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古老的智慧凝练且工整。
即使你完全不懂晚清那段历史,完全不知道曾国藩这个人,但当你看到他写的对联后,也可以领悟这位被称为“完人”的学者,通过文字传达的智慧。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事实上,这句话并非曾国藩首创,而是清代理学大家太常寺卿唐鉴送给曾文正公的一句话。
道光二十一年,他将自己所著《畿(jī)辅水利》及亲笔楷书条幅“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善化唐鉴”赠与曾国藩。
曾国藩对此联极为推崇,并将此联挂于居室。
后来在收入曾国藩日记时略加改动,便有了“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千古绝对。
闻一多先生在其诗集《红烛》中,也引用“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为序诗的最后一句,既激励自己,也鼓舞世人。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
办事无声无臭,既要老到,又要精明。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曾在舌战群儒时说到,儒者分为君子之儒和小人之儒。君子之儒,守正义,斥邪恶,干实事,而小人之儒,只会舞文弄墨,纸上谈兵。
很明显,曾国藩是前者,书生领兵,平定乱世,混迹官场,不忘初心。
曾国藩办实事的方法和态度值得现代很多人学习。
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
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很久前听过一句话,“在真正的强者眼里,没有成功和失败,只有顺境和逆境。”
这句话和这幅对联,都是在表达这样的一种境界:面对得失、面对成败的坦然,面对人生无常的平静。
没有丰厚的知识和阅历的确很难悟到这一点。
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王勃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刘禹锡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林则徐说“位卑未敢忘忧国”。
穷困可以让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但是怎样身处地狱仰望天堂?也许只有像罗曼·罗兰所说的那样“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
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
无官守,无言责,时事不闻不问,只将艰巨付儿曹。
此联一说为曾国藩父亲所作,曾国藩所书,一说为曾国藩所作。不过不管是出自谁之手,我们都可以看到对联中的情趣和胸襟。
真正的教育,不是对子女讲大道理,是要为子女营造合适他们成长的环境。
但这个环境并不是锦衣玉食,是让子女去感受,去经历,树立他们独立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轻易被外人影响。
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
这是一副自诫自勉书室联。
上联自诫,指世事纷繁,一忙就容易出错,务必戒躁。
一个“多”字下得十分贴切,避免了以偏概全的毛病。
下联自勉,甘从苦来,人要吃得起苦,耐得住劳,历尽磨难才有可能成为完美之人。
一个“半”字也用得很妙,因为要做完美的人仅靠吃苦耐劳显然还是不够的。
以上这些,只是笔者总结的一部分,曾国藩一生所作对联很多,有哪些是让您有所触动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