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楹联艺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楹联艺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2021-02-26 23:36:42云帆高扬阿扬说联 0条评论

图片

  楹联艺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一、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楹联艺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课题单位: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
  电子信箱:zgjsgy@126.com   邮编:211400
  负责人概况、课题组主要参加人员(略)
  预期主要成果    A、专著;B、论文;C、研究报告;D、其它
  经费来源及数额    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数额5000元左右。
  预期完成时间    2013年12月
  申报途径(市、县学会或专委会名称)    扬州市教育学会
  二、课题论证
  1、对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在基础教育改革中,都注重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我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施行)》也设计了“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它体现了课程的综合化趋势。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基于学习者的兴趣和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社会,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课程形态。
  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课程形态,它超越了传统单一学科的界限而按照水平组织的原则,将人类社会的综合性问题、学科性知识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单元活动的形式统整起来,通过学生主体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有机地将学问性知识与体验性知识、单一学科性知识与跨学科性知识、社会课题与学生问题、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的发展,因此,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五个鲜明的特征: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变。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在实施这门课程时,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实现学习内容的综合化;在实践中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灌输为基本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通过课程的实施,促进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而楹联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她博采众长,集赋之铺陈、诗之端庄、词之婉约、曲之通俗于一身,既具有民族性、趣味性、实用性,也富有文学性、艺术性,它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历来为民众所喜爱。学校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让青少年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增强爱国意识,不断完善自我,走向成功。
  2、对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的论证:
  1、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体会对联的节奏美和形式美,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化现象——对联的历史以及它在传统文化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2、赏析对联的妙处,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体会对联的趣味性和艺术性;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精髓。
  3、利用所学的知识,初步学习对对联。
  4、进一步掌握积累和搜集资料的能力。通过搜集资料,让学生更加真切的了解中国对联的特点和性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对联是一种文学形式的应用文。应用范围很广。因为对联优美精巧,能够灵活多样地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愿望,既可以激励自己,又可以教育别人。所以现在仍被许多人所喜爱。
  近年来中考越来越重视对联的考试,究其原因,对联融合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民俗、语言艺术,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它能让学生在答题中不知不觉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求实求新的形势下,对联自然而然成了命题者的重要项目。所以不管是为了陶冶情操,还是为了准备考试,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掌握基本的对联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楹联艺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注重实践的原则:教育家陶行知主张先生的“教”必须根据学生的“学”,教学要统一教学要与实践相结合,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学生自主实践学习的过程,设置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单纯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机会。通过小小的课堂、有限的教室学到综合于社会实践的各种知识。作为教师、学生,更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把这一新要求作为育人的重要过程。
  2、互动性原则: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合作者、参与者和引导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师生互教互学,共同发展,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综合性学习中就是要有课内外的师生的互动。
  3、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即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教师的实际教授能力出发,安排实验程序和实验内容。
