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楹联莲华奖是楹联界一年一度的重大奖项,纯以文学艺术价值论高低,每年评出一名最佳联手、一名最佳新人以及年度十佳联作,评委中既有常江、王翼奇、熊东遨等骚坛耆宿,也有刘太品、康永恒、朱荣军等中青年创作高手,以及现实和网络联界一批久负盛名之士。第六届莲华奖最佳联手竞争颇为激烈,莫非、轻雪、一脉花香分获前三名,得分差距只在毫厘之间,最佳新人被95年的美女联手淙淙收入囊中,她以1分优势战胜了另一位饱受好评的80后联手毛竹。最终的十佳联作如下,于此稍作赏析,与各位分享,如切如磋,不亦说乎。
壹
香山
一千年栌叶不孤,熙熙者去来,客望似红云,吾观犹劫火;
三四月桃花亦胜,灼灼其开谢,众生曰绚烂,我佛见慈悲。
——一脉花香
香山是北京的著名景点,每至秋风红叶烂漫之时,游客众多。作者此联便由此落笔,但没有局限于对景色的简单描摹,而是深入一笔:在一般游客眼中,红叶如红云,是非常壮美的景象;而在作者眼中,仿佛劫火一般,联语立刻有了层次,也多了一分沉痛。下联则由远而近,撇开脍炙人口的香山红叶,反而拈取眼前的桃花来写。桃花之美不需多言,譬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都被作者借来助阵。第三分句“绚烂”一词更是巧妙,读者很容易想到泰戈尔的“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因此尾句之“慈悲”便水到渠成了,也与香山之上众多佛寺相切合。总体来看,此联写香山不落窠臼,景物之外更有一番悲天悯人的大情怀。
贰
片石山房
高檐漏日,曲槛堆烟,待看燕子来时,几树花催新羯鼓;
野壑积云,清流飞瀑,见说王孙归处,一拳石叠旧江山。
——破茧成蝶
片石山房地处扬州,曾是一处清新秀雅的江南园林,现在只有一些残存的遗迹。片石山房之清泉奇石,相传出于清代画家石涛的设计。但凡写景之作,过细易觉琐碎,过宽易觉空泛,所以如何取景,如何炼字,如何动静结合、疏密得当便非常考验作者功夫。观作者行联,仿佛胸中自有一幅石涛之山水园林画卷一般,层叠错落,娓娓道来,相互勾连,均是寻常景色、寻常字眼,但捏合起来便能生机勃勃。此联在清新秀雅之外,更能有所生发——上联结句的“花”和“羯鼓”对比,生出一番苍凉感慨;下联则有“王孙游兮不归”的萋萋别情。联想到片石山房如今只存遗迹,更让读者动容,下联结句正是以小见大、以景传情的佳句。
叁
船山书院
三湘丕振,九域来贤,相期庠序培材,重整乾坤襄后学;
创格通儒,中兴宿将,难得湖山终老,各凭经纬话残棋。
——李深秋
船山书院之名取自明末大儒王夫之自号,位于湖南衡阳,由清代名臣彭玉麟出资兴建,后聘王闿运为山长,数十年间弦诵不绝,湖湘文脉由此而盛。上联宏观介绍船山书院,并点出创立书院的缘由——从小处而言,希望振兴湖湘,从大处而言,希望为全国培养贤能,“重整乾坤”一词让人精神一振。下联的“创格通儒”应是王船山,“中兴宿将”自是彭玉麟,这两人是书院的灵魂,如此落笔不需多言,读者自然明白书院的精神追求是什么。下联第三句用“难得湖山终老”一转,在典雅之中又生文韵。通儒宿将,本应建功立业,但皆来此讲学,是何等淡泊隐逸。但仅此而已吗?并非如此,尾句可见一颗拳拳报国之心和一份大责任、大担当,“残棋”一语可与上联“重整乾坤”参看,便识其中真意。
肆
函谷关
青牛老子,白马公孙,记百家来往熙攘,深谷一丸山不语;
苍狗浮云,红羊劫火,历千载纵横捭阖,大河九曲水长东。
——王不二
上联关于函谷关的两个典故耳熟能详:老子骑青牛过函谷,令尹见紫气东来,留老子写下五千字《道德经》;函谷关不让公孙龙的白马通过,公孙龙于是做“白马非马”之辩。百家往来,熙熙攘攘,而函谷关默然不语,静静地旁观历史迁延、人物更替。上联偏重于“实”,下联则偏重于“虚”,白云变化如苍狗,红羊年的大劫大难,都代表一种变化和循环,但无论如何,黄河九曲依旧奔腾入海。此联题目是“函谷关”,但没有一笔直接写,而是选用与函谷关相关的人物、风景、感慨,从各个方面烘托而成。上下联之间由实到虚、由静到动、由点到线的层次安排很有特点,而对仗的精工也为全联增色不少。
伍
蓬莱阁
杯为视海,拳以看山,大地供几者高凌,自觉萦情登阁少;
迷若蜃楼,幻如梦像,狂尘是兆人小住,最堪奇事问仙多。
——鸠竹
