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湖湘楹联文化的成就、地位和前景(一)

湖湘楹联文化的成就、地位和前景(一)

2019-10-10 21:56:04叶子彤湖湘楹联 0条评论

这次有机会来长沙参加首届湖湘楹联大会,非常高兴。对于湖湘大地,向来就有仰慕、向往之情。一则,湖南自古以来素有“秋风万里芙蓉国”、“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之誉;二则,在中华民族奋斗史上,留有“秋收起义”“毛泽东故居”等诸多红色记忆与标识;再则,一提及湖南,脑海里就会涌现出“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菁菁。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以及“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些优美的诗文之句,令人陶醉于湖湘大地。所以,此次来湖南,心里还是有些期待。

大会组委会安排我跟大家进行一次学术交流,主题是“湖湘楹联文化的成就、地位和前景”。与我而言,与其说是“交流”,不如说是“学习”,趁机梳理一下湖湘楹联文化的发展脉络,丰富自己的智库。我想,湖湘楹联文化,其实是湖湘文化与对联文化的交汇点,对联文化因与湖湘文化的融合而更加朴厚雄浑,声震山川;湖湘文化因与对联文化的融合而愈加逸趣雅致,绚丽多彩。

(一)

明清以来,近六百年间所呈现的湖湘楹联文化现象,在湖湘文化中占据重要一席,在中国楹联史上更是光彩夺目、占有十分显要的地位与作用。就“湖湘对联文化”概念而言,“湖湘”,是地理境域概念;“对联”,是文学门类概念。这两个概念的汇聚与融合,构成了“湖湘对联文化”的崭新概念与特色。二者缺一不可,没有“湖湘”这一地域深厚的文化积淀、淳厚的文化内涵与浓厚的文化氛围(传统);没有“对联”这一门类严实的艺术律格、精实的艺术技巧、朴实的艺术风貌,就没有“湖湘对联文化”这一命题与现象的形成、演绎、延续与繁荣。酌古沿今,群峰绵亘,无论是楹联理论研究,或是楹联创作实践,涌现出一批具有历史或时代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成为湖湘楹联文化现象的最为重要的基本特征。最为突出的,例如:

茶陵人李东阳,明朝内阁首辅大臣,8岁即以“神童”之誉入顺天府学读书,天顺六年(1462)即15岁时中举,官至光禄大夫、吏部尚书。其“天资英迈,读书一目数十行下,辄成诵不忘。”清人所辑《怀麓堂集》论评其为“高才绝识,独步一时也,而充之以学问,故其诗文深厚浑雄,不少屈奇可骇之辞,而法度森严,思味隽永,尽脱凡近而古意独存。”李东阳主持文坛数十年之久,其诗文典雅工丽,亦为茶陵诗派之核心人物,其荐扬之文学理念,一是主张学古,反对模仿;二是言由心生,诗文真情;三是知言养气,文主于气。在楹联文学艺术方面,李东阳以“巧对明天子”而闻名于世,其中,“神童脚短;天子门高”,则以对联而成为我国历史文化典故之先河。他题写的孔府大门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更是脍炙人口的名联。

邵阳人车万育,清康熙三年(1664)进士,官至户部掌印。其性行刚直、纯笃,声震天下,学问赅博,所著之《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更是我国楹联史上的绝唱。《声律启蒙》从单字对、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按韵分编,内容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在国人必读之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你看,“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虚实应对,琅琅上口,其声韵响彻广袤的华夏大地,历经几个世纪而不衰。

安化人陶澍,清代经世派主要代表人物,清嘉庆七年(1802)进士及第,先后调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地布政使、巡抚,道光十年(1830)官及两江总督。陶澍在其任内督办海运,革新盐政,抗灾救灾,兴修水利,除恶安民,兴办教育,培养人才,颇有政绩与贡献。他一生横跨清王朝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是清王朝由盛转衰的见证人,也正处于我国由封建社会转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古代史进入近代史的前夕,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陶澍以虚怀若谷、坚毅向上的精神,承上启下,锐意开拓,主张“经世致用”、培育人才、爱国济民的理念,在他的培养和影响下,成就了包括林则徐、魏源、贺长龄、李星沅、邓廷桢、胡林翼、左宗棠、曾国藩等在内的一代中国近代史的英杰,诚如我国历史学家萧一山曾云:“不有陶澍之提倡,则湖南之人才不能蔚起”。与此同时,陶澍一生著文、吟诗、赋联,且擅长书画,造诣不凡,为后代留下不少具有艺术性绝佳的作品,成为湖湘对联文化乃至湖湘文化的奠基者、先驱者。

双峰人曾国藩,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其《治学论道之经》《持家教子之术》为世人所崇,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修身律己。曾国藩作为一代文学大家,创立晚清古文之“湘乡派”,讲求声调铿锵,深宏骏迈,以包蕴不尽为能事,运以汉赋气象,拓以雄奇意境。其每日笔耕不辍,甚至一度将给友人写挽联作为练笔手段,遂日渐炉火纯青,《曾文正公全集》中收有挽联77副。近代古文家、诗人吴恭亨曾赞曰:“曾文正联语雄奇突兀,如华岳之拔地,长江之汇海,字字精金美玉,亦字字布帛菽粟”,可谓近代楹联创作之高峰。

道县人何绍基,晚清诗人、书法家,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国史馆总纂,及至四川学政,晚年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苏州、扬州诸书院。何绍基诗联与书法双绝,乃晚清宋诗派之翘楚,其七律《元象》中有“石根水怒水根石,天外山惊山外天”一联,上句比喻人世风波之复杂、险恶,下句又展示人类进步之大势、遐景,其吟诗作对之造诣可见一斑。而其书法成就更是不同凡响,誉为清代第一,草、楷各体书熔铸古人,笔意含蕴,自成一家。其联墨作品不愧为中国楹联史与中国书法史上的瑰宝,可谓联墨双馨之典范者。

