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成都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

2009-08-13 21:46:24未知中国对联网 0条评论

诸葛大名垂千古
——闲话成都武侯祠联

武侯祠位于成都市南门外,是纪念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庙。亮封武乡侯,故名武侯祠。宋代以前,武侯祠在今昭烈庙(刘备谥昭烈)西南边,明初将二庙合为一。第一进是昭烈殿,供刘备塑像,东西偏殿供关羽、张飞,两廊祀文臣武将二十八人。第二进名静远堂,即诸葛亮殿,中间是诸葛亮贴金像,羽扇纶巾,安详潇洒。两侧陪祀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孙诸葛尚塑像。

  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对后世影响极大,几乎全国各地都有武侯祠,而成都市武侯祠最为有名。祠内对联颇多,其中清代著名书法家、曾任四川臬台的赵藩(1850—1927)一副对联,受到伟人毛泽东的赞赏,值得品味: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上联歌颂诸葛亮的“攻心”战术所产生的巨大威力,并非“知兵”“好战”。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大军讨伐彝族叛乱时,制定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原则,曾七擒七放孟获。当第七次释放孟获时,他对诸葛亮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下联肯定了诸葛亮执法谨严、审时度势,实事求是,宽严结合的施政方针。面对四川当时的时政,人们怨声载道,作者发出了“后来治蜀要深思”的感叹!

  光绪拔贡,任四川达县教谕的刘咸荥(1858—1949)有机会经常游览武侯祠,对诸葛亮十分敬仰,曾写了几副对联,从不同角度来赞美心中的英雄:

    勤王事大好儿孙,三世忠贞,史笔犹褒陈庶子;
    出师表惊人文字,千秋涕泪,墨痕同溅岳将军。

    心悬八阵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
    目击三分鼎,东联吴,北拒魏,常怀谨慎励臣躬。

  第一联说诸葛亮三代人,都忠于蜀国,《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诸葛亮的褒奖是对的。流传千古的《出师表》,宋代民族英雄岳飞用龙飞凤舞的翰墨书于壁上,使人更加肃然起敬。第二联主要歌颂了诸葛亮的功绩。未出山时,就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大胆正确的分析,在三分鼎立的情况下,刘备采用诸葛亮的策略,联合吴国孙权,共同打击魏国曹操,成功的在四川建都几十年,成就了帝业。

  官至安徽巡抚,光绪进士,江苏金坛的冯煦(1843—1927)写的一副对联很实在:

    此老不攻画,不善书,不精杂诗,压倒蜀吴魏中几多伪士;
    其人可托孤,可寄命,可临大节,算来夏商周后一个纯臣。

联语说只会政治、军事的诸葛亮胜过三国多少能书绘画吟诗的伪君子,刘备对他十分信任又十分依赖:“可托孤,可寄命”。在大是大非面前,诸葛亮忠心如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自夏商周以来一个真正无私纯正的大臣。

行伍出身的爱国将领冯玉祥(1882—1948)常爱舞文弄墨,在武侯祠竟写了一副工整的对联:

  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
    仰风流于遗象,万古清高。

曾但任国家代主席的董必武同志,参观武侯祠后挥毫: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一番晤对古今情。

  上联引自杜甫诗《蜀相》,刘备有名的“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留下了流传千古的谈话。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武侯祠成都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