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资讯“80岁”对联飘洋过海

“80岁”对联飘洋过海

2009-11-06 11:12:32韩晓蓉新民网 0条评论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80周年院庆系列活动昨天在复旦大学正大体育馆拉开帷幕。庆典大会10点正式开始,8点不到,不少老校友都赶来,当年的青年学子如今已是耄耋老人,他们也是祖国新闻事业早期的建设者。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80周年院庆收到了不少礼物,但其中最有历史意义的一件礼物莫过于一副从美国“飘洋过海”来的珍贵对联。

  算起来,这副对联有“80岁”了,和复旦新闻学院同龄,这副对联由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第一位来自中国的学生汪英宾赠送,汪英宾在上海听过了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首任院长的演讲之后,被这所名校所吸引,便来到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学习。汪英宾于1924年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毕业,获得新闻学专业学位,继续从事新闻工作,曾经在上海的申报馆工作,随后投身新闻教育,1952年到1959年在复旦大学新闻系任教。

  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20周年院庆时(1929年),汪英宾特地赠送该院一副木刻的中国对联作为礼物。

  对联用中文刻成,上联“是千秋报学枢机信誓八条自矢为众服劳殚精竭虑”,下联“立万国舆情轨范从游一载深愿与民论道宣教承流”,横批是“舆论师道”,在对联的边上,还用其他字体注释了送对联的原因及时间。

  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是合作较为密切的院校,对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80周年庆这一重大喜事,送什么礼物既体面又有纪念意义着实让美国的朋友伤了脑筋,后来他们在学校的陈列馆中发现了这个很有历史意义的礼物,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迪恩・米尔思(Dean Mills)教授于是传来照片,复旦根据原来的样式做成一副一模一样的副本。

  昨天下午,这副具有历史意义的最“年长”的院庆礼物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学楼一楼安了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俞振伟, 新闻学院副院长黄瑚,新闻学院教授、前院长赵凯和对联的制作者汪英宾的同事,复旦大学已退休的前院长、著名教授丁淦林和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等三位客人出席了简短的对联落户仪式。

  对联用中文刻成,上联“是千秋报学枢机信誓八条自矢为众服劳殚精竭虑”,下联“立万国舆情轨范从游一载深愿与民论道宣教承流”,横批是“舆论师道”

  耄耋老人相拥落泪

  鲜花、热泪、白发、笑容、拥抱、握手……10月31日的复旦新闻学院80周年庆祝大会现场,这些词汇是会场的重要语汇。

  在庆典活动现场,新老校友欢聚一堂。83岁的傅老和老同学钱老看到后紧紧相拥,激动落泪,两人已几十年没见面。傅老感叹地告诉钱老,他们的同班同学黄老,本来约好前来参加院庆,但昨晚却与世长辞,没有能参加80年院庆成为他最大的遗憾。

  复旦新闻学院昨天举行了“重返校园之旅”活动,让校友重温校园生活,与往日同学老师团聚,同时了解学院、学校新变化。院庆现场还开出“重温班会”板块,回到课堂的老校友们禁不住再次激动落泪。

  无论是上世纪50年代两鬓斑白的老系友,还是仍在校就读的莘莘学子,当记者问到复旦新闻系给予系友们最有价值的财富时,他们异口同声回答了同一个答案:“好学力行”。

  颁服务新闻学院奖

  复旦大学昨天向教师颁发10-40年服务新闻学院奖。工作10年、20年、30年、40年的老师们分批上台领奖。最引人注目的是50年服务新闻学院的奖获奖老师徐培汀。他当年在资料室工作,研究新闻史。

  院庆的喜庆日子,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入口处贴有是新闻学院广电系的老师和同学们采集的400多位复旦大学校友的笑脸。笑口常开笑脸迎人的复旦新闻学院在又一个80年的征程中将继续带着微笑的心态教书育人。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对联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