  4、愉快教育的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客体的教育内容要“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和道德规范,关键在于学生主体内心和外部的积极活动。教师要善于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目的、有系统地组织和指导学生积极认知实践,还要积极开发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和蕴涵的潜力,通过点拨使每个学生都能自觉进行学习和探究活动。教师要努力发掘教材的创造因素,努力将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沟通,实现“教育过程最优化”。
  3、对课题实施过程设计和主要措施的论证:
  课题实施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2011年9至2011年12月)准备阶段:
  拟定课题实验方案,邀请专家对课题实验方案进行论证,组织人员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理论,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讨可开发利用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培训实验教师,落实人员分工。
  第二阶段(2011年12月至2012年7月)初步实施阶段:
  分七、八、九三个年级组初步展开实验研究,积累经验通过研讨课、讨论座谈、实验反思等形式开展研究活动,及时发现研究中的问题,调整和改进研究的方案,及时做好阶段性总结,并获取实验成果,初步形成研究氛围。
  第三阶段(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全面实施阶段:
  在前阶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各年级组分别开发利用的综合性学习资源;综合性楹联学习课题资源库的建设与管理;推出教学研究课、示范课;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进行研究、评估与改进,撰写研究论文,整理课题资料,完善资料存档管理。
  第四阶段(2013年9月至2013年12月)总结评估鉴定阶段:
  重视教学案例研究,进一步深入对楹联艺术综合性学习资源的运用性和可操作性进行研究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研究报告,邀请专家进行课题评估鉴定。
  课题实施主要措施:
  一、明确专人负责
  学校将重视学校的特色建设,指定学校教科室主抓对联教学,并在人力物力上给予支持。准备通过近两年的努力,继承学校对联教学传统,强化学校的楹联特色。早在上世纪90年代,市三中高扬老师主持并实施的《“对联和语文教学”课题实验》经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课堂教学研究中心验收合格。因此,经学校研究决定,由教科室高扬主任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制定计划,落实措施,多方位、多角度开展楹联教学综合性活动,将文化兴校、特色亮校落到实处。
  二、融入课堂教学
  对联艺术涉及到多方面,学校各科教学之中都可以融入对联艺术。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中都有它的踪影。在课文的导入、讲解、总结等多方面皆可以插入,文科教学更是如此,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之中作用明显,如利用对联来激发文学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开拓知识视野、促进思维训练、适应语文中考等。
  三、彰显楹联文化
  学校将在校长室、党支部的领导下,打造“对联文化连廊”,将师生创作、推荐的佳联妙对张贴悬挂,让师生在往来行走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还创办了校园楹联小报,让师生有学习的窗口和展示的园地。这样既可以弘扬国粹,又能够陶冶着师生的心灵,取得显著效果。
  四、进行课程活动
  仪征市第三中学初一年级和初二年级目前都开设了对联课程,分别于周一、周三下午开展对联兴趣小组活动。对联兴趣小组的活动时间、地点固定,教员、学员稳定,教材、教学规范。我们将继续做到对联兴趣小组综合性活动期初有计划,期中有检查,期末有总结、表彰。
  五、扩大辐射范围
  我们的对联教学综合性活动,将不但在校内红红火火,而且要在在校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曾经有过这方面的经验。如今年初学校又与社区共同举办了“迎兔年有奖征联大赛”,达到了丰富市民生活,弘扬中华传统,增加春节气氛的良好效果,取得了圆满成功。
  4、对课题承担者科研水平与能力及科研保障条件的论证:
  我校是扬州市合格初中,江苏省科普基地和全国楹联教育基地,教育管理水平日益提高,在社会上建立起较高的知名度和教育信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此次研究经费可以得到优先保障。
  我校在课题研究方面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了丰富素材,具备了一定的研究基础,教研氛围浓郁。同时,我们的课题研究得到了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与指导。其次,学校由李学斌校长亲自担任课题组组长,教科室、骨干教师全力参与,有一定的研究力量。课题组成员年龄均在30-40岁之间,精力旺盛,谦虚好学,善于动脑,勇于实践,富有团队精神,可望在课题研究上取得较好成绩。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校高扬老师主持并实施的《“对联和语文教学”课题实验》经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课堂教学研究中心验收合格,因“对联教学”成果明显,1997年仪征电视台制作、播映了专题片《高扬和他的对联》。
  学校对联兴趣小组综合性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的成绩也引人注目。其中,高扬老师的对联综合性活动教学已经形成了独特风格,他总结的“学联四步曲”,让学生体会到学用对联是一种有趣、有益、有效的语文活动。所谓“学联四步曲”即“识联之趣”(初相逢)、“知联之格”(始相恋)、“赏联之法”(时相思)、“用联之情”(终相伴)。这四步曲也便于老师在对学生讲授对联时激之以趣、晓之以格、授之以法、促之以用,更好地发挥对联在教学中的功用。从去年一月开始,在高扬老师的指导下,对联兴趣小组吴晨阳、王耀年、吴冰、纪明宇、刘梅、杨苗苗、刘福兴、赵元飞、倪维健、侯增威、王选、曹宇辉、赵敏、张鑫、张馨等成员先后有应对作品发表在《对联》杂志(下半月刊)上,这极大鼓舞了学员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校楹联教育教学活动的持续发展。
  从教学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上研究楹联艺术与综合实践活动,以确保《课程标准》有效实施为基本任务,以满足学生多层面和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为主要特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研究好楹联艺术与综合实践性活动之间的联系。



  三、课题所在单位的意见
  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而楹联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趣味性、实用性,它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历来为民众所喜爱。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必将促进青少年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增强爱国意识,不断完善自我,走向成功。同时,也一定能够提升我校教育教学研究的层次,塑造出学校的品牌。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艺术实践活动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