轨,这一阶段全市楹联活动高潮迭起,是河津楹联史上的关键阶段,不但队伍壮大,而且撰联质量明显提高。由于中国楹联学会的指导,全市楹联事业跃上新台阶,《河津县志》专题整理了“楹联”章节,杨时彦、柴昌明、任罗乐、段惠民相继加入中国楹联学会,参加全国楹联赛事人数增加。从楹联学会成立至1999年,发展会员153人,组织楹联活动23次,其中,参加全国性大赛2次,本市楹联大赛9次,“书春”活动3次,悼念邓小平同志挽联和庆贺香港回归征联活动各1次,其它楹联活动7次,楹联骨干队伍已经形成。1994年1月12日河津撤县建市,市楹联学会发起建市庆典征联活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楹联学会会长任罗乐撰写的反映河津历史的长联,悬挂于市府大门口,受到一致好评。上联曰:“邑宿应紫微,英华冠群芳。忆秦皇皮氏,新莽延平,北魏龙门,大宋河津,仰师表子夏,虓将仁贵,诗杰王勃,理圣薛瑄。三千年悠久历史,可谓源远,可谓流长;数百代文明古都,堪称地灵,堪称人杰。千古风流俱往矣,欣看今朝:沧桑巨变,政通人和,普天同庆建新市”。下联曰:“禹甸著神功,耿乡盈圣迹。惊龙门叠浪,虎岗雄姿,麟岛月夜,凤岭春色,叹华夏煤海,三晋电城,亚洲铝都,河东首富。六百里锦绣汾川,真乃物华,真乃天宝;几多处青山秀水,足为胜景,足为壮观。盛世春意正盎然,展望未来:经济腾飞,市强民富,万众齐心奔小康。”楹联骨干杨时彦、段惠民,柴昌明等人的嵌名联均被选入《当代嵌名联大观》一书。他们在全市举办的楹联大赛中多次获奖。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楹联大赛中,柴昌明的原创联“泽雨化甘霖,四海繁花永放;东风生紫气,九州春色长存”获得一等奖。在河津市“环保杯”楹联大赛中,段惠民撰写的春联“瑞雪洗污,不翼除夕飞赤县;春风拂垢,无足子夜走环球”获得一等奖。段惠民在“回归颂”文学艺术系列活动中,获自撰联一等奖,联曰:“香港归宗,同期赤县金瓯满;台湾隔海,共望青空玉兔圆”。1995年,在庆祝石圪节煤矿解放50周年格律诗词及对联大赛中,河津市7人荣获10项等级奖,在全省乃至全国名列前茅。其中,杨时彦、任瑾瑶各获一项一等奖,段惠民获三项三等奖,任罗乐获二项三等奖,柴昌明、宋仲山、严志仁各获一项三等奖。侯成信、柴昌明、段惠民、孙文元、师柏锁、王民杰、庞相禹、宋仲山等同志不但踊跃参赛,而且义务宣传发动,在组织工作中发挥了骨干作用。特别是杨时彦同志,身残志坚,自学成才,获15项全国性楹联大赛奖,被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常治国誉为“楹联艺术家”。杨时彦的抒情言志联:“身残志不残,踏碎残冰春又至;天阔心更阔,迈开阔步路重生”,嵌名联“时光易老天难老;彦士虽残志不残”,都表达了他战胜疾病,身残志坚的情怀。他悼念邓小平同志逝世的挽联“倾一腔热血,定两制方针,三次转乾坤,四海五湖同敬仰;含六合悲声,失七星光色,八方挥泪雨,九州十亿寄哀思”,写得很有水平。1997年5月,中共河津市委书记薛吉祥亲自登门看望杨时彦,杨时彦感动得热泪盈眶,躺在病床上给薛书记题赠了一副嵌名联:“吉日无私盈万里;祥风有意入千家”。杨时彦的对联平仄协调,对仗工整,富有哲理,是河津楹联宝库中的明珠。

