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天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如何看待赵朴老的对联失替失对?

如何看待赵朴老的对联失替失对?

2021-07-21 23:13:30曾小云曾联惠对联课堂 0条评论

今天,在曾联惠对联课堂公益课1班群,有联友讨论到赵朴初先生一副失替、失对的对联,询问我的意见。下面将我在群里发表的意见分享于公众号。

图片


此联题广东汕头青云寺,作于1987年。联文如下:

虚室有万象,

青天无片云。


赵朴老是名家、大家,因此首先可以排除赵朴老不懂得、不注意格律的可能性。综合考察其联作,发现律句联一般能够做到节奏点平仄交替、相对。没有做到平仄交替、相对的情况,大致分成以下三种:

第一,是非律句句式。如题昆明华亭寺藏经楼联:

当知是处恭敬供养,不可以百千万劫说其功德;

若复有人受持读颂,已非于三四五佛种诸善根。


四个分句都是散文句式。

第二,是集句。如题当涂李白墓祠联:

扬波喷云雷,落笔摇五岳;

举杯邀明月,垂辉映千春。


四个分句全部集自李白诗。

又如赠黄锦波联:

此曲只应天上有,

龙种自与常人殊。


此联集自杜甫诗。

第三,是律句。如题陈毅故居联:

直声满天下,

殊勋炳世间。


这是典型的律句。但平仄失替、失对。如果把上联视为拗救,失对的问题依然存在。

赵朴老相当部分佛教联也存在这个问题。如题莆田龟山古刹大悲殿联:

慧目破诸暗,

慈眼视群生。


这类佛教联,联料大多从佛经中引用、摘用、截用过来。如“慈眼”句应出自《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世音菩萨游诸十方国土,以慈眼视众生。”其他平仄失替、失对的佛教联应该大多也有出处。这种情况,弘一法师的大量佛教联也存在。

以上三种情况,第一是散文句式,平仄相替、相对的律句规则显然不适用,否则是作茧自缚。第二是集句,集句的要点在语意相关和对仗工巧,也不要求平仄相替、相对。

我们重点考察第三种情况,即律句平仄不相替、不相对。正如开头所说,这种情况应该不是赵朴老不知道近体诗律句的平仄规则。那么最大的可能是有意为之。

因为我没有研读过赵朴老有关诗联理论著作,所以我只能猜测。很可能赵朴老认为,对联的平仄,哪怕是律句的平仄,没有必要完全照搬近体诗律句的平仄规则。甚至,如果平仄和对仗发生冲突,可以舍平仄的规则而取对仗。事实上,集句联尤其是律句的集句联就是遵循这个原则。在赵朴老写这些对联的时候,《联律通则》还没有出台。所以关于对联的规则,当时没有一个定论。作为赵朴老,他当然可以有自己的看法。

那么,这副汕头青云寺联是属于什么情况呢?

很明显,下联“青天无片云”集自李白律诗,是律句,其平仄做到了相替。但上联“虚室有万象”失替,且失对。考虑到下联是集句,那么上联也有可能是集句,但我没有找到出处。如果是集句,那平仄完全没有争议。如果不是集句,而是自创配对,那么就是以上我分析的第三种情况。

总之,对于对联的平仄,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既不能说无关紧要,因为平仄可以形成音韵美;但也不能把它抬到太高的位置,认为必须严格遵守,不能越雷池一步,因为平仄本质上是形式的东西。和同样是形式的东西对仗相比,它在对联中的位置肯定要更低的。当平仄和对仗发生冲突、不能兼容时,舍前者而取后者。当平仄和对仗等形式的东西与内容发生冲突、不能兼容时,同样是舍前者而取后者。这点和近体诗是一致的。

关于对联的平仄,曾联惠对联课堂推出的《对联写作高效教程》9章36课中,专门有一节用一句话揭示了对联平仄规则的底层逻辑。欢迎加入学习。音频版试听链接如下:

对联写作高效教程36课

http://m.lizhiweike.com/channel2/948071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失替失对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