慈利人吴恭亨,近代古文家、诗人,能诗文、工联语,一生致力于搜集楹联,孜孜不倦,其所著《对联话》,收录、保存了道光年间至民国初年不少名人的联作,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尤其是对大部分联作特别是名人名作,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点评,虽片言只语,但却迸发出耀眼的理论火花,是继梁章钜《楹联丛话》之后,我国楹联史乃至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部具有理论价值的联话著作。吴恭亨关于“洗尽庸常”、“摆脱陈言”、提倡创新;强调“言佳处在切题靠题”;进荐写景“如摄影之器”、“亦栩栩欲活”、“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之原则;崇尚自然,“情文并茂”、“情文相生”、“不露一丝斧凿痕迹”等一系列主张,成为楹联理论探索的重要基石之一,至今被信奉为对联创作及其作品的优劣标准。


(二)

从学术的角度来讲,我国对联文化的发展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孟昶题写桃符偶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的公元965年,到明代中期(1500年),可视为对联文体以民俗偶句为主要形式的长期孕育阶段;二是,从明代中期,到清代中叶,可视为对联文体逐渐发展并走向繁荣的阶段;三是,从进入晚清(近代史开端的1840年鸦片战争),到民国时期,可称为对联文体趋于成熟、对联文化呈现出井喷式爆发状态的鼎盛时期。

其间,近代对联名家辈出,呈现出对联作者按地域集群的现象,尤其是以湘军将领和幕僚为代表的“湖湘对联群体”,首当其冲,独树一帜,影响巨大,并与苏南、浙北、安徽、江西部分地区的“江南对联群体”,以及侯官、闽县藉的“福州对联群体”等一道,相得益彰,推波助澜,引领潮流。

纵观对联文化发展史,毋庸置疑,李东阳、车万育、陶澍等人,可以说是近代湖湘对联文化现象的播种者、开启者,正是秉承他们的衣钵,以“晚清三杰”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为代表的湖湘对联群体,包括魏源、郭嵩焘、何绍基、刘坤一、李寿蓉、王闿运、吴獬等主要对联名家,在我国近代史的初始阶段,就把对联创作推上了对联史的巅峰;民国以降,易顺鼎、吴恭亨、谭嗣同、黄兴、杨度、熊希龄、李澄宇等诸多对联名家,则继往开来,保持着“连峰去天”之势。


 (三)

及至当代,“湖湘对联文化”一脉相传,袭以成俗,依然是名家辈出,从者如云,在我的记忆、印象中,就有活跃于联坛的一批高人韵士,有的虽无缘谋面,其名却如雷贯耳,除汪涛、魏寅、熊尚鸿、李曲江、唐意诚等老一辈楹联艺术家外,在本次大会上湖南楹联家协会所授予的“湖南对联文化传承人”荣誉称号的240余位楹联艺术家,以及所表彰的“彭玉麟楹联创作奖”“车万育楹联教育奖”“何绍基楹联书法奖”“吴恭亨楹联理论奖”“谭嗣同楹联青年奖”等的获得者与提名者,包括近年来活跃于楹联文化前沿的、名号“湖湘楹联七子”的石印文、刘松山、邹宗德、周永红、鲁晓川、傅小松、楚石等,则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在对联创作或对联理论研究(尤其是对联格律研究、对联发展史、历代联家研究等)方面,颇有建树,在全国具有广泛的影响。

谈及当代湖湘对联文化,尤须推崇的就是余德泉教授。余教授从事对联理论研究、对联创作、对联教育及对联书法40余年,其间,第一个将对联纳入高等教育教学、第一个在高校设立对联研究所、第一个招收对联学研究生,为推动我国对联文化传承、繁荣做出了卓越贡献,荣膺中国楹联学会首届“梁章钜奖”及首届“中国楹联文化奖”理论奖。余德泉教授的《对联纵横谈》、《对联格律·对联谱》、《对联通》,以及《中华对联通论》等30余部对联著作的相继出版,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成为我国楹联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奠基者与构建者之一。尤其是余德泉教授在对联声律理论研究中,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所提出的关于“马蹄韵”声律体系,独树一帜,在全国联界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马蹄韵”这一长联句脚平仄两两交替的声律技巧与规则,至今在对联声律理论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它与(由清代湖南慈利人朱先敏提出的)“朱氏规则”及(在明代开始流传的)“一平一仄”的格式一道,成为当代对联创作实践的主流。余德泉教授擅长行书、隶书与章草等多种书体,尤以章草为著,其精湛的联艺、书艺溶为一体,相得益彰。为进一步搭建国学研究之交流平台,余德泉教授还创立“德泉国学书院”,组建学术团队近百人。“湖湘楹联七子”则是其中的佼佼者,不仅成为湖湘对联文化现象中崛起的一个文化品牌,代表着湖湘对联文化发展的未来,而且在全国亦具有一定的、积极的示范意义。

及此,我们就“湖湘对联文化”这一命题,沿着历史的脉络所简要阐述的一切,已经充分说明了“湖湘对联文化”在我国对联文化发展史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与此同时,这一“湖湘对联文化”现象,也是与湖湘文化的发展一脉相承;与湖湘之人文环境及传统、与湖湘之社会心理及性格,息息攸关,同命运、共昌隆。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湖湘文化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