1999年至今为楹联发展升华阶段。任罗乐、段惠民、杜降太、阮积厚、原徳彦相继担任会长,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宣传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市楹联学会全体会员和广大楹联爱好者在各个岗位上以楹联形式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做出了骄人的成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河津楹联文化事业风起云涌,2012年被中国楹联学会授予“中国楹联文化城市”,2017年中国第十七届楹联论坛在龙门村举行,全市楹联队伍不断壮大,撰联水平逐日提升,在全国大赛中屡屡获奖,为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增添了正能量,以辉煌的业绩在全区、全省、甚至在全国小有名气。

创造6个第一:

其一、1994年出版发行河东第一本楹联著作《农村实用礼俗·对联》(任罗乐主编)。

其二、1995年创办河东第一张楹联报——《河津楹联》报,为当时全国60种优秀楹联报刊之一。

其三、1998年编纂《中国对联集成·河津卷》,在全国县级第

一家出版发行(任罗乐主编)。

其四、2008年薛英才家庭获中国楹联学会授予的全省第一个“楹联之家”称号。

薛英才(1943.11--2015.11),河津市南里村人。1966年参加教育工作,中小学一级教师,任校长多年。河津市诗词学会原副会长,多次参加全国诗联大赛,多次获奖,诗联作品多见于当地报刊。

其五、2009年毛建民率先创办“普天红”楹联文化传播中心—全国第一个楹联人创办的楹联企业。

毛建民,1955年生,河津市东庄村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运城市楹联学会副会长、河津市楹联学会副会长。著《茅屋诗联选》《怎样作谐讽联》等书。2009年他率先创办“普天红”楹联文化传播中心,发展服务站100多个,被誉为“第一个敢吃螃蟹的河东楹联人,首开全国楹联人办企业先河,走出楹联文化实现产业化新路子的领跑者和实践者”,荣获中国联坛十大新闻人物、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特殊贡献奖、山西省优秀楹联家庭。

其六、2017年龙门村被中国楹联学会授予全国第一个“中国小康楹联文化名村”。

举办4次全国征联大赛:

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实施十周年暨河津市残联成立十周年,河津市残联与河津市楹联学会于2001年8月1日至11月30日,联合举办“助残杯”全国征联大赛,共收到全国各地应征作品1万余副,评出特别奖2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优秀奖41名,入围奖960名。河津市赵吉民、宋仲山、范青山获优秀奖。

为了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文化强办步伐,进一步提升清涧文化品位,创建全国楹联文化名镇,由河津市委宣传部、清涧街道办事处主办,河津新闻传媒中心、河津市文联、河津市楹联学会协办,清涧街道楹联分会承办,于2013年1月10日至2月15日,举办“清涧杯”全国楹联大赛,共收到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1349名楹联名家、爱好者的3037副楹联作品,评出一等奖2副,二等奖4副,三等奖8副,优秀奖36副。河津市任罗乐获一等奖,王彦平、范青山获二等奖,尹元贞、薛晓飞、李艳洁、高志东获三等奖。

为了铭记历史,不忘国耻,深入持久地对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河津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小停基地”暨“小停抗战纪念馆”竣工之际,河津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小停村党支部、村委会以及市楹联学会于2013年10月25日至2014年1月23日,联合举办“希望杯”全国征联大赛,共收到全国29个省市567名联家参赛的1500多副联作,评出一等奖2副,二等奖5副,三等奖10副,优秀奖50副。河津市曹玉琴获二等奖,阮积厚、王彦平获三等奖。

为了进一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和自觉,弘扬大禹精神,提升“全国文明村(镇)”、“中国十佳小康村”——龙门村的社会影响力,丰富一年一度“大禹文化节”的内涵,由中华龙门大禹文化传承活动组委会、山西省运城市楹联学会主办,河津市楹联学会承办,从2017年4月10日至5月10日,举办“中华龙门杯”海内外征联大赛活动。共收到海内外643位参赛者1686副联作,评出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8名,优秀奖40名。河津市史文堂获三等奖。

撰写27本楹联著作:

改革开放以来,河津楹联人意气风发,编撰楹联著作蔚然成风,已经出版成书的有27本:

《农村实用礼俗·对联》(任罗乐主编)(1994.11);

《杨时彦诗联》(杨时彦著)(1997.7);

《古耿联坛花正红》(任罗乐、段惠民主编)(1998.9);

《中国对联集成·河津卷》(任罗乐主编)(1999.7);

