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天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对联的赏读感觉

对联的赏读感觉

2021-07-17 22:55:19曹克定荆楚联坛 0条评论

  我把赏读感觉称口感,如吃东西一样,要求爽口。即使是内涵丰富,意义深刻的联语,如口感不好,很可能不吸引读者。读者欣赏一副对联,首先就是从口感进入的。

      凭我个人创作的经验,要做到口感好,作品至少要做到通顺易懂,明快响亮,流畅不隔。

      通顺易懂是最起码的,联语如话语,如同说话。话要说得大大方方,简练明白,使人一听就懂,毫不含糊。应该说这一点是容易做到的,可是不那么简单。对联是要求对仗的,平仄、词性、句式都要严格相对。这就给撰联设了难度,有时想把话说清楚,却硬是说不清楚。往往有了一句(上句或下句)求偶句时,弄得很伤脑筋。分明可以是大大方方的句子,却搞成扭扭捏捏的尴尬情形。恰到好处的句子却平仄不合,甚至有时出现比对句不是多一个字就是少一个字。有些句子是约定俗成的,加字也不行,少字也不行。有时上下联需要同一个字,但又不能犯重。由于这些情况,所以往往会出现半边满意半边不满意的对联。比方我曾撰一副勤劳致富的对联,开始出一上句:“鸡鸭成群,走上小康路,”反复念了好多遍,觉得很平,缺味道,决定重构句子。改后即成:“赶着鸡鸭鹅,挥竿就上小康路”,觉得这下比前句有趣,开始求下句。几番下来,得出下句:“抱回VCD,饮酒还听如意歌”。“抱回VCD”我觉得满意,尝试用英文字母撰联,很新鲜,又有勤劳致富的成果。但“饮酒还听如意歌”虽然也合理,却口感没有上句好。上句“挥竿就上小康路”不仅话来得自然,而且口感很脆,又说得斩钉截铁,信心十足。下联“还听”不仅很弱,且口感不爽。又如我为一家钟表眼镜店撰一副联,上联是:“惟恐世人,时时刻刻不明白(钟表)”,下联是:“更忧顾客,细细微微难透明(眼镜)”。上下联抢一个“明”字,很难换一个别的字。上联读起来诙谐、顺畅,下联读起来总觉得不如上联顺,又犯重,只好作罢。再一例:我写一副科学种田被评为劳模之家的春联,上联写:“大棚小天地,小天地里大文章,四季春色,”下联是:“新岁老壁墙,老壁墙中新奖状,一家风光。”上联说得通顺,是小和大的转换,“小天地”是来形容大棚的,一读就明确。“大文章”又是形象的说明小天地(大棚)里进行的反季节作物种植,句尾的“四季春色”正好说明大棚的功能,不受气候制约,四季农作物都生长得很旺。虽然句中有大小的转换往复,但它是一线直贯下来,很通畅,读来顺口。下联就不同了,虽然句中有新老的转换(这是作品要求,与上联大小的转换相对应),但说得很生涩,绕了两道弯子,“老壁墙”与“新岁”没有必然的联系。“老壁墙”又有生造之嫌,显然为了字数相对多用了一个字。老墙就够了,多用一个“壁”字就别扭了,而又显累赘。对联作品的每一个字都要用得天衣无缝,不然,念读起来就磕牙齿。“新岁”和“老壁墙”及“新奖状”这三者毫不相干,是硬绑在一起的,好在最后有“一家风光”作结,不然,就是一盘散沙了。


      明快响亮,指的是联语的音律节奏。明快响亮使人感受到如品尝油炸酥饼,脆口。明快多为短句,音节不复杂,顿挫感强,一般两个或者三个音节,平仄响亮,断金截玉。五字联最能表现其特性。即使是多字联,有五字句收尾,明快的感觉要强一些,音调要响亮一些。在作联语时最好不用同韵部的字(不论平仄)相邻,以免影响句子的响亮。如:“问声肖嫂好”,“老少做早操”、“跨上大麻马”、“张娘望黄郎”等。

      一副联作初稿完成后,要反复念读,看口感好不好,如上口性差,就调整字词,一个字或词用的前后位置不同效果也就不一样。有时还可以上下句换位,再调整平仄。如果还是不行,干脆废掉重来。

图片

      联语最忌有隔,“隔”就是赏读障碍,即不流畅。出现有隔的联语,一般是勉强捏拢的,不是句子浓缩得不合理,就是加进了累赘字。有时多一个字或少一个字都能产生隔的感觉。多一个字如走路隔了一块石头,会绊脚。少一字如隔了一道沟,跨不过去,需要桥。道路的畅通,既不能有石头也不能有沟,石头和沟都能造成通行障碍。联语的多字少字之隔,往往是为了字数的对仗,补上了一个无效字,或减掉了一个有效字。除此之外,还有用字不当造成的隔。这样的情况一般出现在因某字平仄不合用了另一个合声的近义字顶班而欠融合,如“客来出门迎”的“迎”字的位置如果应该是仄声,一般人很可能用“迓”字来代替,念起来感觉就不如“迎”字。又如,五年前我为李锦松先生新楼房落成撰一副贺联。房子座落在临街面,主人是做生意的,故立意先说楼房之高,再说财源之广。上联是:“楼头攀桂子,共语嫦娥,天上人间两不隔”;下联是;“堂内数银花,相商赵帅,江南塞北一并收”(注:赵帅是财神赵公明元帅)。联语撰好后,感觉还可以,尤其为对嫦娥这个神话人物。找出了赵帅这一神话人物我很满意。但下句收尾“一并收”的“并”字处应是平声才工,所以改用了一个近义字“同”字来代替。反复念了又念,总觉得“一同收”不如“一并收”口感好、响亮。思之再三,宁可错一个声,要就口感,依然用了“一并收”。


      联语流畅与否,直接影响到赏读口感。联语的流畅,忌生造,忌强捏,忌拼凑,忌晦涩。要如同长江之水顺势而来,险处飞流直下,平处舒缓而过,虽波澜起伏,然畅通无阻。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赏读感觉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