蓬莱为中国神话中的海山仙山,秦皇汉武都有派人出海寻仙的传说。此联题蓬莱阁,落笔自是仙气十足。上联先从周边山海说起,茫茫大海,一杯而已,叠叠群山,一拳而已,何等浪漫洒脱。结句方步入正题,但以“萦情”带出。下联则写出了那种如仙如幻的感觉,人生在世,真耶,假耶,实耶,虚耶?面对此情此景,不必细说、不必细想,“问仙”即可。此联既没有家国大事,也不涉民生疾苦,反而有一种近于醉生梦死的消极态度,但文字古雅、气息流畅,实在是难得的佳作。可见,所谓对联的“思想性”,未必是绞尽脑汁的求新求异,也未必定要痛哭流涕、苦大仇深。
陆
雷峰塔
君王贪忠懿名,想诸佛皆空,何逆天恩兴土木;
老衲在清凉境,纵千秋不语,自拈夕照补袈裟。
——莫非
雷峰塔为吴越忠懿王钱俶所建,缘由各种说法皆有。作者下一“贪”字,又拈出“忠懿”二字,颇有巧思:佛家本讲四大皆空,君王为何逆天而行,只因贪图忠懿之名吗?若此联仅如此立意,虽然角度新颖,但毕竟浮泛了些,也和雷峰塔关系不大。但作者下联笔调一转,代雷峰塔中的老僧发言,功名利禄皆置之身外,营造出一种雍容、超脱、沉静的气象。下联“夕照”扣合西湖八景之“雷峰夕照”,而“补袈裟”之语也清奇雅达。此联没有硬生生切到雷峰塔,而是在行联过程中,左右逢源,不粘不脱。
柒
灯
明灭作一夕生涯,寂寂如何,俱消磨朝雨窗前,暮风枕上;
浮沉看万家院落,盈盈若是,不堪说去年元夜,今日春衫。
——细雨沾衣
咏物联如能“遗貌取神”便达到一种境界,不一味描摹事物外表特点,而是写其精神、哲思、韵致,有时也可与情感、世事等结合在一起,当然,这个分寸需要拿捏到位,不然往往便成了过度生发、小题大做。此联起句写一明一灭便是灯花的一生,写出一种悲戚、感伤的情绪,最后又用两个具体的意象加深这种情绪。读者仿佛见到孤灯摇曳,时明时灭的无助。下联则由小见大、由近及远,借用欧阳修“元夕”词,万家灯火之时,却有“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的惆怅。上下联相互映发,更觉物象即心绪,使人回味不绝。
捌
观史
九万里扶摇而上,鸟瞰齐州,渺若苍烟数点,笑列国烽火连天,争于蛮触;
五千年指顾之间,浪淘人物,尽归黄土一抔,怜百姓哀鸿遍野,死化沙虫。
——中山书隐
大略咏史、观史之联,作者多借古人而浇自己块垒。此联并没有选择一个具体的人物或事件,而是从高处落笔,采用大包大揽的写法。上联是道家的精神,“扶摇而上”“蛮触”等都出自《庄子》,作者登高望远,下视列国纷争、王朝更替,感慨所争者不过微尘而已,可叹可笑。下联则更近于儒家,有一种同情与悲悯的情怀,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众人只见到英雄豪杰,却不知这些功业背后,是一个个血泪交加的凄凉故事。全联气息流畅,挥洒自如,作者情感随着行联过程不断起伏,倾注笔端,使人一读一叹,感慨万般。
玖
连战
每闻玉玦思连璧;
为补金瓯解战袍。
——东方明月
我个人并不欣赏嵌名联,一则古人有避讳之说,以嵌名联为小技又有不尊重之意,故不常作,二则嵌字难免文意牵强,生搬硬凑。前者见仁见智不必强求,后者则全仗作者妙手化解。此联不必过多谈政治因素,只欣赏其文字功夫即可。“玉玦”为古人佩玉,形如环而有缺口,用来比喻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十分妥帖。作者每念及此,便起“连璧”之思,前后呼应。下联则更推进一层,欲补金瓯,不言战事,“自古知兵非好战”是也。此联颇有气骨,虽只七言,但顿挫有力,而如“玉”、“金”之对仗也颇见手段,至于凫胫格嵌入“连”“战”二字,更是毫无痕迹、浑若天成。
拾
初恋
盟海唯余涛似旧;
刻舟难觅剑如初。
——大龄神童
传统对联很少有写个人的小情怀、小心境者,但随着文体的发展,如今已有各种风格、内容的尝试,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初恋”是很私人的事情,作者并没有在事由背景等方面浪费笔墨,而是直接写自己刻骨铭心的情感。当初的海誓山盟如今已经烟消云散,只剩“涛声依旧”,将古典意象与现代歌曲巧妙地黏合在一起,也借用了歌曲的内容引人共鸣;下联“刻舟求剑”是一种痴人的想法、做法,虽然未必椎心泣血,但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孤孑和惆怅也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