《诗缘斋诗联》(杨时彦著)(2000.5);

《乐乐诗联》(任罗乐著)(2000.6);

《诗词对联选集》(卢登全著)(2000.9);

《一片爱心铸辉煌》(王欣有主编)(2002.1);

《怎样作谐讽联》(任罗乐、毛建民合著)(2003.9);

《茅屋诗联选》(毛建民著)(2004.1);

《情志直抒·楹联诗词曲赋文选》(侯振发著)(2005.12);

《东潮诗联集》(吕俊安著)(2006.9);

《小草堂联集》(范青山著)(2009.4);

《农村实用礼俗》(任罗乐著)(2009.2)

《诗联文日记》(张耀清著)(2009.9);

《任罗乐对联集》(任罗乐著)(2011.5);

《柳荫疏影·侯建栋联文选》(侯建栋著)(2011.11);

《耕心苑诗联集》(赵丙寅著)(2012.1);

《龙门春韵》(吕武荣主编)(2013.8);

《希望之声》(郭建立、任罗乐主编)(2014.4);

《革命功臣颂·诗词楹联颂功臣作品集》(陈美敏、任罗乐主编

(2014.7);

《郭平定诗联选》(郭平定著)(2015.1);

《袁民志对联集》(袁民志著)(2017.6);

《中华龙门杯征联集锦》(原徳彦主编)(2017.8);

《风塔拾韵-魏文生诗联文墨集》(魏文生著)(2017.9);

《龙门村原创楹联荟萃》(原建敏主编)(2017.11);

《粽香联集锦》(原东挠编著)(2017.12)。

这些著作是改革开放以来河津联家传承联风弘扬国粹,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心血结晶,其中,《农村实用礼俗》一书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山西省新闻出版局选为2009-2011年农家书屋重点图书推荐目录,已印刷14万册,《袁民志对联集》2017年被列为河津市文化下乡的图书之一。

发表5篇楹联论文:

从2009年至2015年,全国楹联刊物《对联》杂志相继刊登任罗乐撰写的5篇楹联论文:《春联书巨变》《樊村晋商楹联遗珠》《河津古戏台联》《论民间流散对联的价值和利用》《论古风联的普及与提高》。

“联坛宿将,河东流派”榜上有名:

2000年全国“联坛百佳”——任罗乐;

2002年“中华联坛千骏碑”——任罗乐、毛建民;

2002年“河东联坛十佳”——任罗乐;

2004年全国百名“弘扬楹联文化先进个人”——任罗乐;

2008年“河东联坛一百单八将”——任罗乐、毛建民、段惠民、尹元贞、庞相禹、侯关海、薛英才、赵丙寅、薛建科;

2009年中国联坛“十位新闻人物”——毛建民;

2012年运城市“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特殊贡献奖”——毛建民;

2012年“河东联坛十杰”——王彦平;

王彦平,1969年生,河津市北原村人,山西大学中文系毕业,河津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兼学校工会常务副主席,河津市楹联学会副会长,2011年开始楹联创作,在全国征联大赛中获20多个等级奖。

2014年“河东联坛十二秀”——范青山、史文堂;

范青山1963年生,河津市西磑村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河津市楹联学会副会长,著有《小草堂联集》。自2011年开始参加全国征联大赛,获奖200余次,其中等级奖70余次,有楹联作品刻挂于多个景区。

史文堂,1965年生,河津市西磑村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河津市楹联学会副会长,河东楹联网版主,从事诗词楹联创作10余年,15次获全国征联大赛等级奖。

2014年“河东楹联传承人”——任罗乐、毛建民、段惠民、阮积厚、薛建科、赵印祥、王全有、韩仰全、张耀清、庞相禹、范青山、薛胜平、王彦平、赵吉民、史文堂、韩向荣、侯关海、赵丙寅。


    孕育运城地区楹联学会火种:

1998年春,运城行署机关党委副书记薛起珠同志来河津下乡,工作之余,与河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兼河津市楹联学会会长任罗乐交流筹备创建运城地区楹联学会有关事宜。薛起珠曾参加中国楹联学会柳州函授院函授班、理论研讨班两期学习结业,对楹联情有独钟。任罗乐回顾了1993年河津县楹联学会成立的全部程序,并介绍薛起珠加入中国楹联学会,两人就创建运城地区楹联学会的主旨和程序达成共识。薛起珠回到运城后,积极倡议成立运城地区楹联学会。在运城地委委员、宣传部长王大高的关心支持下,1998年11月22日,原运城行署副专员闫存来、秘书长岳民立、副秘书长王秀清,行署机关党委副书记薛起珠、党史办主任谢海以及河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任罗乐等6人,在王秀清家中商定成立了运城地区楹联学会筹备组,由王秀清任筹备组长。1999年3月23日,运城地区楹联学会(2000年改为运城市楹联学会)成立大会在地区宾馆隆重举行,选举筹备组王秀清为会长,谢海为副会长,薛起珠为秘书长,任罗乐为常务理事(后任副会长),聘任王大高、闫存来、岳民立为名誉会长。19年来,运城市楹联学会发展壮大,屡创佳绩,2012年成为“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在全国楹联界享有盛誉,抚今追昔,孕育运城地区楹联学会火种,河津这块楹联热土功不可没。

中楹会领导4次来河津视察指导:

2004年4月11日,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常江、常治国、王庆新亲临河津视察楹联工作,运城市楹联学会名誉会长岳民立陪同,河津市委副书记崔会民、市楹联学会名誉会长任罗乐、副会长毛建民接待并汇报工作。

2009年8月26日,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孟繁锦,副会长郭省非、叶子彤,秘书长胡春奎莅临河津,为毛建民创办的“普天红”楹联文化传播中心揭牌,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会长赵望进,副会长马长泰,运城市楹联学会名誉会长岳民立,会长薛起珠,副会长杨连生陪同,河津市市长杨勤荣,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侯鹏程接待并汇报工作。

2012年12月7日—9日,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常治国一行来河津,对河津市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市委书记胡宝等领导接待中楹会领导,市委宣传部、文联、楹联学会汇报了创建工作,检查验收组深入基层对有关单位的创建工作进行了考察验收,对河津市三年来的创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市委、市政府将创建工作作为文化强市的标志性品牌和名片来打造,全市拥有中国楹联学会会员14名,市楹联学会会员388名,在乡村企业机关服务的草根联家2000余众,举办征联活动30多次,三年间为城乡群众红白喜事节日庆典撰送楹联3000余副,实现了乡乡有分会,村村有会员。2012年12月18日,中国楹联学会授予河津市“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牌匾。

2017年11月16日至17日,在河津市龙门村举办第十七届中国(运城)楹联论坛暨楹联流派与楹联文化传承发展——兼论河东流派研讨会。论坛开幕式由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叶子彤主持。中国楹联学会会长蒋有泉,中共运城市委常委、河津市委书记鞠振,中共运城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卫武康,党的十九大代表、中共龙门村党委书记、龙门集团董事长原贵生分别致辞。中国楹联学会顾问委员会主任孙本胜,副会长刘太品,名誉副会长方留聚、孙满仓,运城市文联党组书记李清水,河津市委常委秘书长吕武荣、宣传部长李雯等参加会议。会议期间,中楹会领导实地视察了河津市楹联工作并作了重要指示。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河津楹联文化事业25年光辉历程,总结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经验,一是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宣传文化部门的鼎力支持;二是有一支热爱楹联文化事业并为之不懈奋斗的骨干队伍;三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优秀传统文化基石;四是有中国楹联学会、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和运城市楹联学会的亲切关怀与热情指导。

楹联是国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楹联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多次引用优秀联作教育干部、教育党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全国楹联热潮风生水起,楹联文化蓬勃发展。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楹联人指明了坚定文化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河津楹联人将一如既往发扬“争强好胜、勇为人先”精神,鱼跃龙门,尽锐出战,升华“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继续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打造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文化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撸起袖子加油干,高举联旗向前冲!


2018年3月12日

(作者:任罗乐,1945年生,河津市樊村人,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经济师。1969年参加工作,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河津县委秘书科副科长、僧楼公社书记、僧楼乡党委书记、河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2005年退休。现为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辞赋社、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运城市楹联学会顾问,河津市史志文化研究会会长、市楹联学会名誉会长。)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河津城市中国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